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重庆日报:直辖15年 摩托巨子剪影 [打印本页]

作者: tdmy    时间: 2012-7-9 09:23     标题: 重庆日报:直辖15年 摩托巨子剪影

时间:2012-7-8  文章来源: 本站原创 作者:重庆日报

原题:激荡十五年 直辖以来重庆民营经济发展剪影



  直辖15年,重庆民营经济江湖中,有些我们曾熟悉的企业,已销声匿迹;一些在我们想像力之外的企业和新的业态,已然风起云涌;而那些屹立不倒,甚至越活越滋润的企业,则有着审时度势、顺势而为的共性。

  从南方谈话到重庆直辖,仅有5年时间。某种程度上,重庆民营经济的激荡十五年,正是中国民营经济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单一业务到混业经营的缩影。

  期盼晨光 蓄势待发

  1996年夏,连日阴雨,阴霾笼罩着山城。

  和这种沉重气息相对应,长滨路边一艘名为“名扬渔港”的船上,伴着低沉圆舞曲《蓝色多瑙河》,300多人端着酒杯难以下咽。

  这不是一群赴宴寻欢的人,而是从广州白马服装市场返渝考察的重庆籍商人。上个世纪90年代初,兴起于解放碑新华路的重庆“百货帮”中,有不少人转战广州白马市场。

  要不要把生意迁回重庆?

  在这场由渝中区政府组织的招商引资洽谈会上,当时“百货帮”成员之一的丁茂明回忆说,自己的心情正如这曲《蓝色多瑙河》。

  《蓝色多瑙河》的创作背景是1866年奥地利在普奥战争中惨败,国民陷于沉闷的情绪之中。该曲以漫长的铺垫最终迎来高亢激昂,它成为奥地利人在黑暗中等待黎明心境的最好表达,至今仍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保留曲目。

  “直辖遥遥无期,基础设施建设和商务环境打造上步履迟缓,整个市区看起来就像一个大县城,”丁茂明说,不回重庆,故土难舍;回重庆,有发展前景吗?

  纠结中,“百货帮”有部分成员决定回渝,他们成为朝天门协信商城的首批商户。但丁茂明和大部分人,则继续观望。

  汉光电子的创始人张科。1993年开始在石桥铺卖电脑,不过当年的石桥铺市场仅仅汇聚了10余家像张科这样的小商户,市场氛围远未形成。

  1997年早春,张科期望传言已久的重庆直辖给他带来生意的转机。

  同样期待直辖的,还有隆鑫集团创始人涂建华。这名1993年从中梁山矿务局辞职的矿工,通过中美合资,在1995年前后已经建立起了一定产能的摩托车配件厂。但是,尽管他能生产出摩托车的所有配件,却不能将这些配件装成一辆完整的摩托车并拿到市场上销售——他没有摩托车整车的生产资质。

  重庆“摩帮”另外两个“大佬”,力帆集团创始人尹明善、宗申集团创始人左宗申,当时的企业身份也都是摩托车配件供应商。身处产业链上游,没有终端客户,原料采购和产品销售都受到钳制。

  一名资深人士这样形容当时的重庆“摩帮”:虽然获得了行业初期较高的利润率,但却生活在“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窘迫中。

  拿到摩托车整车生产“牌照”是破解难题的关键。但要拿到这个资质,首先要经历四川省这一关。由于审批权限、流程和指标的限制,重庆摩帮的“造车梦”,在上个世纪末被搁置了近10年。

  千帆竞发 激情澎湃

  张科和涂建华们的期待,终究梦想成真。

  1997年6月18日上午,重庆大礼堂,在3500多名各界代表雷鸣般的掌声中,**重庆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纪委五块牌上的红绸缓缓滑落。

  丁茂明通过电视直播看到这一画面。三天后,他转让了广州的商铺,成为回迁的“百货帮”中的一员。

  如张科所愿,这一年,石桥铺渝高大厦电脑市场落成,大溪沟电脑市场归并入石桥铺。汹涌而至的商家让行业的利润率下降了一半,厂家也开始缩小经销商代理范围。张科作出了公司的第一次转型升级:由此前的硬件销售转向网络系统集成服务。

