标题:
嘉陵摩托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郝振堃先生
[打印本页]
作者:
我本布衣
时间:
2012-6-18 09:14
标题:
嘉陵摩托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郝振堃先生
时间:2012-6-18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下载
(18.35 KB)
2012-6-18 09:11
CJ50
在重庆说起嘉陵厂,可谓无人不知。但要问中国的第一台民用摩托车出自哪里?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
当年嘉陵用4个半月的时间,造出了全国第一辆民用摩托车———CJ50型。在嘉陵的带动下,众多摩托车企业在重庆诞生,成就了重庆“摩帮”的美誉。
“能够制造中国第一台民用摩托并不是偶然,这是嘉陵悠久工业历史的必然产物。”4月1日,前嘉陵厂厂长郝振堃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解释当年这段历史。
郑守权(1942年进厂,原25兵工厂工人,85岁)
罗华新(1948年进厂,嘉陵机器厂退休工人,83岁)
郝振堃(1959年进厂,先后任财务处处长、总会计师、厂长等职务,71岁,已退休)
下载
(88.89 KB)
2012-6-18 09:11
嘉陵摩托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郝振堃先生
嘉陵“闹钟”不如鸡公
新中国成立后,跟所有的兵工企业一样,嘉陵厂(当时还叫国营四五一厂)同样面临和平年代枪弹需求大量减少的窘困。于是根据上级指示,厂里推出了自己的第一个民品嘉陵牌“闹钟”。
“1954年开始搞闹钟,连关键材料‘发条’都要从捷克进口。”老工人罗华新回忆说,当时因为盲目追求产量,质量不过关,导致用户批评不断,“用户给编了顺口溜,‘嘉陵闹钟不如个鸡公。该闹时不闹,不该闹时闹得凶。’”此后,嘉陵还生产过变压器、铜丝、钢球、鞋钉等民用产品,不但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打乱了军品生产,很快就被叫停,重新回到以军品为主的老路上。
欲与南斯拉夫合作
1978年,罗华新陪同当时的厂书记孙寿彭【牛摩网诚征孙寿鹏先生的史料——编辑】到北京开会。“李先念主席跟我们说,不打仗了,大家要学习一下如何搞军转民。孙书记回来就想搞民用摩托车。”
“当时厂里还有一种意见,认为搞电风扇容易些。”时任厂财务处处长的郝振堃回忆说,“但电风扇利润低,要养活我们这样的军工大厂,产量小了不得行,大了又会挤垮电扇厂。”经过调查,当时全国摩托车产量不到5万台,技术落后,几乎全是军品。
同年底,厂里派出考察组赴南斯拉夫南托斯工厂。由于当时与南斯拉夫断交20多年,南斯拉夫对中国的无知达到了可笑的地步。“他们竟然问中国有没有自来水。”
“回北京短暂休整后,我们又去了日本,购买了几辆本田摩托。”
1979年4月,南斯拉夫应邀回访。“当时我负责谈判,他们提出的条件苛刻,要价高,没谈得拢。”但郝振堃现在的想法却有所改变,“当时我们不懂如何国际合作,也是原因之一。”
在送南斯拉夫访问团上飞机时,郝振堃道出了嘉陵人的心声,“不管有没有国际合作,都要搞摩托车。”重述当年那句斩钉截铁的话,71岁的郝振堃依然热血沸腾。
嘉陵造出“争气车”
“当时我们想的就是要造一辆自己的摩托车,为自己争口气。”提起那段历史,郝振堃似乎回到了当年热火朝天的场景。
从1979年4月20日开始组建摩托车研究所,到6月底完成对购买的本田样机解体测绘工作,9月2日解决试制样机所需金属材料……截至9月15日,第一辆“嘉陵”(当时为熊猫牌)民用摩托车组装成功,为中国造出了首辆民用摩托。“当时孙书记非要亲自试骑摩托车,结果因为过于兴奋,操作失误,摔掉了门牙。”
当年10月1日,5辆嘉陵CJ50型摩托车在天安门广场绕场骑行,引起轰动。当年生产的55辆摩托车,全被北京市民买走。这一年国营第四五一厂正式更名为国营嘉陵机器厂。
在嘉陵的成果展示厅内,记者见到了“争气车”CJ50,很老气的橘红色,没有漂亮的外观。
郝振堃介绍说,50、70和125型,是当年嘉陵生产最多的摩托车型,“摩托车上马后,嘉陵迅速扭亏。1995年,产量突破百万。嘉陵成为名副其实的摩托车老大。”
嘉陵厂历史溯源
李鸿章授意建枪子厂
