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哈雷:机器和人性融合的金属明星 男人们的精神图腾(转载)

006.jpg
007.jpg
  路从这里开始,没有尽头

  有一个关于哈雷的传说:有个哈雷迷远赴美国想买一辆心仪的哈雷车,当他兴奋地对哈雷车行的人说“我要买摩托”,对方竟很酷地回答他,“对不起,我们这里不卖摩托,只卖哈雷”。

  一个晴朗的周末,本刊记者走进广东哈雷车队,和这群哈雷精神的狂热追随者度过了威风凛凛的一天。

  1903年,在美国威斯康星州的密尔沃基,诞生了一辆由自行车改装的具有动力装置的摩托车,这就是第一辆哈雷·戴维森摩托车。

  如今,整整一个世纪过去了。哈雷早已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交通工具,它已经成为一个将机器和人性完美融合为一体的金属明星,成为男人们的精神图腾。

  目前哈雷的追随者多达65万人,遍布世界115个国家,这65万哈雷迷里有多少是中国人呢?

  殊不知每年仅15辆的滴水配额和上摩托牌照的种种艰难,几乎把中国大半的哈雷车迷挡在驰骋梦想之外,而哈雷的精神是“永远去探寻没有被征服过的领地”。如此这般,中国的哈雷迷们是怎样效忠自己的“精神领袖”的?

  哈雷是男人,哈雷男人是男人中的男人

  中国广东哈雷车队里的20多个男子汉就是在一起玩了7、8年后,终于在去年7月建造了自己的哈雷王国,这些哈雷精神不折不扣的追随者和守护神在每个月的第一个周末聚会,用轰响的哈雷摩托车来彼此问候和交流。

  一个晴朗的周末,我参加了他们的活动。中午时分,十几辆哈雷车威武地驰骋在广州附近的高架桥上,巨大的轰鸣声响彻整条马路。车队咆哮着把所有遇到的机动车远远抛在身后,很多汽车好奇地尾随着车队,更有一辆黑色超豪华奔驰车追了车队一路,仿佛一只营养过剩的鸵鸟在追逐一群矫健的苍鹰,哈雷的雄性风采把所有见到它的人无一漏网地迷倒。

  车队每每停下来,就会被路人紧紧包围,人们引颈眺望,被这些体型巨大、充满力量感的重机械吸引。而车队的人也会在车子停下时围着各自的车子转来转去地看,还时不时拿出工具来摆弄一番,后来得知不是车子出了什么问题,而是每个哈雷迷固有的习惯——精心爱护和个性改装哈雷车。这也是世界上没有两辆完全一样的哈雷车的原因,它符合了哈雷一贯推崇的自己动手改装的个性化宣言。

  车队雄赳赳气昂昂地开到广州附近的新塘市,有几辆新哈雷车加入,引得停在一旁的四辆宝马摩托车心痒难忍。最后,大家混在一起,庞大的车队一路过关斩将,威风不可一世!而驾驭哈雷车的车手们更是在那一刻将男人的成就感和雄性魅力彰显到极致,只一句:哈雷是男人,哈雷男人是男人中的男人。
扫描二维码关注e摩微信公众号

哈雷的内涵:自由、个性、独立、品位

  周三温暖的午后,空气中飘着意大利咖啡的香气,坐在我对面的广东哈雷车队常务理事陈乐行恬淡地品着“十号咖啡馆”的招牌咖啡。作为广东哈雷车队的策划人,广告出身的陈乐行玩哈雷已经有近10年的历史了,他负责策划一些大家喜欢的集体活动,比如说旅游,或者是参加公益活动。那天他领口上别着的硕大哈雷徽标在阳光下很闪耀,我们的谈话自然而然地从哈雷开始。

  “现在全国有2000多名哈雷车主,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这2000名车主还包括一辆哈雷车被转卖前后拥有2个或以上的车主,可见哈雷在中国的阵营是多么小。尽管现在在国内拥有一辆哈雷车很难,但哈雷迷们仍乐此不疲。”阿行对自己和队友们能拥有哈雷车和经常驰骋感到很幸运,除此之外得意之情也溢于言表。

  的确,哈雷摩托车的成长不仅创造了将机器和人性融为一体的精神象征,更深刻影响了其目标消费群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衣着打扮,哈雷.戴维森的标志是当今世界上最多地被其目标群纹在身上的品牌之一,同样它的品牌忠诚度也是最高的。

