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试析中国摩旅文化
[打印本页]
作者:
我爱蓝天
时间:
2016-4-12 11:06
标题:
试析中国摩旅文化
作者是宝鸡摩友:老铁
序言(先看看我搜的有关美国摩托文化的资料)
聚会:
如果你喜爱摩托,那么这星期你应该去中西部参加斯特吉斯摩托节。
将会有大概五十万人到DAKOTA南部的STURGIS参加一个星期的包括音乐会,赛车,慈善活动和其他活动的摩托节。
骑手们可以从八百个销售商手中购买摩托产品和服装。他们也可以参加有组织的骑行到附近的地方,比如黑山,卡斯特州立公园,拉石默山和疯马纪念碑。
斯特吉斯有六千人口,集会将持续一个星期,但骑手们来得早走得晚。城市的女发言人Tyler Lamphere指出,这个地方有很多弯道,适合骑行。
第一次活动在1938年8月的一天举办。一小群人来到这里看九个人的比赛。1942年没有集会,是因为战时的燃料限制。
斯特吉斯的集会被称作摩托运动的庆典。组织者估计截止2000年,已经有高达60万人 参加了集会。
美国还有其他的大型摩托集会。
代顿海滩的摩托周,三月的第一周开始,另加三天,共十天。
活动的管理者Kevin Killian 说摩托周大概也吸引五十万骑手,但统计近来停止了,因为花费太大。但他说这是世界最大的摩托活动。给当地带来超过3500万美元的收入。集会是从1937年第一次代顿200摩托赛开始的。早期的摩托赛在海滩举行,1961年后才转移到代顿国际高速公路上。
摩托周也有为慈善事业筹集资金的伴随车队的音乐会。
骑手们说摩托周的一个亮点是在代顿海滩的主要街道上骑行。人们去看和被观赏,在各种摩托车上--从油漆都被磨掉的老摩托到漂亮时髦的新车。
几千辆摩托缓缓的行驶在街上,像是没有尽头的队伍,持续整天整夜。
摩托集会在每个州都有。一些是由当地的摩托群体组织的。其他的是由摩托制造商和他们的拥趸们举办的。
但The Iron Butt集会每两年举行一次。骑手们必须在十一天内骑行超过一万四千公里,在规定时间内到达规定地点并到达一些路程中的附加地点他们会得到点数。The Iron Butt协会说,集会不是一种比赛,而是对勇气和技术的考验。
另一个集会称作滚雷集会。几千人在五月的首都聚集表示对以前的和现在的军人的支持。今年,布什总统请滚雷的领导者和他们的摩托来到白宫广场。
参加摩托集会的人去探索新地方,得到新观念。但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够见到其他骑手分享他们的故事,谈论摩托车。
在网络时代也许应该称之为网络社交。但很多骑手称之为平凡生活的一次假期。
摩托骑手也像其他人一样有工作有职业。对一些人来说,摩托只是交通工具。对其他人来说,它代表自由和个性。
你还能看到年轻人和纹身。但你也可以看到中年人,男人女人或夫妻。
摩托种类及品牌:
经典摩托和仿古的新摩托一起行驶。还有运动摩托,巡洋舰摩托和大型旅行摩托。
还有定制的摩托。这些摩托是个性化的,以钢铁和想象力构成,
一些新的公司得到很多关注,比如加利福尼亚的西海岸机车公司,和纽约的橘子郡机车公司。但美国最大的摩托车公司是哈雷-戴维森。威廉哈雷和亚瑟戴维森于一世纪之前开始生产摩托车。
