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北京拥堵指数被指不实用 与公众感受存反差 [打印本页]

作者: moto    时间: 2013-8-27 11:00     标题: 北京拥堵指数被指不实用 与公众感受存反差

时间:2013-8-26 14:31:38 文章来源: 新京报

    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日前透露,今年上半年,北京市的交通拥堵指数是5.0,属于轻度拥堵;工作日路网的平均拥堵时间是1小时40分钟,比去年多了30分钟。公众表示,随着堵点、堵时持续增加,有关部门与其花费大量人力财力计算出拥堵指数,不如把更多工夫用在实实在在改善交通治理拥堵上。

  指数反映畅通状况

  交通拥堵指数是一种综合反映道路畅通状况的概念性数值。根据这套理论体系,0至2之间为畅通、2至4之间为基本畅通、4至6之间为轻度拥堵、6至8之间为中度拥堵、8至10之间为严重拥堵,分别对应着按照道路限速标准行驶和多耗时0.2至0.5倍、0.5至0.8倍、0.8至1.1倍、1.1倍以上。

  近两年,国内很多城市也陆续“创造”了各自的交通拥堵指数,有的不仅能计算过去,甚至声称还能预测未来。

  与公众感受存反差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国内一线城市和很多中小城市的交通拥堵情况持续恶化,市民出行成本不断增加,不少城市发布的交通拥堵指数与公众切身感受存在反差。那么,经过复杂计算的拥堵指数对于堵和治堵来说能有多大效果,又是否能成为治堵政绩的有效依据呢?

  不少网友表示,请问这个指数是怎么算出来的?是不是把半夜的车流情况都算上了?对于一个个饱受拥堵困扰的城市来说,在市民深受其苦的堵点、堵时实实在在地采取些措施,显然要比费尽力气搜集数据、计算公式、发布指数更重要。

  然而,面对愈发严重的拥堵路况,很多城市的交通管理者给出的建议却是让市民尽量避开高峰期,不要出门。

  专家称应解决根本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新城镇建设设计所所长张根认为,不解决根本问题,城市交通状况不得到改善,发布拥堵指数就可能沦为笑话。张根说,出行是刚性需求,而出行方式是弹性的。“缓堵从根本上来说是改善出行结构。”

  张根认为,要通过经济、行政等手段改善和塑造更合理的出行结构,以公共交通为例,研究如何减少公交乘客的步行、候车和换乘时间,从而吸引更多人选择公交,远比研究交通拥堵指数更有意义。




欢迎光临 e摩社区网 (http://bbs.91em.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