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摩托支书18年骑烂三辆摩托车
[打印本页]
作者:
moto
时间:
2013-9-10 13:20
标题:
摩托支书18年骑烂三辆摩托车
时间:2013-9-10 9:21:22 文章来源: 互联网
9月6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利州区荣山镇高坑村党支部书记党丕明骑上摩托车又出发了:高坑村山高地阔,又属采煤沉陷区,已测定的地质灾害点有8处,还有一些隐性地质灾害点,只有暴雨时才会突然爆发。摩托车、雨衣、雨鞋,这是党丕明在18年村干部任职中必备的用具。抢险查灾18年,他骑烂了3辆摩托车,穿破了近百双雨鞋,确保了全村村民无一人因地质灾害死伤。
与“10万立方滑坡体”抢速度
今年7月17日,特大暴雨席卷利州区,荣山镇受灾最重。一整夜没接到村组地质灾害监测员电话的党丕明,心里很不踏实。“这么大雨,不可能没险情。”屋顶的雨滴答滴答地敲打着楼板,党丕明整夜难眠。
次日,墙上时钟已指向六点,但屋外依旧是一片漆黑。他再也沉不住气了,翻身穿上雨衣、雨鞋,冒着瓢泼大雨骑车入村查灾。
“党书记,快来哟!任元才家要出大事了,要滑坡了!”刚骑车走到四组,党丕明就接到8组地质灾害监测员任三华打来的电话。“你莫急,赶快把周围的村民组织起来,先抢粮食和贵重物品,留一个人在旁边观察,一定要注意人身安全!”挂了电话后,党丕明立即开足马力赶往出事地点。
来到四组,眼见任元才正张罗着村民帮他锯倾斜的松树,以免房屋被倒下的树木压垮,党丕明有些着急:“你们回家把闲着的口袋都拿来,人分成四个小组,妇女负责进柜子撮粮食,男人赶快往外托,先找个安全地点就近堆放,务必赶在山坡塌下来前,把生活必需品都抢救出去。”
一分钟、两分钟……山坡上的树越来越斜,山石发出嚓嚓响声。“快,所有人都撤离到安全地带去,剩下的先不管了。”当50多位村民帮任元才成功抢运出粮食、柜子、锅碗瓢盆、衣物等时,滑坡体就压了过来,4间土坯房垮塌,道路瞬间被滑坡体掩埋。
“管他的,值钱的东西都还在,生活还有希望。”在邻居家里,任元才的3吨多粮食装成的袋子,堆满了两间屋子。“这儿也不安全,离滑坡太近,还得转移,万一再滑,抢救就来不及了。”党丕明立即向荣山煤矿求助,让其将闲置的房屋交任元才暂住后,他又联系了3辆货运车,把抢救出来的财物全部转移到临时安置点……
后来,据909地质队专家勘测,当天,淹没任元才家后面的滑坡体估计10万立方米,平时被茂密的树林掩盖,村民毫无觉察。“能及时发现,并在两个多小时把财物都抢救出来,真了不起!”专家由衷地赞叹。
查灾排险件件事亲力亲为
高坑村村民沿河沟而居。河沟两侧各有4个组,其中位于两侧的七组和三组地质沉陷最为严重。村民已被迫搬迁到一个叫“小圆包”的集中安置点。在住房修建过程中,党丕明忙里忙外,比干自家的事还积极。
房屋建好了,这两个组在地陷区还有大量耕地仍在耕种,无论是天晴还是下雨,党丕明每天都会骑摩托车亲自去查看一下:“谁知道地什么时候陷,村民相对而言缺少这方面的经验,万一掉进陷坑就出大事了。”
“要不是党书记及时协调,我和哥哥的家也许都被洪水冲垮了。”9月5日,四组村民凡玉平说。
原来,凡玉平和哥哥凡玉仁的家在一个斜坡上,屋后是7米多高的斜坡,每到雨季,山洪就顺着山坡从凡怀忠家门口直泄而下。凡玉平多次上门协调开挖排洪沟事宜,均遭凡怀忠拒绝。
“你老屋反正没住人了,不如让他们开一条横着的排洪沟,免得洪水流下去把他们的房屋泡垮了……你放心,我经常帮你盯着,你家要是泡垮了,我负责赔给你。”今年7月5日,党丕明终于说动了凡怀忠。“要不是提前挖了排水沟,赶上今年这场暴雨,我和哥哥的家多半就不保了。”凡玉平说。
连续两次的强降雨,村里还未硬化完的2公里土路已经冲得不像样了。淤泥、砂石冲刷到连接利州、朝天两个区的荣渔公路上。党丕明与大家一起铲砂石、清边沟、设标志、平路面。
对于新增的8组地灾隐患点后期整治,他主动联系镇国土部门,快速制定了整治方案。老乡们也纷纷自己清理阴沟、补种抢栽。高坑村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了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顾了大家舍了小家
“村里哪个地方有安全隐患,他了如指掌,可自家屋顶漏雨好几年了,他至今都没处理好,每到暴雨时节,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我一个妇女家,叫我如何是好?” 说起丈夫党丕明,妻子刘莉蓉有些怨气。
“好久就想把屋子好好处理一下了,可是一直腾不出时间。有时候人刚刚上房顶,电话就打来了,有需要调节家庭矛盾的,有办理各种手续需要签字盖章的,有工资未按时发放村民来求助的。总之,事老是一茬接着一茬。”党丕明印象最深的是2002年4月15日,那天他在外开会学习,14岁的儿子突发意外,他连看最后一眼都没赶上。修建房屋时由于缺钱,屋顶斜面大了点,瓦盖得又少,“5.12”地震后,房屋老是漏雨。一到雨季,他家的锅碗瓢盆全用上了,还是有雨水顺着墙面、瓦缝从三楼流到二楼,墙面湿了,衣柜里的衣服几天不晒,就发霉了。党丕明成天在外帮村民忙这忙那,也不清楚家里究竟是什么地方漏雨,急匆匆地处理了很多次,依旧没找对漏雨的地方,现在依旧还漏。“大儿子失去了,后来生的小儿子又才10岁,每遇狂风暴雨都十分害怕,可他经常顾不上家。”刘莉蓉噙着眼泪说,村民在煤矿采煤,工资大多每月达到6000元左右,而党丕明每月的工资仅900余元,还经常早出晚归,至今还住的是清水房,更别说添置家具家电了。
“村里存在不少地质灾害点,有的至今都还没发现,很容易出人命的。我是党员选出来的,大伙儿又都信任、依赖我,不好好干,村民不也戳你的脊梁骨?”党丕明表情凝重地对妻子说。
18年来,除了一栋简陋的未经装修的三层楼房,党丕明大部分工资花在了摩托车上,油费、修理费让他有时入不敷出。“村民们无一人因地质灾害死伤,这是我最大的成就。”党丕明说,只要村民信任,党员赞成,他会一直清贫地为群众服务下去,当好基层地质灾害监测员。
欢迎光临 e摩社区网 (http://bbs.91em.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