从那时开始,一些其他公司出现又消失,印第安摩托是1900年初的一个名字,它在那时开始生产,现在它又回来了。印第安公司的网站声称:美国第一辆摩托。但据近期的新闻报道,公司由伦敦的一个投资组织控股。网站的一个博客说2009年的第一辆印第安酋长摩托已经在七月完成。
摩托安全基金会说在1950年以前只有一种摩托,现在最受欢迎的是巡洋舰摩托。巡洋舰摩托有很长的车身和很低的车座。最重要的是外观。
对赛车来说最重要的是性能。赛车是为比赛设计的。
旅行摩托是为长途旅行的舒适性设计的。新型的甚至有加热的车座。旅行摩托一般有音乐系统和通过头盔里的耳机进行对话的双向通信装置。
日本和欧洲摩托在美国很流行。但美国摩托工业理事会的Ty van Hooydonk 说哈雷摩托现在销售量最大。
哈雷的发言人Paul James 说去年公司在美国销售了241000辆摩托。在其他国家销售了90000辆。价格从7000美元到35000美元。
摩协成员情况:
美国摩托协会拥有300000成员。
发言人Peter terHorst 说一般都在40岁上下,十之八九是男性。但他说随着老会员的孩子加入协会,会员结构正在变化。
Peter terHorst 说很难知道多少人开始骑摩托,因为油价上涨。但他的组织跟踪了摩托销售量。发现在过去六个月里小型摩托销售量上涨了。成员也报告了更多的摩托使用,短途旅行或上下班。
工业理事会发言人Ty van Hooydonk 说到2003年美国超过900万人骑摩托。新的调查结果要到今年底才出来。
摩托安全:
危险也许是摩托的乐趣之一。但与1997年比骑摩托死亡率已经翻倍。
五十个州中的二十个要求骑手戴头盔。四个州不要求戴头盔。
政府说最新数字表明,2006年车祸已造成超过4800人丧生。比前一年增加了百分之五。摩托死亡现在占美国交通死亡的百分之十一。
车祸经常涉及酒精。2006年,因饮酒发生车祸丧生的摩托车手占最高百分比,百分之二十七。交通部的调查员Patty Ellison-Potter 说”开摩托时饮酒不可原谅“
非营利组织、提供指导方针和骑行训练的摩托安全基金会的Robert Gladden说,每个州都有自己的对驾驶摩托的要求,但每个州骑手都必须通过笔试和技术考试。他说接受专业训练的人出事故的几率比没接受训练的人要少。
有多年经验的摩托手说他们曾学过怎样在其他驾驶者不能看到他们的情况下驾驶。那些买机动自行车和小轮摩托的人也许不需要上摩托车训练课。他们增加了有经验的摩托手的担心,他们担心那些为了省油钱而骑摩托或小轮摩托的可能没有准备好上路。
作者:
我爱蓝天
时间:
2016-4-12 11:07
进入正题
前面抛出来的这个有关美国摩托文化的资料也只是开个腔,一来吸引一下大家的眼球,二来是,给没文化的自己却敢于谈“文化”壮壮胆。
由于中国的摩托工业、民族品牌的发展现状,以及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原因,我不清楚中国有没有摩托文化(或者中国的摩托有没有形成文化),
但从目前情况看,至少从摩托车论坛看,中国至少有摩旅文化。而且这个文化的发展,似乎遇到了合适的季节、气候、阳光、土壤,有些势不可当。我不知道在这个论坛上注册的网友或摩友的数量,与时间之间是怎样的一种函数关系,但我猜绝对是快速膨胀的。