  对于哈雷,阿行和队友们除了绝对的忠诚还充满敬畏,他们从不飙车,还经常参加一些政府部门组织的公益性巡游活动,甚至自己捐款给贫困地区的孩子。他们曾去广西贺州的一间小学校扶贫,当载着学习用品的哈雷摩托车打破了小山村的沉静,带给孩子们的不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有对外界的向往和憧憬。

  对于哈雷文化,阿行有着自己的见解,“哈雷的内涵是自由、个性、独立、进取和品位。哈雷崛起是在美国六十年代,多是充满叛逆的愤青,现在不同了,那批人老了,继而使哈雷的主流人群年纪变大。像我们俱乐部成员多在35岁左右,有的甚至40多岁,有私营企业主、律师、会计师、美院教授和自由职业者,大家的背景各不相同,对哈雷的感情却是一致的。我们不像外界传说的把哈雷当成大玩具,像女孩子玩芭比娃娃一样,其实我们把哈雷当成伙伴,一个能一起旅游一起变老的伴儿。”看阿行说话的眼神“温柔”地能拧出水来。

  说来有趣,俱乐部成立前,队员都是在路上开哈雷时认识的,哈雷车在街上遇到同类很自然地就走到一起。正如他们所说,“真正的哈雷车手爱哈雷不会有假,所以我们骑在车上用轰鸣的车声和疾速交朋友”,这恐怕是世界上最威的“握手”礼。

  哈雷人是能够选择生活的人

  俱乐部成立前大家只是不定期地凑在一起旅游、吃饭,成立后就把每个月的第一个周末做为固定活动日,如哈雷自由自在的精神,俱乐部的活动也很随意,谁有好主意就提出来,大家讨论通过后就实施。每个人都是常务理事,每个人又都是普通会员,这正符合了哈雷一贯的自由平等精神。大家之所以凑在一起,原因只有一个——热爱和懂得哈雷文化。

  俱乐部成员玩哈雷历史长得10年左右,短的只有几个月,而每个人喜爱哈雷的原因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从小都有做英雄的梦想;喜欢张扬自我、崇尚自由;都需要找一个能释放自己、释放热情的地方;喜欢购买关于哈雷的一切杂志和书籍。

  还有一点很重要,他们都是收入稳定、能够选择生活的人。因为哈雷提升的是玩机械性能的质量和绝无仅有的个性,在国外一般玩得起哈雷的都是经济实力非常强的人,在国内也大多是有钱、有闲的富人阶层,一辆好的哈雷摩托车要高达4——5万美元,几乎比一辆好的轿车还要昂贵,再加上无底洞式的服饰和配件投入,不是谁都能消费得起的。

  “40岁左右的人是玩哈雷比较正常的年龄,还因为这个年龄的稳重和热情会积聚得更深沉,而年轻人的热情更浮躁,所以我们俱乐部的成员以中年人为多,过了35岁的男人才能真正具备哈雷的深度。”这是广东哈雷车队公认的。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俱乐部成员大多体格强健。对此,阿行的解释是,“因为哈雷硕大的体积和重达400公斤的体重,要求驾驶的人要具备强健的体魄,而那些较为肥胖或健壮的人,也许因为具有更多的雄性荷尔蒙,这种特质非常符合哈雷车手热情、张扬的个性”。

  哈雷的三大魅力:声音、质感、马力

  一谈起哈雷的魅力,几乎每个俱乐部成员都能如数家珍,“哈雷有着令人眩目的外观和音乐般的轰鸣声,没有一辆摩托车可以和它媲美,它的轰鸣声让人感觉震耳欲聋或者说振至肺腑,那种轻易就能挑起人欲望的轰鸣声只有哈雷才有。” 身为乐手的俱乐部成员吴刚曾给哈雷做过两次关于声音的评测,他发现“哈雷发动时的声音是低频的金属声和高频的伴奏声相融合,而哈雷在行驶时低速、中速、高速都能发出美妙的声音。不懂的人会说‘拖拉机又来了’,懂得人会边开车边享受哈雷的动感音乐。”

  除了声音,俱乐部成员还喜欢哈雷的纯金属质感,“整车几乎没有塑料件,都是实实在在的金属物品,因此车身很重。重量增加以后,哈雷高速行驶时车杠就非常稳,加油门时感觉很抓地,就像成熟的男人很稳重一样,车轻的话就没有抓地的感觉,只有重车才有这种感觉。”对此,阿行很有发言权,“记得去年我们车队去西藏旅游,翻越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时,很多汽车动力只有50%,哈雷可以达到90%,感觉一点都不费力,简直就是遇车超车、所向披靡!只有哈雷才能给男人这种快感。”

