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摩托车品牌传播的后纸媒时代:web还是APP
[打印本页]
作者:
天马行空
时间:
2014-4-12 10:12
标题:
摩托车品牌传播的后纸媒时代:web还是APP
时间:2014-4-8 文章来源: 牛摩网 作者:锐圆
一、纸媒也许永存,但已不是主流
如果从各大摩托车广告投放的总额来计算,虽然没有权威的统计,只凭经验判断,2014年应该还是纸媒占大头,翻翻《摩托车信息》、《摩托车》等主流专业杂志,厂家的广告很多,这说明摩托车企业仍然看中纸媒的影响力,仍然把纸媒当成品牌传播的重要阵地。但是,2014年是摩托车企业大举调整宣传阵地的一年,2014也许是摩托车纸媒最后的光荣顶点,此后,向网络甚至移动互联网转移已然势不可挡。
我们观照一下汽车行业,汽车行业财大气粗,一开始就没有没有把纸媒放到最重要的位置,就和九十年代的摩托车一样,有钱,就砸中央电视台,报纸、杂志排在二三位。从2012年开始,汽车广告投放已经完全进入web时代,在网络投放的金额超过了电视,全国各地党报、都市报的汽车广告在逐年下滑,行业翅楚《中国汽车报》表面上如日中天,但外患已成气候,汽车之家、易车、爱卡等汽车网站正从各方面围剿传统媒体的领地,网媒不光有传统媒体的传播能力,还能直接把用户推送到4S店,而万千网民的参与也让汽车网媒的公信力更胜一筹。
至于家电,目前正处在和互联网完全打通的阶段,传统的电视机厂正在忙着做互联网电视,至于传播,海尔的态度最为坚决,海尔公关部干脆发布公开声明,今后不会在杂志投放硬广了,在小米、乐视等先锋企业把传播和产品混为一谈打包运作的时代,传统的海尔显然嗅出了点什么。
平心而论,摩托车专业的传播人才目前还是集中在纸媒,人才是需要时间积累的。杂志的收益好,就能养活更多的专业记者和试车手,反之亦然,专业人才的强盛也会给杂志带来更多的收益。但摩托车杂志和汽车杂志相比有一个天然缺陷,那就汽车杂志摆在书报亭零售,可以直接影响到用户,而摩托车杂志没有这个能力,只能免费投送到到工厂和经销商。另外一点也必须指出,网站对杂志的竞争有一个很不够意思的地方,就是对杂志原创内容的“编发”,这等于低成本地占用了杂志的资源——这种局面在公众门户网站更为普遍,因为按目前的管理制度,网站特别是非纸媒背景的网站是没有采访权的,制度要求他们只能“编发”,从目前的形势看,在保护原创内容的制度建立完善起来之前,纸媒和网媒的地位已经彻底置换了。同时,纸媒也不是那么天然原创,打开一份都市类报纸,政经新闻是抄新华社,而娱乐类的资讯八成是从网上抄来的。
在摩托车传播业来说,2014年《摩托车趋势》的停刊也许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这个标志的意义更在于《趋势》积累的人才,继续玩摩托车的,大部甚至全部转移到了网络媒体中了,当面临新的选择时,他们不会再到纸媒混了。
二、web时代:流量流量还是流量
具有传播、媒体性质的网站从内容来源分类,大致有二,一类是“用户产生内容”,专业术语是UGC(User-generated conten),论坛BBS是最典型的;一类是“专业制作内容”,PPC(Professionally Produced Content),门户型网站属于PPC。
摩托车网站媒的生态目前还比较混乱,如果你搜索“中国摩托车网”,可能会有七八家冠名“中国摩托车网”的网站,当然还有“环球摩托车网”,早期的摩托车网站要么抢着用“中国摩托车网”这样的大而无当的名号,要么过于实实在在,摩托迷、摩托吧、摩托yes……,都是非常接的地气但缺少一点品牌意识和个性识别的称呼,这和他们的创办人当初“只为好玩”的初衷有关,他们一开始并没有商业化的考量,但是当网站做出影响来以后,商业化就变成不可避免的美好钱途。
对于数量占多数的UGC网站来说,流量最大的当属摩托迷,摩托迷也是摩托车类网站流量最大的网站。房地产行业的金句是“地段地段还是地段”,互联网媒体的金句则应该是“流量流量还是流量”,摩托迷“万人填坑”的壮观景象使它成为摩托车web时代的象征。众多摩托车用户的炫耀帖和吐槽帖构成了了摩托迷舆情平台,而创办人青蛙组织的摩旅活动则是其核心商业价值。在摩托迷之后的是摩托吧,摩托吧比摩托迷域龄更长,面对摩托迷的人气,它只能另外找差异化的竞争定位,坊间有摩托吧“高端”和摩托迷“草根”的说法,但是在互联网生态中,鲜有像传统纸媒中的“精英读物”存在,摩托吧也许不该满足这种不太靠谱的定位。