  “这是市场发育后倒逼企业进化的关键步骤,”张科认为,如果没有直辖后市场繁荣对企业的锻造,汉光电子已经和这个行业诸多创业者一样,早已石沉大海。

  和张科这样的弄潮儿比起来,民营企业家杨学忠当时已经算是“名满江湖”。

  直辖后的第二年,杨学忠在三峡库区投资1580万元,建立年加工1000万商品鸭养殖基地,以“公司+基地+农户”的组织形式,形成养殖、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经营格局。截至1998年,他共向社会公益事业捐资514万元,轰动整个川渝地区。

  “无论是经营规模、经营模式、产业扩张态势,还是社会影响力,杨学忠都是当时重庆民营经济界首屈一指的人物。”市工商联宣传部部长李铭寿回忆道。

  直辖后的第三年,涂建华获得了他梦寐多年的摩托车整车生产牌照,隆鑫牌摩托车正式面世。为了推广品牌,他花费近2000万元,为刚刚落户重庆的甲A足球队冠名。

  伴随着隆鑫足球队在大田湾体育场“从未输过主场”的战绩,隆鑫摩托车在冠名足球后的半年内,国内销量达到18万台,越南市场销售收入过百万美元。而到了2000年,这一数字更是达到1.7亿美元。

  在海外市场,尹明善更胜一筹。力帆泰国公司总经理吴培源回忆,在2000年前后,力帆牌摩托遍布越南城乡,市场占有率高达35%。整个重庆“摩帮”,几乎占据了越南市场的90%。

  在重庆直辖初期千帆竞发的,还有当时最大的电脑经销商胥文利,第一个导入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的民企老板周良英,注册资本金1亿元、排名重庆民企第一的吴代友……

  据统计,从直辖到2002年,重庆民营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速18.9%,这是直辖以来重庆民营经济增速最快的时期。

  在直辖后陡然成长起来的新渝商,拥有强烈的直辖荣誉感。市工商联宣传部部长李铭寿举例说,1998年长江下游遭遇洪灾,左宗申捐赠的不是摩托车,也不是现金,而是黄金。1999年南联盟中国大使馆被炸时,他更是义愤填膺地公开表示:抵御外侮,我愿意把我的企业全部捐出去!

  盲目扩张 遭遇困局

  “2002年,对于重庆民营经济而言,是一道坎。”李铭寿说。

  这一年,全国范围内治理“三金三乱”的金融秩序整顿行动开始。

  由于摊子铺得太大,杨学忠脆弱的资金链最终断裂,企业经营陷入四面楚歌。同样由于盲目扩张、战线太长,在金融治理中从重庆民营经济第一梯队退下来的,还有黑格地产。这家当年承揽解放碑地下工程、巨型广告招牌随处可见的开发商,目前已经彻底消失。

  身处第二梯队的涂建华,在当时的烦恼来自两个方面。首先是行业内的恶性竞争。

  到2002年,以价格战为主要手段的恶性竞争,让重庆摩托车在东南亚市场由最高时每台车赚上千元跌到50元,尹明善曾感慨“摩托车论斤卖”。2003年,重庆摩托从东南亚市场全线退出,日本本田重新抢回市场。

  此时,国内数十个大中城市开始“禁摩”。国内外市场不利因素同时夹击,重庆摩帮利润率降到了最低点。

  涂建华的另一烦恼是无休无止的知识产权纠纷。2000年前后,本田向隆鑫、力帆、宗申提起的知识产权诉讼达到了上百起,重庆摩帮动辄得咎,生产销售均受到巨大影响。

  在内忧外患的2003年的春节,已经习惯于在五星级酒店开大大小小会议的隆鑫管理团队,分乘数十辆高档轿车,来到九龙坡蟠龙村,在这里举行新春团拜会。

  蟠龙村是涂建华起家的地方,在公司内部被称为“隆鑫的井冈山”。

  会上,涂建华说:在一场生死大考验面前,企业需要回到原点,寻找对策。

  “直辖引发民营经济爆炸式增长,但这种增长的模式本身很粗放,民企大多是在规模上动脑筋,结果摊子铺得大,管理没有跟上,相当于是盲目扩张,垮掉是正常的事,”李铭寿说。杨学忠等人的教训,导致整个重庆民营经济界在2002年后的几年都一直在思考如何修炼内功、改善管理和提升效益。这一时期,重庆民营经济增速有所回落。




欢迎光临 e摩社区网 (http://bbs.91em.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