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曾经的时髦叫“摩托”
[打印本页]
作者:
飙车族
时间:
2013-7-18 08:47
标题:
曾经的时髦叫“摩托”
时间:2013-7-17 17:21:40 文章来源: 天津网-天津日报 作者:由国庆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大陆流行乐坛,天津姑娘张蝶红极一时,她有一首歌叫《摩托车》,伴着几声前奏的轰鸣,歌中唱道:“我们骑着飞快的摩托车,带着希望向美丽的地方飞奔,你我心情愉快,田野在我身后,五谷芬芳鲜花在开放,美丽景色让人陶醉……”摩托车,它与喇叭裤、蛤蟆镜(一种大镜片墨镜)、港台歌曲等,成为了那个年代的时尚标签。
世界第一辆摩托车问世于1885年。进入20世纪,摩托车并未像自行车、小轿车那样大举飞奔到中国沿海城市,对出行的影响相对乏力。民国时期,在上海、天津的外国租界内虽偶有所见,但更多则停留在光鲜的广告海报、新派年画上,且常与美女相伴,可谓一种时髦的标志。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摩托车产业才得以发端。最初的摩托车生产主要服务于军事领域。解放军北京第六汽车制配厂,于1951年仿照德国ZUNDAPP品牌K500型摩托车,生产出我国第一批双缸四冲程500mL摩托车,并定名为井冈山牌。投入批量生产后,这种车曾在抗美援朝战场屡建战功。接着,湘江机器厂、上海摩托车制造厂等企业相继参照苏联、德国、英国的制造技术,生产出不同品牌的二轮摩托车、三轮摩托车。进入上世纪60年代,摩托车生产依旧以仿制为主,上海自行车厂推出了永久牌101型—105型机动、脚踏两用摩托车,济南机动脚踏车总厂生产出卫星牌15型两用“轻骑”等。这两种摩托车,尤其是“济南轻骑”特别受到天津人的青睐。70年代,随着中国邮政投递(以电报为主)摩托化的建设,不少250型摩托车奔行在天津的大街小巷。摩托车,老天津人俗称“电驴子”,骑电驴子的快捷与潇洒,曾让许多青少年羡慕不已。
1979年,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辆民用摩托车在四川嘉陵问世,那一年国庆节,5辆嘉陵牌CJ50型摩托车在天安门广场绕场骑行,引起轰动。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给予了摩托车企业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以军工企业和地方国企为主的厂商,迈出了现代摩托车产业的新里程。这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天津迅达摩托车公司。
迅达公司成立于1984年,引进德国ZUNDAPP摩托车公司(德国四大名牌机车之一)的整套生产技术设备与商标,是国内起步较早的摩托车整车生产商。迅达摩托车以红色的最为抢眼,白色的最为时髦,油箱两侧及车身外观有几处明显的ZUNDAPP标志。迅达K80型车一上市便成为热点,拥有一辆“二轮”成为太多时髦男青年的梦想。迅达摩托车在天津的火爆,也让德国客商叹为观止。
来自日本的一些品牌摩托车是进入90年代后开始在天津流行的。天津本田摩托有限公司是1992年末,由天津迅达摩托车公司与日本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合资组建,1993年5月18日开业。天津本田公司生产的天虹牌系列摩托车,款式新、品种多,大大提升了天津人骑摩托车出行的档次,畅销一时。另外,橘色的“明星”、红色的“木兰”、绿色的“玉河”等轻骑车,以及“铃木”、“雅马哈”、“川崎”等品牌摩托车,在那个年代的津城也相当好销。当然,最潇洒的还要数骑上“太子”款摩托车的青年,那情状比今天开“大奔”还要牛气。
1986年,天津摩托车发动机研究所成立。1994年,天津摩托车技术中心创建,成为当时我国唯一的相关技术中心,并逐步走向国际化。
“三大件”曾是家境殷实的代名词,曾是结婚成家的必备。70年代,讲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80年代升级为电视、冰箱、洗衣机;90年代推崇摩托车、电脑、空调。如今,摩托车在津已禁行,而一些世界老牌名品摩托车却悄然成为了车迷的收藏品。
欢迎光临 e摩社区网 (http://bbs.91em.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