在众多的摩托车BBS中,还有两个网站值得一提,一个是“摩托在线”,另一个是“爱摩托”。摩托在线的创办人军哥在嘉陵供职,摩托在线于是有了一种介乎“公众论坛”和“嘉陵品牌论坛”之间的跨界效应。摩托在线既有关于嘉陵最快最新的信息,对嘉陵知根知底,但是同时它又不是官方的,有草根性也有公众视野,不像那些官网有排它性,这种扎根于一个著名品牌又具有开放性的论坛,如果夸大一点讲,可以认为是一种模式,在摩托车BBS中显得非常特别。爱摩托网站的创办人卢姐是纸媒出身,熟悉媒体的运作思路,爱摩托有最好的摩托车网刊和年鉴式产品《年见》,这都是纸媒人在互联网上的创新发挥,爱摩托一开始是办“手机报”的,这也许是移动互联网的初级阶段,有移动基因的爱摩托会不会有超越性的发挥,这个我们不妨期待。以web时代的眼光看,爱摩托的优点是界面优美,设计感强,但是它的核心仍然是BBS,参与BBS的人群某种意义上是一个绝对数基本稳定的定量,爱摩托的流量要增加,主要要从其他论坛挖流量,而论坛一般来说粘性很强,混论坛的网友绝大多数有路径和习惯依赖,这是爱摩托最大的挑战。
摩托车门户型网站,目前流量最大的是牛摩网,在所有摩托车类网站中,牛摩网的流量仅次于摩托迷。摩托迷拥有更多的熟客,而牛摩网的流量则更依赖搜索引擎带来的小白,这主要是因为牛摩网有最为完整的产品数据库和经销商报价,为准备买摩托车的网友提供了迅速查询车型和价格的方便。另外由于牛摩网对行业资讯的大量汇集,也粘附了很多摩托车行业的从业人员,包括工厂的工作人员和经销商,牛摩网的缺点是信息过于庞杂,经常有网友报怨首页滚动太快,另外相对地来说原创性文章的比例太低。
不论是摩托迷还是牛摩网,他们目前只是完成了对纸媒功能的覆盖和强化,主要的盈利模式依然是传统的广告和活动赞助,他们的传播价值基本得到了摩托车主流厂家的认可,但是这也是他们无法挣脱的“商业化”的宿命,如何从行业的传播平台进化为真正的公众平台,是他们要思考的问题。也许是因为摩托车产业太边缘化了,这个行业油水太少,才让他们还有存活的空间,如果这个行业油水再厚一点,让腾讯或汽车之家这类巨无霸看上了,他们只要向下一覆盖,绝对是通吃。互联网天生具有最强烈的马太效应,老大通吃是一种必然的宿命,这一特点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尤其明显。
三、多屏时代 谁说了算?
前几天参加一家企业的新产品发布会,媒体还在签到中,这家企业的企划人员已经在微博和微信上剧透了,这既让与会的媒体兴致索然又隐隐有点不祥的预感。
持有智能手机就是自媒体,企业当然有更多资源来做“品牌自媒体”,品牌APP会越来越多,微信的公众号和订阅号某种意义上是所有APP以外的并存的另一个AAP平台。可以感觉到,很多摩托车企业对拥有传播话语权非常兴奋,而且这个话语权的获得不必花费广告费,我们都知道,品牌的声音传播很多情况下是通过购买硬广而获取的,并不是免费的。
不光是APP,就是在传统的的web平台上(呵呵,web也要用“传统”形容了)。企业也不甘寂寞,官网不必说,这是必须的,还有不少企业也在打造自己的品牌论坛,做独享的有**平台也许是不少企业尤其那些雄心勃勃的企划人员的梦想,如果过去还要采编印刷发行等一系列专业的活计的话,现在编一条微信发一发就能完成全部,而且发布也确实是面对公众的。
与“企业自媒体”雨后春笋般一起兴起的,就是以盈利为目的纯商业APP和微信公众号,看手机的人比看电脑的人多,这是无庸置疑的。在互联网行业,唱衰web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随便问一家互联网公司,他们都会说他们更看重App用户而不是Web端用户,许多移动端Web网站上都会有各种广告吸引你去下载应用,许多移动Web站点的体验也很糟,公司内的资源会向App端倾斜。
但是APP包括公众号也不是没有问题。
App生态中有一个强者恒强的规律,创新者很难干过巨头。流行应用汇占据主屏位置,打开更多,在App Store的排名也更前。一个APP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让用户下载,一开始手机用户会下载很多,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他会把很多APP默默删除。
App生态非常受应用商店所有者的限制。苹果和安卓可以决定什么样的应用可以存在,微信公众号就更不用说了,他们是微信资源的积累者,至于如何从中盈利?是单独开发市场,像杂志、网站一样找客户拉广告?还是从类似广告联盟的大平台分一杯羹?现在好像还不能明确。
您的手机上也许已经有一些摩托车专业的APP和公众号了,它每天向您推送文字和图片,这类移动媒体现在面临的问题可能是需要传统的媒体(包括纸媒和web媒体)先把它的二维码发出来,供手机用户下载,移动媒体,只要有“以后”的,以后一定是前途未可限量。
品牌永远需要传播。过去,只要品牌通过媒体发出声音,就传播了,告知了,现在不行了,媒体种类太多了,信息爆炸到过剩了,品牌必须清晰地传播,受众必须清晰地被告知,这才算完成任务。对摩托车产业来说,在用户碎片化的进程中,传播正在更快地碎片化。
多媒体时代,多屏时代,究竟谁说了算?
欢迎光临 e摩社区网 (http://bbs.91em.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