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电动车行业怪象:抄袭致产品同质

时间:2012-11-26 来源:电动车时代网  作者:王俊


【提要】据电动车时代网了解,2012年电动车行业“以旧换新”大战暴露了产业没有完全走出低质化发展扩张轨道的问题。良性发展必先摆脱同质化现象。

001.jpg


【正文】近年来国内电动车产业产能迅速扩展到2900多万辆,2012年电动车行业虽面临来自政策和市场的重重压力,但依然保持着稳步前进的势头。行业发展看似依然风生水起,但实际上用“以旧换新”所达到的销量增长,反而暴露了产业没有走出低质化发展扩张的道路。如何发展,是摆在电动车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单纯依靠扩大产销量占领市场,无法摆脱盈利空间逐渐缩小的现实问题。从产品层面讲,摆脱同质化,提高品牌核心竞争力才是企业良性发展的最好出路。

    在10月举行的南京电动车展会上笔者看到,国内众多知名整车企业展示各种类型新款电动车以及最新技术。而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产品却不多,大多数的外观和性能非常接近。可见同质化已经成为行业一大怪象。有人认为,在中国电动车市场,推动产业进步的主要是零件供应企业并非整车企业。电动车的外观造型模具,大多是由专业的塑件厂来设计开模,然后卖给整车制造企业。极少差异的零件导致了整个电动车市场的严重同质化,这也是行业利润快速下降、制约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就电动车外观而言,标榜时尚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然而真正有能力做到时尚的企业并不多。以爱玛为例,爱玛电动车自主研发并率先推出了一种滑板式电动车(例如:可酷),因其个性十足的外观造型而迅速获得消费者认可,模仿抄袭者随之趋之若鹜,刮起了行业内的一道滑板电动车风潮,最终导致企业各自声明产品拥有设计专利,而实际上外观造型相似甚至相同,消费者已无法分辨谁是“真身”。
扫描二维码关注e摩微信公众号

抄袭成风主要有一下四点原因:

一、行业技术门槛低,抄袭容易

    对于抄袭这件事的本质,我们自然会想到,因为容易所以才会乐此不疲。虽然我国电动车产业正在通过调整升级进入发展的成熟期,但相对来说技术门槛较低,无论是外观设计还是功能研发都处在较低水平。而像雅迪熊猫车的外观设计、新日同步变频技术、澳柯玛动力倍增技术等这类核心产品或技术,已经深刻的打上了品牌的标签,抄袭的难度就大大增高了。

二、小企业产品研发成本短缺

    据了解,目前我国电动车企业多达3000多家,其中有一些企业的产销规模较小,对于这些企业而言,不愿意耗费大量资金使得市场调研不能深入甚至缺失,无法较全面的掌握市场需求,从而造成了产品研发力度低,只能通过最佳捷径——模仿和抄袭,来迎合消费者的喜好。最终推向市场的产品只是用廉价配件东拼西凑出来而已,这种产品势必千篇一律,毫无特色可言。假如在一家电动车改装店里随便拿出一辆“攒”的电动车,遮住商标后告诉消费者这是名牌某某某,没人能一眼分辨的出真假。

三、大企业为防止被抄袭需增加研发成本

    小企业通过抄袭,使得成本降低,抢占低端市场份额,导致一些拥有自主研发设计能力的大企业的产品销售周期变短。面对此景,这些大企业不得不加快研发频率或是增加研发难度,变向增加了产品研发成本。久而久之,这些大企业也不愿意再耗费人力财力为他人做嫁衣,最终演变到为了缩减研发成本而自己抄自己,自己抄别人。上至一线企业下到小作坊,无一例外最多的电动车种类便是普通铅酸简易款和铅酸包车款。这些车型,如果不是身上到处都印着品牌标识,实在是没有任何区别可言。

四、市场管理监督机制缺失

    从电动车产品相互模仿抄袭这一现象可以看出,目前国内电动车市场缺少调节和监督机制,几乎无相关法律法规来维护市场有序竞争,除一些大城市外,二三线城市相关部门对电动车市场的监督管理基本是缺失的。这种机制的缺失与中国是世界自行车、电动车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的地位极不对称。这也是导致电动车产品同质化严重的一大原因。

    目前,国内电动车市场产品同质化的问题十分突出,市场争夺需要打响产品的个性和差异性,缺乏创新和鲜明个性的产品,将很难立足于世,也会很容易被消费者遗忘。要想立志将品牌做大做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更应把目光聚焦在产品和消费者身上,消费者的认同才是品牌推广的最高境界。电动车企业是到了该自我提升的时候了,虽然困难重重但是要立足长远,除此之外,营销模式的创新、服务的创新都是企业在优胜劣汰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
扫描二维码关注e摩微信公众号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