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监管+服务”模式让摩托车产业升级提速
[打印本页]
作者:
天马行空
时间:
2017-11-15 10:58
标题:
“监管+服务”模式让摩托车产业升级提速
时间:2017/11/14 文章来源: 中国质量新闻网
十八大以来,重庆检验检疫局紧紧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放管服”要求,加快转变职能,深化检验监管改革,率先总结出口重点商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工作模式,有力提升质量安全风险把控能力,促进地区和产业升级发展。
搭建平台推动质量共治
公共服务平台是凝聚产业质量共治的主要载体,2015年,重庆检验检疫局主动请缨,国家质检总局批复同意由重庆检验检疫局牵头,联合浙江、江苏、广东、云南、山东、河南7个直属检验检检疫局、3个国家级示范区所在地地方政府和部门、5个技术和研究机构、24家主要出口摩托车整车及配件生产企业组建“中国出口摩托车质量技术促进委员会”(以下简称“促委会”),推动产业质量共治,引导企业实现检测资源、国外技术法规信息、涉假信息共享,并开发技术质量服务信息平台,及时通报国外质量技术政策和技术性贸易措施动态,为出口摩托车企业提供信息、技术支撑。
搭建重点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的同时,重庆检验检疫局还加强与重庆市各区县政府合作,共同推动重庆出口商品质量提升,加强质量共治。近年来,该局先后与沙坪坝区、永川区、九龙坡区、巴南区、黔江区等13个区县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其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共同培育出口知名品牌,促进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同时,建立出口商品质量安全风险通报机制,及时向地方政府、执法监管部门、企业等通报质量安全信息。
重庆检验检疫局横向推动质量监管职能部门之间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工作机制,与重庆海关、重庆市贸促会、中国检科院等多部门深度合作,加强质量信息交流,形成紧密衔接、协调配合的出口商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和工作合力;纵向加强产地与口岸检验检疫机构的协作,建立产地与口岸信息传递和执法协作工作机制,实现覆盖产品生产、流通各环节的链条式监管,建立全域重点企业质量档案,通过多种方式构建起全方位、多维度的出口商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实现出口商品监管和服务全覆盖。
强化监管确保安全底线
对因质量安全原因被国外退运、通报、召回,以及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件造成严重影响的企业,启动质量责任追溯系统。2016年,出口退运追溯调查完成率99.08%,对质量问题产品加强调查分析与处置,采取口岸临时管控措施,强化对企业责任认定与责任追究。对出口不如实申报逃避监管的企业,重庆检验检疫局联合海关等部门依法严惩,切实维护“中国制造”形象。同时,建立汽车、摩托车、显示器等7类出口重点商品生产企业质量档案,全面收集重点企业出口情况、质量状况等信息,依照“大数据”理念,结合风险监测,探索建立重点出口商品“大质量”分析报告工作机制,为出口企业、相关行业质量改进提出建议,为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按照无目录、全样本的监管思路,对近年来质量问题频发、消费者普遍关注的高风险商品实施抽查检测,使监督抽查转变为检验监管部门的一项核心职能,成为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抽查对象和执法人员实行“双随机”抽选,抽选过程全程录音录像,做到监督抽查公正、公平、公开。
作为国家质检总局部署的出口商品打假“清风行动”产业链打假试点牵头单位之一,重庆检验检疫局以出口摩托车质量技术促进委员会为载体,整合出口商品质量提升、打假、维权和反不正当竞争职能,牵头组织开展全国出口摩托车及零部件打假维权试点,逐步形成以检验检疫机构为主导,涵盖生产、流通、口岸、境外目标市场等全链条打假维权共治工作体系,并获国家质检总局肯定,在全国示范区应用推广,实现了提高产品质量和促进贸易便利化两个目标的协调统一,维护公平竞争的外贸秩序和“中国制造”的国际声誉。
优化服务促进外贸发展
重庆检验检疫局利用检验检疫技术资源,在产业集群、区域经济圈、特色园区或中小企业密集区,搭建检测技术服务平台和质量技术公共服务平台,为区内出口企业提供国外法规、标准等信息服务,引导企业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提质增效。