  再有就是哈雷强劲的马力,“哈雷接近汽车的排量及发动机的跳动,有如一头猛兽的心脏搏动。由于哈雷硕大的体积和沉重的体重,没有强健体魄的人根本谈不上驾驭它,因此能够从容驾驭哈雷的人是有理由骄傲的。”俱乐部所有成员一脸自豪地看着我,我直接感觉:这些男人应该得到仰慕。其实,真正打动男人的,是哈雷的精神力量。

  阿青初识哈雷一见钟情

  俱乐部成员阿青一身标准的哈雷打扮,看起来很酷毙的样子,他开哈雷已经有10多年的历史了。阿青的中学和大学是在美国读的,刚开始时他骑那种太子摩托车,追求的是速度感,直到读大学时在校园里第一次见到哈雷。

  那是在上完英国文学课后,阿青在校园里走,一辆摩托车呼啸着从他眼前驶过,骑摩托的人竟是教英国文学的文质彬彬的教授,看着教授骑着硕大而传统的哈雷摩托车上下班,阿青被震撼了,文雅的教授和野气十足的哈雷车既反常又和谐地“腻”在一起,这种矛盾使他看到了教授身为男人最本性的一面。就是这一见钟情使阿青开始关注这个“品牌图案被消费者纹在身上最多”的摩托车,不久他便把坐骑改成哈雷,这一改之后就再没改动过,他成了忠实的哈雷车手。

  阿青的职业是会计师,目前在广州出差,因出差时间很长,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奈不住寂寞,哈雷就像毒品,一旦上瘾终身都戒不掉,我已经是毒气攻心了”。阿青于是从美国定制了一辆哈雷在广州开。很难把眼前酷酷的哈雷车手和工作时严谨规矩的会计师割裂开来看,可见哈雷的魅力无所不在、无所不有。

  最让阿青难忘是去年俱乐部去西藏旅游,笔直的公路旁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大家兴致勃勃地把哈雷摩托车开到草原上,一路压过去,娇悄的野花和小草一起跳出来拦住哈雷的去路,哈雷一路狂吼着将轮子下的一切粉碎,那种柔美与狂野的较量令人心颤。

  资格最老的俱乐部成员GENE

  那天的活动里,有很多崭新的哈雷车,其实这些车并不新,只是因为车手的精心养护。但有一辆看起来有些年头的哈雷车引起了我的注意,它像是把许多闪光的黑色铁块堆积在一起,车身上还有些许的擦撞凹痕,不难想象它过去的辉煌历史。这辆机车就跟它的主人一样,看起来风尘仆仆。这辆机车的主人就是俱乐部资格最老的车手GENE。

  GENE是美国人,今年60岁,到广州八年了,一直在做英文老师。GENE从14岁时就开始开哈雷了,至今已有64年的历史。年轻时开哈雷是因为喜欢那种和风融为一体的感觉,用他的话说就是“我是风之子”。几十年过去了,GENE依旧迷恋那种劲风和暴露皮肤间的摩擦和争执,这也是他开哈雷时不把挡风镜拉下来,要戴着风镜让眼角皮肤被狂风吹的原因,如果不戴眼镜,时速很快时眼睛会被风吹得睁不开,殊不知哈雷的最高时速可以达到每小时220公里,一般哈雷车开到每小时160公里时没什么感觉,车身很稳。

  来中国前,GENE去过很多国家,如果在这个国家呆的时间比较长,他就会从美国定制一辆哈雷车来代步,离开这个国家时他就把车卖了或送朋友,德国、法国、加拿大、比利时等很多国家都留有他的哈雷车。因为喜欢哈雷,GENE平时几乎从不坐车,除了下雨天,他都会开着哈雷车上下班和会朋友。由于他的身份特殊,故在广州受到交警优待,但也有交警不给面子的时候,每到那时GENE就一脸无辜地说:“I don't know!”交警也拿他没办法。

  连擦车都是一种莫大的乐趣

  哈雷的线条是令人心醉的,哈雷的电镀件是迷人的,更重要的是,哈雷的美学原则是:能裸露的尽量裸露。这就有如法国蓬皮杜中心追求的是裸露美一样,尽管哈雷裸露的是钢铁的心脏,金属的质感,但这在男人的眼中有如裸体的女神。

