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聚焦2013国内摩市(4)

时间:2013-3-15  文章来源: 摩托车信息

    冲破枷锁,营销担纲的2013

  时代在变,消费意识在变,那么企业的营销意识也必须快步跟上。2013年是中国摩托车行业的调整之年,行业应当在营销模式上寻求转变以应对市场变化,这将是2013年的重要工作。

  用新时代的眼光来重新审视整个中国摩托车行业,尽管我们号称产销量全球第一,但对市场的认识、见解乃至运作手法仍旧被传统思维所束缚,这严重制约着中国摩托车行业的壮大与发展。相信至少90%的企业与商家都抱着这样的想法:要想盈利,唯有多卖车,只有车卖得越多,钱才能赚得越多。

  在过去市场火爆,产品供不应求的时候,抱有这样观点确实没错,但随着终端市场的变迁,消费群体的成熟,过去的成熟经验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摩托车市场,近年来市场总量逐步萎缩,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地位正在转变,单纯依靠卖车来实现大幅盈利的难度急剧增加,面对已经到来的2013年,我们该怎么办?

  盈利真的只能依靠卖车来实现吗?以下这则来自终端市场的事例或许将给我们不同的答案。贵州市场去年整体下滑较为严重,很多商家都深感压力,毕竟销售是根本,卖不出去就只能亏本。但同样在销量下滑的区域,有些商家却过得很好,虽然收入是比往年少了些,但是却丝毫不影响生意继续做下去。那他们又是怎样做到的呢?

  事实上,这几家商家无一例外在服务营销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在企业的引导和自己的反思下,他们将售后服务放到等同于摩托车销售的位置上,受益匪浅。其中做得销差的一家,全年仅服务这一块盈利就超过20万元,基本上满足了店铺的运营成本,在服务盈利的支持下,几乎卖出的每一辆车都是纯利润,令自己对扩大经营信心十足。其中一位商家深有感慨地说:“我们都是修车出身的,现在当了老板,总觉得再去涉足修车这行是件丢面子的事情,但仔细想想,像左宗申这样的大老板,都要创建自己的‘左师傅’服务品牌,可见服务里面还是有大利益可以挖掘的。”

  服务营销里当然有大利益可挖,这点对于2013年的低迷淡季更是意义非凡。如何在淡季低谷维持店面正常盈利,这是令很多商家都深感头疼的问题,而在服务营销上下功夫,无疑是淡季破局的明智选择。影响淡季销售的主要原因,无非就是市场饱和、购买力不足,但对于服务营销来说,这些都不是问题,而且越饱和的市场环境,越有利于服务营销的开展。试想,在通过服务营销积累大量潜在消费者,为店面打响招牌的同时,还能够实现盈利,那么在销售淡季将重心转向服务营销,何乐而不为呢?

  除了服务营销外,品牌文化、周边商品、改装订制、互联网等新鲜要素,都能够与营销相结合,从而诞生出全新的盈利模式,摩托车不仅仅是一个行业,它更是一种产业,在产业价值链的推动下,能够实现盈利的点无处不在。

  2013年是行业打破传统枷锁,积极转变,营销模式百花齐放的一年,在新时代、新媒介、新群体的大背景下,适应种类市场环境、消费群体的营销模式不断推陈出新,文化营销、服务营销、互联网营销、运动营销、摩旅营销、俱乐部营销等符合当下行业发展轨迹的营销思路不断涌现,在2013年中国摩托车行业的调整期中,冲破传统枷锁的全新营销思路将会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
扫描二维码关注e摩微信公众号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