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宗申企业文化系列谈——事非躬亲不知难 [打印本页]

作者: traner    时间: 2010-7-7 20:45     标题: 宗申企业文化系列谈——事非躬亲不知难

来源:宗申集团  2010-07-07 作者:钟全胜
  几年前,一位杂志记者对左宗申先生有这样一段描述:
  “……在公司有两次都是碰到他和手下研究具体的事,有一次是好像是研究涂装线改造,我在会议室外面听见他在里面和技术人员讨论得很热闹。我试着想和他探讨:左总,这么大的企业,你每天要管这么多小事……老左用他招牌眼神看着我说:大吗?宗申最多是个中型企业,我是老板,我不把每件事情管好,怎么做老板”。
  现在少有保持创业激情几十年如一日,保持事必躬亲工作作风几十年如一日,公司市值上百亿、还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的老板,所以这位记者就有了一番感叹。
  现在的企业家,乐于当“甩手掌柜”,安于当股东,向往“垂拱而治”,热衷于红酒、游艇、高尔夫,享受优雅“慢”生活。
  有人说,“诸葛一生惟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企业家当管大事、抓战略、览全局;
  有人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企业做大了,企业家就不能、也不应再事必躬亲了,那多没技术含量啊;
  有人说,君子动口不动手,有水平的人,有作为的人,有身份的人,都是不屑于动手的,他们宁可慷慨陈辞,宁可唾沫横飞,也不肯屈尊纡贵,莲步轻移。
  左宗申先生为什么要强调管理者事必躬亲、强调走动管理、强调精细化管理?为什么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在管理干部中推行配放大镜、吊葫芦等貌似简陋的管理方法?为什么在企业做到全国500强还要坚持事无巨细事必躬亲的管理作风?
  事必躬亲,其实强调的就是一种认真的精神、一种实干的态度。毛泽东在《实践论》里面说,“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其实,很多老板、很多企业管理者都是从一线干起,当普通员工的时候,表现得非常出色,不仅兢兢业业,有高度的责任心,而且主动执行、想办法执行。但升了职、做了领导,有了话语权,也获得了一些特权之后,就进入一种居高临下的精英状态,不愿亲力亲为,只会指指点点,坐而论道,不想长远,只图安逸,变得很松懈,视线也越来越狭窄,行动力反倒不如以前。
  我并不喜欢日本人,但越了解日本人和日本企业,就越佩服日本人。
  日本企业领导尤其是创业者多是车间的技术工人起家,日本企业推崇白领下车间,管理者泡在车间里的时间往往超过坐办公室;日本技术工人享有更高的社会地位和收入,据说炼钢工人的收入与空姐基本持平;日本人从国外获得先进技术或者产品,着力吃透弄懂,尝试在此基础上研发制造出更好的,进而换来企业的质变……据说战后的日本只出现了三位殿堂级世界名人:本田宗一郎、盛田昭夫和黑泽明,前面两个都是技工出身,本田宗一郎到老都保持他的技工本色。实干、较真,可以在很多日本人身上体现出来。
  事必躬亲,强调的就是执行力。政府常常说,“落实大政方针的关键,在增强干部的执行力”,“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对企业的管理干部而言,何尝不是如此。员工要有执行力,领导更要有执行力,不仅自己要带头执行,还要有方法、有策略,带领员工一起执行。宗申的管理者们,要在实干中提高执行力,在转变作风中提高执行力,在增长才干中提高执行力,在完善制度中提高执行力。
  事必躬亲,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在某一时期、某一领域、对某一课题全面深度的介入,这样才能有对终端或基层的敏锐观察和准确把握。市场形势是瞬息万变,管理者就应该在第一时间、第一地点摸准脉搏,找出症结,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如果延用通常的手法——一层一层汇报上来,再一层一层往下压,结果就可能是层层不执行,层层不到位。对于一个处于竞争激烈行业的企业来说,保证执行力和行动力就像保证生命线一样重要,这不仅决定了员工的竞争力,也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力。
  “夫清谈之属,上不用于国,下无益于民,怀屠龙之技,有虚浮之名,无致用之实”。宗申的理念中的“惟实”,就是要求我们不在空谈中去臆想,而是到现实中、一线中去求证。  
  事非躬亲不知难。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




欢迎光临 e摩社区网 (http://bbs.91em.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