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市场不振,力帆深耕海外市场

来源:重庆晨报   王秋思        2012-11-6

  重庆外贸企业生存调查

  今年以来,摩托车国内外市场依然处于低迷状态。1~9月,国际市场累计出口摩托车673.60万辆,比去年同期下降15.6%。不少企业都寄希望于通过产品和企业管理结构转型摆脱困境。

  而民营企业在面临自身转型、市场下滑、竞争加剧三重压力下,如何找到出路?昨日,记者前往我市大型民营企业力帆集团摩托车工厂进行一线采访。

  将宣传战打到海外

  朱小满是力帆进出口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性格直爽,说话风趣幽默。一年,他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呆在重庆,为力帆160多个国家的海外客户的产品需求市场推广、进行后方统筹服务。

  朱小满对重庆晨报记者说,从去年开始,无论是新车研发还是市场投放,我们都要做精细化的海外终端推广。市场不景气,我们也要做的比别人好。

  力帆为此调动了9个部门的人力协同作战,写策划案,做问卷调查等等,希望将终端推广做到精细化。

  朱小满常常邀请各地客户到厂里来考查,从产品立项开始就询问他们的意见,看看客户的喜好,产品的问题,比如发动机、操控以及外观等。

  产品的监控仅仅是第一步,到产品要上市时,力帆会贴钱协助经销商做终端推广。

  “如何定价,如何推广……我们要为客户多想一点。只有比竞争对手做得更细,才能站得住脚。”朱小满说,这样的细化流程确实为力帆带来的利润,比如说以前一位海外客户只要5000辆订单,现在可以增加至1万辆。

  品牌也要继续升级

  “这几年大家都感受到了摩托车市场的不景气,那么力帆的出路在哪里?”朱小满说,想来想去,我们认为,力帆还是要继续建立品牌,把自己的主流产品做得更好。

  在整个工业市场从粗放型转为今天的创新型时,在这个大背景下,力帆要建立的是一个品牌的自主企业。这是力帆一个提升企业含金量的契机,尽管力帆摩托车现在已经拥有每年3亿美金的出口规模,但是你没有品牌的话,你的这个有效用户就很少。

  “因为我们的海外客户也是在升级的。比如今年买600美金的,明年也许买700美金的,后年买800美金的,它不会永远停留在600美金的层面上。顾客的消费水平不断在升级,我们的产品也要升级。”

  “第一个产品方面升级,现在每年我们都会在不同的出口市场投放新车;第二是企业发展规模上也要升级。而升级的发展方向就是建立品牌。”朱小满反复强调品牌对力帆海外消费者的重要性。

  做好市场容量大的产品

  力帆集团的摩托车产品如今销往全球160多个国家,产品涵盖50CC-400CC。但力帆的海外客户更多的是将车用于代步工具,因此125CC-150CC,价值600美金的车型成为其海外市场主流。 “力帆可以做高端车,但很有可能竞争不过国外的品牌。高端车不是我们国内摩托车的优势,应该说自主品牌做高端车才刚刚开始。”朱小满说,顾客骑力帆与骑宝马,还是有差距的。

  高端的小众产品要学着做,慢慢做。但做高端小众产品,其实对品牌要求更高。所以要做市场容量大的产品,要把产品做对,然后把产品做好。要优化整个流程,包括对出口用户的态度,都是要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就是力帆战略化转型的落点。
扫描二维码关注e摩微信公众号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