  因为俱乐部大部分成员上的都是外地牌照,为了不违反交通规则,他们只在广州郊区或者早上6点前、晚上交警下班后开哈雷车,加上每个月固定活动一次,算下来一年开不了几十次,就这样,俱乐部成员也很满意了,“一年能骑20次就算满多的了,不用骑就放在那看着心里都特舒服。”

  驾车出游是俱乐部的惯常活动,也是车手们相聚的一个很主要的方式。出游的前一天,每个车手都会花两三个小时擦拭车,“这算时间最短的了,最多的时候我擦过4个小时呢,用牙刷把它所有的缝隙都刷干净了。”以后但凡有谁说男人没耐心时,我一定用这个例子反击他:谁说男人没耐心,哈雷男人的耐心能让你吐血!

  不光出游前要擦干净,回家后更要擦的一尘不染,所有的程序再重复一遍,所有的哈雷车手们都乐此不疲。

  如果聚会时看到谁的车不干净,大家会跟他说,“下次把车擦干净了再来。”这是对哈雷车手最大的侮辱,没有一个车手肯冒这种被记入史册的风险。他们都明白,“哈雷就像情人,一定要用爱来浇灌,否则就会枯萎。”

  中国哈雷车迷的未来命运

  俱乐部所有成员几乎都是修车高手,他们喜欢自己鼓捣这些铁家伙,用他们的话说就是“就喜欢出点小问题,一点问题不出就没意思了。”他们每个人都有很多修车用的工具,  

  虽然俱乐部在慢慢壮大,车手也在增加,但阿行说他们不想把俱乐部做得很大,他们只想借着俱乐部这个平台聚会,将来有机会会开一间哈雷为主题的酒吧,不为赢利,只为了方便大家聚会。

  其实,随着各大城市对摩托车的管制越来越严,国内哈雷车迷的活动范围越来越边缘化和小众化,这些哈雷迷未来的命运又将怎样?

  “我们就用汽车把哈雷运到允许开的地方开。”阿行满怀信心地说。这也许是全体中国哈雷车手最后的命运。

  1902戴维森兄弟以法国De Dian公司出产的一种摩托车为基础,“攒”出了自己的第一辆摩托车。经过千辛万苦造出的这辆摩托车,充其量也就是一部装上了发动机的自行车——最大时速不超过7英里(11多),连小山坡也不能爬。然而,制造者们却是欣喜若狂,第二年,他们就去注册了“哈雷-戴维森摩托车公司”。

  改进这种摩托车的努力不断取得成功,不久之后就有了第一批买主。1905年摩托车在芝加哥举行的摩托车比赛中一举夺魁,从此声名鹊起。

  1920年在全球共售出2万多辆哈雷摩托车。作为广告,哈雷·戴维森的字样开始出现在球衣、高领绒衫甚至妇女的外衣上了。这时,公司已有了自己的固定客户,其中之一便是美国军队。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哈雷·戴维森公司再次搭上军火工业的快车,战争促进了这两家公司的发展。美国政府与它们签订了多宗数额巨大的购车合同,让它们为盟国供应军用摩托车。在战场上,哈雷摩托与美军朝夕相处,已成为这些军人生命中的一部分。

  当年,只有哈雷摩托车的拥有者才有资格被称为“摩托车手”,驾驶其他牌子的人只能被轻蔑地称做“骑摩托车的人”,甚至还形成了私下里“修理”骑非哈雷摩托车的人黑规矩。哈雷摩托车手们在路上一看到不顺眼的杂牌摩托,便立刻把它抢夺下来,用绳索套在自己的摩托车后,拖着它在大街上兜风取乐,然后往车上撒尿,再把车吊到树上,过些日子甚至干脆浇上汽油付之一炬。

  哈雷·戴维森公司吓坏了。哈雷牌摩托车与流氓、无赖、匪徒的形象纠缠在一起,把购车的顾客都吓跑了。于是公司领导赶忙与那帮人划清界线,但他们做得非常谨慎,以免得罪了自己产品的基本消费群体。再说,这帮摩托车手们总喜欢摆弄和改装车子,使个性化改装成为哈雷的一大特色,至今不变。(彭彭 摄影|邹卫)
扫描二维码关注e摩微信公众号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