2013年,涪陵工业园出口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创建工作启动,立即得到了地方政府的热烈响应。通过树立“中国制造”质量标杆,积极发挥标杆企业在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打假维权、检测服务、质量品牌提升等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联合龙头企业、重点企业打造出口重点商品检测联盟,彼此利用检测资源,减少重复投入。多年来,重庆检验检疫局坚持鼓励和引导企业参与国内外标准研究和制修订工作,通过企业标准的提升推动出口产品质量提升。重庆银翔、隆鑫、力帆、嘉陵等示范企业主持并参与了多项汽车摩托车行业标准制定18项、国家标准11项,有力提升了企业话语权,有效树立了行业领导品牌形象。
通过示范区和示范企业创建工作,重庆检验检疫局进一步加强了检验检疫部门与政府、企业沟通合作,为出口商品质量提升拓宽了工作平台,找准了检验监管工作切入点。截至目前,重庆检验检疫局培育创建有涪陵工业园区出口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和九龙坡出口摩托车质量安全示范区两个市级示范区,成功培育创建“中国出口质量安全示范企业”12家,示范企业数量处于中西部首位,并创新工作模式,成功推荐长安集团跨地区“打包”创建了集团化示范企业。
开展调查找准发展瓶颈
为了对中国出口摩托车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更加精准服务,对质量安全监管实现精准发力,重庆检验检疫局依托中国出口摩托车质量技术促进委员会,在重庆、广东、江苏、浙江等出口摩托车主产区,对占全国出口总量67.2%的77家重点出口企业,开展出口摩托车质量品牌状况调查。调查围绕质量、技术、品牌和服务四方面进行,并对比分析了国内三大摩托车产业板块的发展水平和优势,梳理出口企业的呼声和诉求,重点总结出了制约中国出口摩托车产业健康发展的五个主要问题:一是低价同质竞争,假冒伪劣严重;二是产品档次低,品牌竞争力薄弱;三是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能力不足;四是创新研发能力不足;五是市场销售服务体系不完善。
依据该调查,重庆检验检疫局、广东检验检疫局、厦门检验检疫局等多个直属局通过专题报告、政协提案、领导呈阅件、信息专报等多种渠道,向当地政府反映调查情况,并提出适合本地的产业提升建议,引起地方党政的高度关注,重庆市副市长刘桂平对相关工作作出批示,并于今年5月以重庆市政府名义,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区县和摩托车生产企业召开了重庆市出口摩托车质量提升推进会。在推进会上发布了《中国出口摩托车质量品牌调查报告(2016年)》和《中国出口摩托车技术贸易措施研究报告(2016)》,并为获得2016年度“中国出口质量安全示范企业”称号的三家摩托车企业,以及中国出口摩托车质量技术促进委员会授牌,启动中国出口摩托车质量技术服务平台上线运行。
应对TBT助企业“走出去”
探索采用检、企、研共同参与的工作模式,提升应对能力。在2015年研究和发布重庆出口汽车、摩托车TBT研究报告基础上,2016年又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美国、欧盟等目标市场准入要求,向社会开放发布了《中国出口摩托车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研究报告(2016)》,成为企业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应对指南;邀请技术机构开展TBT培训,惠及辖区数十家企业100余人,发挥重点出口企业和外资检测认证机构的信息优势,探索建立境外重点目标市场摩托车TBT风险采集网络,实现产业TBT信息互享,提升出口企业TBT应对能力。积极发挥倒逼作用,引导龙头企业开展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跟踪、研判、处置工作和标准的比对、分析工作,制定重庆出口欧盟摩托车团体标准,深化应用,引导企业提高采标,以质量提升从根本上跨越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
提供技术性贸易措施服务和质量安全信息通报,重庆检验检疫局在官方公众信息网开辟国外技术贸易措施专栏,内容涉及技术性贸易措施、重大不合格案例、风险预警、国外通报召回和出口退运,以及其他专项工作方面的质量安全信息,并提出合理建议及对策,通过质量安全信息通报密切了检验检疫机构与政府、企业的联系,为企业规避技术性贸易措施等质量风险提供有力支持。
同时,充分发挥检验检疫部门涉外经济部门优势,为企业在国际市场提供信息和参与国际交流合作机会。2012年9月1日,俄罗斯发布技术法规提出所有进入当地的新车型均需强制安装GLONASS紧急呼叫定位系统,但俄罗斯政府一直没有明确具体实施时间,导致出口企业无所适从。在得知这一情况后,重庆检验检疫局及时向重庆市政府和国家质检总局上报,在2016年9月召开的中俄政府级别双边切磋会谈中,国家质检总局特别邀请该出口企业参加,并当面向俄罗斯官方提出诉求。
欢迎光临 e摩社区网 (http://bbs.91em.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