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锐圆:也反思《摩托车趋势》的停刊
[打印本页]
作者:
天马行空
时间:
2014-4-12 10:43
标题:
锐圆:也反思《摩托车趋势》的停刊
时间:2014-1-21 文章来源: 牛摩网 作者:锐圆
下载
(101.97 KB)
2014-4-12 10:36
《摩托车趋势》停刊,消息从QQ、微信、微博以及网上相继传来,有些网友用“惊闻”形容,说实话,我倒是没有吃惊,在摩托车行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附属于行业的媒体日益为艰,尤其是纸媒,遭受经济景气和新媒体的双重压力,有些摩托车纸媒要退出已在预料之中,只是没有想到《摩托车趋势》会最早迈出这一步。《趋势》是办得不错的一本专业杂志,在网上看到读者一片唏嘘,有谓摩托车行业养不活一两本杂志,也太那个了。
一本运营10年的杂志居然说停就停了。这本杂志的背景可谓最深厚,《摩托车趋势》隶属《中国汽车报》,再上属于《人民日报》,根正苗红,实力雄厚,如果主办方要挺她,无论如何都可以坚持到最后。《中国汽车报》这些年因汽车产业井喷赚得盆满钵满,摩托车行业再不景气,摩托车杂志再不赚钱,以汽车和摩托车的天然关系,《中国汽车报》也有责任把《摩托车趋势》办下去。唉,但是形也势也,形势比人强,人家有人家的账算,大概看透了摩托车行业无金可挖,遂毅然决然返身离去。
过去讲非君子不养艺人,现在是不景气不养媒体。摩托车行业这些年跌跌不休,繁荣时期形成的媒体繁荣局面必然衰去,一叶知秋,秋风扫落叶,《摩托车趋势》真是要停了,是行业衰落的一个表征。
两年前,《中国机械》停刊,本来颇有所感,但想到自己曾在这本杂志供职,很多话真不知从何说起,最后也只是一声叹息而已。今次《趋势》也停刊了,作为有点资历的摩托车媒体人,蓦然间有种悲凉,间或又有点暗自得意——自己已经从纸媒抽身出来玩网络了——最后还是不免兔死狐悲,行业持续萎靡不振,剩下的摩托车媒体谁敢说不会前仆后继?竞争对手活着是竞争对手,她死了就是自己顾影自怜的镜像。
昨天从朋友老陈的微信中分享到一篇文章,标题是“《摩托车趋势》停刊反思:十年风雨路,终败铜臭中;惜别摩友情,缘尽摩托梦。”大意称《趋势》屈服于广告主的意志,辜负了何光远老部长当年为她创刊题写的“说真话,做实事,当诤友”的题词。
摩托车圈里的人指责摩托车媒体,就像我们平常骂CCTV一样,总觉得媒体是文人无品,依附权力金钱,不能做到为人民(摩友)仗义直言。这怎么辩解呢?无从辩解。当整个国家都在犬儒精神的笼罩之下,包括权力和金钱都向更大的权力和更多的金钱跪拜的时候,这种指责绝对正确却也大而无当,不着力。
在现实环境里,一味“仗义直言”的基本上是傻缺,《摩托车趋势》在摩托车媒体里还算是有品的,即使是给企业撰写的软文,也是有节制的,没有像有的纯广告杂志动不动就把顶级形容词堆上来,趋势的两任总编王立佳和别嘉都有文人气,王立佳还有些愤世嫉俗,性格还有点傲,别嘉性格温柔一点,但他们都不是趋炎附势之人。《摩托车趋势》如果是因为财政原因停办,反过来证明她并不是“终败铜臭中”。
《趋势》办不下去的原因——恕我乱言,权当反思吧——是一直没有找准定位。摩托车杂志有两种模式或两种读者定位:一种是办给摩托车车友看的,港、台、日、欧美都有这样的杂志,尤其是台湾,在遍布全岛的7-11店里,摆在最显眼位置的都是机车杂志,专业的文章,精美的图片,至少200个页码,沉甸甸的,不仅好看,还值得收藏。办给大众看的杂志有发行有影响,摩托车企业都要借助杂志的影响力来做广告,杂志赚两笔钱,一笔是卖杂志的钱,另一笔是企业的广告费,当零售杂志的收益能冲抵印刷费用的时候,杂志的发行没有边际成本,或者说没有发行压力,甚至发行的越多赚钱越多。内容为王,发行为皇,这是媒体成功的铁律,即使是到了网媒时代,也是如此,内容为王,流量为皇。《趋势》从2003年底(记不清楚了)创刊,走的是面向车迷的路子,定位是这个定位。当时我在《中国机械》。在我去《中国机械》之前,中国机械也是这个定位。
摩托车杂志的另一种模式是办给圈里人看的,不是办给车友看的,是办给工厂和经销商看的,这是我主管《中国机械》和后来创办《摩托财智》时一贯的办刊方向。其实我也想办一本真正的车友杂志,我曾经试图努力提高发行量降低单册成本,甚至考虑过上轮转机印刷,然后又在书报零售渠道促销,但是在市场上基本卖不动,办得不对味口是一方面,但更主要的买得起杂志的城市读者接触不到摩托车,在农村的摩托车消费者更愿意拿拿10元钱去买猪肉,后来我就索性放弃这个定位,完完全全做行业内部的媒体,我对内部的小兄弟们说,等着吧,等到城市解禁,等到国内兴起大排量消费(这种消费杂志才有更大表现空间),我们再办一本有品味的杂志。
