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宜昌告别摩托车进入倒计时

来源:三峡新闻网—三峡晚报           2012-5-3

  去年底,随着宜昌文明城市创建的推进,一场规模空前的摩托车整治在城区全面展开。根据交警部门统计,截至目前已查扣摩托车过万辆。
   
  交警部门近日宣布,按照摩托车报废年限,年内中心城区的西陵、伍家牌照摩托车将全部到期。相关人士透露,城区仍有数万台没有办牌的燃油助力车在打“擦边球”,而随着报废大限的来临,这些车辆的活动空间将进一步压缩。下一步,在宜昌这样一个滨江山城里,在告别摩托车的时代,市民如何更加方便快捷地出行?

001.gif


4月底一次整治中查获的14台狂飙摩托。



  深夜的摩托车阻击战

  4月26日晚9点半,城区沿江大道、云集路、环城东路一带,一场整治摩托车飙车的行动悄然开始。
   
  来自西陵交警大队的十多位民警,或乘坐在出租车里,或骑乘普通的民用车辆,分布在各个路口。
   
  夜间稍显空旷的城市道路上,不时传来来自越野摩托车或改装摩托车制造的巨大声响。而这些狂飙的摩托车正是当晚整治的主要对象。
   
  这场特殊的阻击战,很快就取得良好成效。一辆辆狂飙的摩托车呼啸而过时,便衣民警驾车尾随。为避免因追逐造成危险,在其减速停下时,民警迅速上前控制车辆。
   
  整治行动一直持续到当晚11点半。当晚查处的14名驾驶员,几乎都存在无证、无牌驾驶的违法行为。在环城东路查处的第14辆狂飙摩托车,驾驶该车的年轻人身上还被查出毒品。
   
  四个月查扣上万台
   
  声势浩大的摩托车整治风暴,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启动。
   
  2011年12月26日,交警部门召开秩序工作会议,全面部署为期三个月的摩托车、低速载货车、三轮汽车、拖拉机等“四类车”交通秩序大整治行动。
   
  三个月来,交警部门共查获违法 “四类车”18907台次,其中现场处罚驾驶员12000多人,扣留车辆6000多台次。在这些车辆中,摩托车占到95%以上。加上这次会议前一个月的摩托车前期整治,4个月仅暂扣的摩托车就达到了上万台次。
   
  针对摩托车整治难度大的实际情况,交警部门也发明了多种战术:“布袋战术”,即通过在进口、出口部署警力,采取“进口放行,出口查处”的方式进行查处;“卡口战术”,即在云集路、胜利四路沿线建立“卡口”,禁止摩托车驶入;“拖车战术”,对违规停放的各类违法摩托车进行清理……
   
  在这样的高强度整治风暴之后,摩托车整治何去何从?昨日,市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上级有关部门的指示和现实情况,摩托车整治的力度绝对不会减,还将进一步持续开展,巩固文明创建和畅通工程成果,创造让市民满意的城市交通秩序。
   
  摩托车事故频发
   
  “摩托车整治,除了文明创建、畅通工程的需要,还有交通安全方面的强烈需求。”市交警支队副支队长董平说道。
   
  董平分析,摩托车在安全方面的危害,众人皆知。摩托车作为“肉包铁”的交通工具,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很容易出现伤亡。而相关数据显示,宜昌城区的交通事故,六成以上与摩托车有关。
   
  “城区取缔摩托车,我举双手赞成。”长期从事城区重大事故处理的事故大队大案队队长聂俊说,最近两三年,城区每年与摩托车有关的重大交通事故,都会夺走30人到50人的生命。
   
  在这些重大车祸里,所有的摩托车都会存在各种违法行为,包括无牌无证、超载、酒后驾驶、随意变道等等;而由于大多数摩托车并未购买保险,一旦发生事故后,抵御风险的能力差,事故理赔极容易发生纠纷,留下后患。
   
  而除了安全方面的危害,摩托车在交通秩序、环保等方面也存在极大问题。
   
  董平介绍,根据专家测定,受摩托车发动机特点影响,一台摩托车的尾气排放量,相当于13台到14台1.8升排量小汽车的尾气排放量,对环境的影响不可估量。
   
  年底合法摩托车到期
   
  长期从事法制研究工作的市交警支队秩序科副科长邬兴山说,2002年9月,西陵、伍家停止为摩托车上牌。按照摩托车十年的报废年限,今年9月份最后一批摩托车的牌照将全部到期。按照交通法规,机动车辆如果无号牌,将禁止上路。
   
  作为与摩托车整治相配套的举措,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交警部门已经开始对城区电动车进行上牌管理,即“禁摩规电”。按照国家发改委车辆生产名录,符合标准的电动自行车可以在交警部门上牌;超标的电动车则限期办理两年的临时牌照。而区分两者的最大标准就是时速是否在20公里以上。“对市民来说,最好的解决途径就是换乘电动自行车。”邬兴山说。
   
  数万台燃油助力车很纠结
   
  事实上,目前城区摩托车管理最大的难点在于燃油助力车的管理问题。
   
  在邬兴山看来,燃油助力车在法律层面来看,应该就是“拼装车”。他说,燃油助力车并不在国家发改委机动车生产名录内。
   
  邬兴山分析,受多种因素影响,在摩托车整治之初,城区该类车辆一度高达5万台以上;经过几个月的整治和市民交通习惯的改变,目前仍有3-4万台。在交警部门的日常管理中,这一仍显庞大的群体,在和执法人员“躲猫猫”、“打游击”。
   
  随着电动车上牌措施出台,电动车已步入规范管理阶段;相关部门曾多次专项研究燃油助力车的管理问题,最后该群体被纳入禁止的对象。
   
  “车主很纠结,交警部门也很纠结,已经纠结很多年了。”邬兴山称,以前在法制部门曾多次代表交警部门应对车主的法律诉讼,最终的结果是,燃油助力车因“出身”的不合法,无一例外地败诉。
   
  多项举措缓解“出行难”
   
  4月中旬,交警部门向市政府法制部门递交关于城区摩托车管理的相关报告,建议市政府对摩托车管理进行专项调研、论证,出台规范性文件,从摩托车的生产、销售、管理各个环节着手,从根本上解决摩托车管理问题。
   
  负责起草该报告的一位同志说,使用摩托车的群体大多为工薪阶层或收入不高的工人、菜贩等,解决好摩托车的管理问题,也是解决普通市民出行的重要问题,一定会纳入相关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
   
  而除了通过电动车上牌管理,解决部分市民的出行问题,交警、公交等相关部门已经开始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公交线路,延长公交密度和时间。
   
  另外,在市政建设层面,即将开始建设的东山大道快速公交车道,也将极大地改善市民的出行条件。有专家预期,快速通道建成后,从火车东站到葛洲坝转盘,坐公交只要十多分钟的时间。
   
  “当市民有了更多更好的选择,怎么还会去骑摩托车呢?”一位多次参加摩托车整治的民警说。
扫描二维码关注e摩微信公众号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