我所生活的这个不大的城市,曾经是中国兵器工业部最重要的风冷发动机的研发生产基地,它处于陕甘川宁的交界,往南不到100公里翻过秦岭就是南方怡人的景象,往西不远也能看到西部况味的苍凉。。。。。由于是中国国防工业三线的重要基地,中国铁路的西南西北咽喉,其市民构成除陕西人外,还有为数不少的东北人、上海人、四川人、河南人,其民间摩托文化与其他地市相比更是历史悠久,且空前繁荣。
所以我按捺不住,要写写我对摩托旅行的理解,与大家一起思考这种文化现象。
一、自由的美
人生的意义,在于自由中展现出来的美,这种美是无与伦比的。鸟儿在蓝天自由飞翔时,可能面临急风暴雨,遭遇猎人的枪击,但她宁愿选择自由,也不愿囚禁在笼子里饱食终日。选择自由,意味着挫折、痛苦,甚至伤害,但也意味着生命的真实、圆满和欢乐。
一首地中海的民歌这样唱道:“生命是一首歌,要好好唱她,要让她充满欢乐!”在自由中才能发现自己,享受到真正的欢乐。
然而,日常的生活、工作、家庭、社会带来的压力和压抑,有几人又能真正的摆脱,去寻找在自由中飞翔的快感。但对精神上自由的追求,却是人的本能,也是人性从经济社会中的觉醒。所以短暂的飞翔,永远是最美的。
--------我所理解的摩旅文化之一:
自由的美,永恒的追求
二、时间与空间变幻的美
飞翔是一种对空间自由的追求,但摩旅还能带来一种穿越时间的自由感。对摩托旅行者而言,是对空间与时间两维的不断超越,去体会对一种更高层面的真正自由的接近。
在中国这样大的一个国度,在我所生活的这个城市,你可能只用了一半个小时,就来到了偏远的山村,人车稀少的道旁,几百年的古树,朴拙的山人,简陋的房舍,悠闲的牛羊,多汁的阳光,似乎一下子把你从21世纪,带到了六七十年代。
时间,只有行程的一半个小时,换来了另一种完全不同的空间;这种空间的变幻,反过来又带给你了半个世纪甚至更久远的时间上的超越。难道不是吗?我经常在骑行中,被这种时空的变幻所震撼。
时空的变幻,难道没有禅机吗,难道不会让骑车人有所误吗?
什么是真正快乐的人生,什么是真正的自由,一棵古拙的树,一只蹦欢的羊羔,一头悠闲的黄牛,能告诉我们许多;什么是幸福,什么是满足,什么是沧桑,一所茅舍、一位拄杖的老人、一个流着鼻涕的村童,能告诉我们许多。
再往远里去,你可以用了一个年休假,就走了一回青藏、川藏或者滇藏;或者你从欠发达的西北来到经济繁荣的南方,
一路上,在路上,摩旅者将会经历多少次时空变幻的震撼,享受精神上穿越时空的自由。
--------我所理解的摩旅文化之二:
时间与空间变幻的美,充满迷离与禅机
作者:
我爱蓝天
时间:
2016-4-12 11:08
三、欢乐和痛苦相伴,感觉自己生命个体的意义
或许,此时,又有一位摩托旅行者,消失在黄昏,去接近在他生命中重要的远方。
这幅画面,令我不禁联想道古道、西风,当然不能没有瘦马
令我不禁担忧旅途中所有可能发生的困顿、饥锇、孤独、无助,甚至还有生命的不幸。
其实,欢乐和痛苦是一家,自由与限制相伴随。每一种选择都要付出代价的,你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必然要承担由此带来的后果。然而,面临一个又一个困境的同时,你感受到的是生命的活力和坚忍,痛切的感受到生命作为个体的存在与力量。
纪伯伦说:“悲哀的创痛在你身上刻得越深,你越能容纳更多的欢乐。你的盛酒的杯,不就是寻曾在陶工窑中燃烧的胚子吗?那感悦你心神的笛子,不就是曾受尖刀挖刻的木管吗?”