当时我对王立佳完全冲着车友的办刊定位还是挺敬佩的,据说汽车报拿出一笔钱来让他们烧发行市场,据说他们的零售发行量也不错。但是几年下来没有效果,迫于经营压力,王立佳以及后来的总编别嘉也把杂志转向了做行业。
行业杂志就是每期印个万二八千册(这已经是最好状态了),工厂饱和覆盖,经销商有选择覆盖,全部邮寄赠阅,内容基本上是各企业当主角,传播企业的品牌活动和产品信息,企业借此影响经销商,有些杂志或加印的特刊也会被工厂、经销商拿来(主要是在店堂)影响消费者,但这不是常态。在这种传播业态下,杂志既要为广告主传播,又要保持自己的独立地位,这中间要做到公允是很难拿捏的,我的体会是尽量找企业和消费者的共同价值,就和官媒老总要办法在党和人民群众之间找到共同点一样。有没有对立呢?肯定有,宣传烂仔厂和偏向宣传某一个企业(哪怕他是最好的)都会造成读者利益的损害,具体经验就是扩大优质客户群,把行业最好的摩托车企业都发展成客户,这一期A企业内容多了点,下一期再多讲讲B,另外就是在行文中间尽量留有余地,不要用顶级形容词,不要为钱故意误导读者。总体来讲要有讲究平衡,注意节制,让读者在你推荐的优秀的群体中自主、理性选择。
行业形势好,这样的媒体可以多活两家,行业形势不好,和企业关系好的媒体就存活久一点。从纵向观察,《趋势》做车友杂志做得太早了,转向做行业杂志又转得太慢了,做车友杂志不彻底,做行业杂志也不彻底;从横向观察,《趋势》现在做行业比不上《摩托车信息》,做车友比不过《摩托车》,这都是定位不彻底不果断首鼠两端造成的。今天和今后的摩托车媒体不管是做行业还是做车友,最多只能留一家稍微滋润点,其余不是勉强能活就是怎么也活不下去。
现在,传统媒体在生存竞争中,多了网络平台这个新的竞争者。公众媒体包括报纸杂志甚至电视台要面对网媒的竞争,摩托车专业媒体也是如此。
我上面提到,内容为王,发行为皇,内容×发行=影响力。网络在发行(受众流量)方面有一个纸媒永远无法追赶的优势,那就是成本低,网媒的发行边际成本趋于零,读者用电脑看,用手机看,获取信息是基本免费的,网站有服务器支撑,有多少读者都能应付。当然做网媒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让流量涨上来。摩托车杂志虽然也是免费赠阅,发行量稍大就是为印刷厂搬运工,伤不起啊。另外,印多了也不环保。
从内容来讲,先不说内容的好坏,网媒在内容方面是积累型的,随时有“合订本”给读者且有各种搜索、检索工具,杂志每一期提供的信息量相比之下非常少了,当然杂志做精了另当别论。
目前的几家摩托车杂志都有不错的人才积累,也都陆续建立了自己的网络平台。摩托车纸媒下一步该如何办?行业和车友将来会如何认定纸媒的价值?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行业杂志要像年鉴,最近一期的《摩托车信息》有一个专题《中国摩托白皮书》,做得相当有份量,这体现了杂志的经验、客户以及人才等各方面的积累,行业还是会需要一些厚重的东西,也有不少人仍然会保持纸阅读习惯,另外杂志上印刷的大画幅广告还是有一种传统的美感和感染力,有一种贵族气,相信随着网络的深入普及,杂志的贵族感会越来越凸显,就像电视剧和电影的差别一样,大主题、大制作和大师做出来的大片,是绝对有市场的。车友型杂志也是这样,要符合慢阅读的总体需求,图片和文字要精美,要耐读耐看,杂志的影响力公式应该是“更专业内容×更精准的发行=在精英人群中更深刻的影响力”。
以《中国汽车报》的整体资源,办一本经典的摩托车杂志不是难事。从《中国汽车报》在汽车行业的竞争状态看,面对“汽车之家”、“易车网”以及“爱卡”等网络平台竞争,《中国汽车报》肯定不会以停办的方式拱手把市场让给新进,停办《摩托车趋势》,不免让内部气泄,如何让传统纸媒继续保持独特优势,如何整合内部资源,同时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出新的混合平台,可能性很多,空间很大,干嘛要急着停刊呢?
唉,可惜了!
图片附件:
001.jpg
(2014-4-12 10:36, 101.97 KB) / 下载次数 785
http://bbs.91em.com/attachment.php?aid=45988&k=ee4b3629446305f60e6c0936cbcfe96d&t=1734854813&sid=S8loJf
欢迎光临 e摩社区网 (http://bbs.91em.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