距今已经有130多年历史的嘉陵集团,其前身为嘉陵机器厂,创始于1875年清朝政府上海江南制造总局龙华分局,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军工企业之一。
19世纪60年代,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兴起了“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制夷。1875年,在李鸿章的授意下,江南制造总局在上海西郊的龙华镇设立枪子厂(简称龙华枪子厂)。当时制造枪弹的机器设备,主要从德国进口,产品仿照林明敦枪弹,每天能产5000粒。到了1904年,就能生产毛瑟枪弹、比利时枪弹等十几个品种。
到1932年淞沪会战前,龙华枪弹厂(1928年更名)已经成为当时较为先进的兵工厂之一。
筹建第25兵工厂
淞沪会战开始后,处于战区的龙华枪弹厂奉命迁往杭州。9月,又奉命迁往河南巩县,但一直没能建厂生产。
抗战全面爆发后,龙华枪弹厂辗转武汉、株洲,在接收了江西、湖南等兵工厂的设备后,于1938年抵达重庆,筹建兵工署第25工厂,选址磁器口附近的詹家溪(今双碑)。
“进兵工厂相当于进今天的银行,福利待遇好得很。其他行业的很多技工,都跳槽到了兵工厂。”原第25兵工厂工人顾建成回忆,当时除了每月发放3斗2升大米外,一些战时紧俏日用品,如油、盐、煤,均由厂方组织运进,凭票供应,并免收房租。“不但如此,兵工厂还享受‘不拉夫’政策(不服兵役)。”
“为保证兵工厂有足够的技术人员,当局不惜引发一场技工挖角大战,其他许多行业受到影响。”重庆兵工史专家刘登仁说,种种优惠政策,使大批技术人才流向各兵工厂。
解放后,第25兵工厂被政府接管,更名为国营第四五一厂
山洞里建工厂抗日 年产量曾超5000万发
3月31日下午,85岁的郑守权来到双碑嘉陵工业园的靶场一带(原二层岩)。这里有一段长约400米,高50米的山脊,分布着10多个山洞,是当年第25兵工厂建的山洞厂房。山洞分布密集,间隔不到5米,洞口宽度和高度都在8米左右,呈半圆形。如今洞口的铁门锈迹斑斑,有的已经被藤蔓掩盖。
郑守权在每个山洞口都要张望一阵,1983年退休后,他就再没有来过这里。从1942年到1945年,他在27号山洞里工作了4年,一边躲避日机的轰炸,一边生产子弹匣。
经过一番仔细辨认,郑守权终于找到了自己当年工作的27号山洞。“洞子一般都是30多米深,大门处都设有稽查守护。两边放机器,中间是过道。”在他的指引下,记者看到山洞中间还挖有腰洞,与两边的洞子相通,“平日里我们在洞里作业,听到警报响了就躲进腰洞里,即使外面炸垮了也不怕。那时,我们工人成天想的就是多造子弹,把鬼子打个稀巴烂。”
当时的25兵工厂一直处在日机轰炸的风口浪尖上。“听说炸得最凶是1938年。那时工人都是尖着耳朵上班。一听到警报,放下工具就往厂房旁的山洞跑。”郑守权称。
1942年郑守权进厂时,25工厂正紧锣密鼓地建这些山洞厂房。除二层岩外,挂榜山脚也在挖。到1942年5月,共挖出了40座山洞。
1942年10月,迁往山洞的机器安全完毕,山洞生产的效益很快凸显。12月起,工厂具备了月产600万发枪弹的能力。1943、1944年连续两年枪弹产量超过5000万发。
“当时所有的子弹都是走水路,运往朝天门再送往前线的。”郑守权带记者来到嘉陵江边的码头,昔日的趸船已经不见踪影,岸边只剩下一根当年拴缆绳的铁环柱。当年25兵工厂5年期间生产的近3亿发子弹,和其他的抗战物资一起,如同嘉陵江水一般,源源不断地汇集朝天门,再输往抗日前线。
(此文大约成文于2008年。牛摩网编辑按)
图片附件:
001.jpg
(2012-6-18 09:11, 18.35 KB) / 下载次数 840
http://bbs.91em.com/attachment.php?aid=9140&k=4b12d407c618ae2d51674fd973af793d&t=1734864425&sid=4527FL
图片附件:
002.jpg
(2012-6-18 09:11, 88.89 KB) / 下载次数 831
http://bbs.91em.com/attachment.php?aid=9141&k=8366e110136f179aaf0d6a96a6bd8ac5&t=1734864425&sid=4527FL
欢迎光临 e摩社区网 (http://bbs.91em.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