一个人感受到的痛苦有多深,他体验到的欢乐也就有多深。也许正是痛苦,才让生命有了欢乐。
然而,机械重复、枯燥无奈的现实生活,或许早已经让生命濒于枯竭。。。。。。
于是,我理解了“他”,一个人,还有一匹瘦马,一个包裹,就这样简单地消失在清晨或者黄昏。。。。。。。。
--------我所理解的摩旅文化之三:
让欢乐与痛苦交织,体味生命个体的存在
四、再造一个虚拟与现实的部落
除了独行,更常见的就是相约而行。
比如宝鸡星火摩旅,在虚拟的网上有论坛,有xxx,他们是网友;在现实中他们是相约而行的摩友,是一见如故的朋友;他们之间英雄不问出处,有的只是一路上的互助和牵挂,休息时聊天的海阔天空,打尖饮酒时的豪爽开朗,住宿时的简单与温暖,。。。。。。
但他们又君子之交淡如水,轻松松、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他们似乎是一群从虚拟的仙境走下凡的骑士,相会后,又很快回到虚拟的上界。
他们永远这样超凡脱俗,不愿意堕入凡界的庸俗关系。
厌倦了尘世间利害当头,熙攘繁闹的人际交往。
就这样以车为媒,他们硬生生造出一个轻松的既虚拟又现实的部落,可以唤得回许多的人与人之间纯真的关爱。
同时,也可以分得清每个人应对自己所负的责任。这个部落无论到哪儿,骑行时遵守交规,停车时摆放整齐,游玩时自觉捡拾垃圾,一切都秩序井然,不卑不亢。没有牌照、驾照的,他们会不与为伍。盘缠与安全都有自己对自己负责,大家都是平等的旅伴。一切都是自觉自愿,发自内心的约束。
所以,这个和谐的部落既充满纯洁的友爱,文明的节制,又强调自我的责任。
--------我所理解的摩旅文化之四:
再造一个虚拟与现实的和谐部落
作者:
我爱蓝天
时间:
2016-4-12 11:09
五、传统文化与经济社会共同孕育的美丽之花
西方有骑士、牛仔、剑客文化。中国自古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传统文化,还有“银鞍照白马 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 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 深藏身与名”的侠客文化,更有“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千古孤旅绝唱,当然还有徐霞客这样的专业旅行家。
个人认为我们中国人旅行的文化,有文有武有传承,远比西方丰富。
时至当今,我们不可能做骑士牛仔了,也不可能做侠客仗剑而行了,但对于旅行文化的传承,对于旅行的梦想,中国人从来都未停止过。
我们也不可能象少数精英那样,寰游全球,或象西方人飞来飞去的度假,我们也不能或不愿被旅行社象赶一群羊一样去消费。。。。。。
所幸,我们的国家和社会在进步,让我们在劳作的同时,有了双休日、年休假,让我们在温饱安居的同时,有了能够买一辆摩托车的消费能力,于是咱们老百姓就可以骑着摩托车,离开家门远一点,去实现旅行的奢侈梦想。
所幸,摩托车,也只有摩托车,它的“费用、速度、时间、自由度、方便性”等正好适合了咱老百姓,才能让我们依然可以追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境界,因为我们的血管里依然流动着中国式旅行的精神。去追求象国画一样的山水,还有古道西风,我的瘦马。
我们终于可以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去体验去热爱自己的家国江山。
--------我所理解的摩旅文化之五:
传统文化与经济社会共同孕育的美丽之花
作者:
我爱蓝天
时间:
2016-4-12 11:09
六、中国的摩托文化或许在于摩旅文化的兴起
又回到摩托文化,如果说中国目前还没有形成有自己特点的摩托文化,那么摩托旅行与网络共同编织的摩旅文化,或许让我们已经看到了中国摩托文化的未来。
中国或许永远不可能形成象西文那样的摩托文化,本人浅陋,取掉摩托工业技术的因素,对西方摩托文化的理解无非是“中产阶级”的玩与刺激,牛仔文化的延续,是少数人对机械与速度、冒险与刺激的过分追求。
而中国的摩托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却应该落在我们这一代普通老百姓的身上。在以前的贴子中,我多次提到摩旅是一种生活方式,生活态度的外在表现,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这种文化绝对是有深厚的生活土壤与民间根基。所以不应该是昙花一现,而绝对会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我坚信文化始终是生产力,文化始终会带来市场。接下来就看厂家、代理商,更看政府社会会怎么做了。是去繁荣还是扼杀,让人人都买汽车不现实,到处都跑汽车停汽车,也不现实。做什么样的车,让什么样的人去用,花多少的钱,用什么样的车,显然市场很大。
我记得澳门到处都是小排量的踏板,因为它地方太小;香港繁忙的街道也不禁摩但只有少量的高档大排量摩托在马路上跑,因为地方金贵停车不方便,而地铁等公共交通太方便便宜了;而只有大陆,有这样幅员辽阔的版图,拥有这样多的人口,又处于这样一个发展时期,谁能跨越它 吗?谁能漠视它的生命力吗?
所以,我相信,中国的摩托车工业会兴起,中国的摩托文化会发展繁荣。
--------我所理解的摩旅文化之六:
摩旅文化应是中国摩托文化的先行者
欢迎光临 e摩社区网 (http://bbs.91em.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