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92岁齐伊耕教授走了 70多岁时仍骑摩托就诊

文章来源: 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作者:黄淼君

92岁齐伊耕教授走了,身后留下动人传奇

70多岁时仍骑摩托赶往各家医院指导抢救

通讯员 方序 本报记者 黄淼君

他是一个传奇,浙江省外科手术台上的泰斗级人物。

很难想象,曾经70高龄的他,拉风地骑着摩托,十万火急地奔走在杭城马路上,赶着去医院解决一个又一个棘手的手术难题。

很难想象,他一身精湛的医术外,还拥有大神级别的英语水平。会场上的同步翻译,巨大的词汇储量,还有25年来免费教授医护人员英语,为他赢得同行们的敬仰。

很难想象,创造了许多医学奇迹的他,看淡名利,很少留名,而最看重的只有治病救人,不论贫富,一视同仁。送礼的,拒之门外;有困难的,包吃包住。

他就是浙医二院普外科齐伊耕教授,我省著名的“一把刀”。92岁高龄的他,走完了他绚丽的一生。

明天上午8点40分,杭州殡仪馆,让我们一起去送送他……

无数个雨夜他一骑飞驰抢救病人

齐老的传奇之一,就是陪伴了他大半辈子的摩托车。他是浙江省第一批骑上摩托车的人,哪怕70多岁高龄了,他还持有交警颁发的特殊驾照—为了能够及时抢救病人,他被特许可以驾摩托在西湖景区内通行。

“我爸爸很爱骑摩托,当初买摩托车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快地抢救病人。”齐老的大儿子回忆,小时候,不知道多少个雨夜,父亲一接到来自各家医院的求援电话后,立马穿上雨衣,跨上摩托车就出门去了。“每次出门前,妈妈都要反复叮嘱,让他小心天雨路滑。”往往是齐医生已经赶到了医院,对方医院派来接他的汽车还在半路上。

从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省内不少外科界的新技术,都是齐老引进的。所以,在浙医二院普外科有一个不成文的惯例,只要手术台上碰到大问题了,首先想到的就是齐老,而他总是随叫随到。

有医生还清晰地记得,当年70多岁的齐老,骑着摩托车,赶到医院参与指导抢救。因为这类情况发生过很多次,所以很多医生都有这样的印象。

“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情,就是齐老用半个小时搞定了手术大出血。”浙医二院的沈正荣主任医师说,当时整个科室都在6楼开大会,齐老突然接到8楼手术室的电话,说正在开刀的病人出现大出血,主刀医生遇到难题了。齐老飞奔出会场,而不到半个小时后,他就神情自若地下楼继续开会。不用问,难题已经搞定了。

齐老的一生中换过6辆摩托车,上世纪50年代骑的是拉风的哈雷摩托,后来有雅马哈、本田、国产的幸福、新大洲、山东轻骑等。作为我省首批开摩托车的人,齐老出车率比任何人都高,但是因为技术好,从来没有发生过任何交通事故。

直到80多岁了,齐老还想考汽车驾照,因为年龄原因,无奈放弃。不甘寂寞的他,就买了一辆适合老年人、残疾人开的电动车代步。即便是身患癌症,居家养病的时候,一些患者慕名上门找他看病,他还开着电动车把患者送到医院去。这辆电动车,一直伴随着他,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25年来免费教学英语倾囊相授

齐老的传奇之二,是他堪称大神级别的英语水平,省内许多家喻户晓的医学界“大牛”,都曾经找他学过英文。

齐老的英语到底高深到什么程度?他的学生都说,“高山仰止,深不可测。”

我省从1978年开始恢复外科学年会,从首届年会起,出席的外国专家,讲的都是英语。齐老既是主持会议的教授,也是翻译,速度堪称“同翻”。往往是外国专家刚讲完一句话,齐老马上就接过去流畅地翻译出来。

齐老英语词汇量之大,不仅仅局限于外科学,原浙江医科大学曾经邀请病理学、妇产科等学科的外国专家来讲课,翻译请的还是齐老,速度丝毫不见有减慢。

英语水平对于医生来说,是接触国外先进技术的一门必备工具。为了提高医务人员的英语水平,齐老在医院办了25年的免费英语培训班,每周固定时间教医生、护士学英语。

浙医二院普外科江献川主任医师回忆,上世纪80年代初,国内英语教材非常缺乏,齐老就拿了《新概念英语》做教材,自制幻灯片。每次上课前,他会制作20多张,方便大家学习理解。

齐老不光教,还逼着大家练,查房都用英文,而且查房时不准医生看病案,要求将患者的病案全部记在脑子里。在齐老的严格要求下,科室的学习氛围非常好。曾经有一名实习医生,在齐老查房时,不但准确讲出患者的病情,连检查报告单上的具体数据都能流利地背出来,受到了齐老的称赞,这名学生现在在中科院工作。

虽然齐老对学生是出了名的严格要求,但是许多来浙医二院进修外科的医生,都排队找齐老做导师。最抢手的时候,需要排队等半年才能轮上。

齐老精湛的英语水平,还为他找到了生命中的另一半。齐老在上海圣约翰大学念的医科,学习非常刻苦,也打下了扎实的英语基础。因为英文好,他被宁波保真医院的院长陈宝珍请到家中教儿子学英语。陈宝珍的儿子就是著名的世界首例断指再植专家陈中伟院士。在教课的过程中,齐老被岳父陈宝珍相中,将女儿陈惠尔嫁给了他。后来,夫妻俩都成为了著名的外科医生,夫唱妇随,成为一段佳话。

看淡名利,他最在乎的只有病人

齐老的传奇之三,是创造了许多医学奇迹,但是从不参与名利之争。

“省内外科学的不少新技术,都是齐老引进的,比如Warren手术(这是一种远端脾肾分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手术),就是他派医生到美国学习后引进的,并在省内推广。但最终发表论文的时候,他却没有署名。对于名利,他从来看得很淡。”江献川医生说。

齐老一生很节俭,内衣一直是自己亲自缝补,不舍得丢掉。到外地做手术,坐火车回来,从不打出租车,赶不上公交就走路回家,还说走路就是锻炼身体。

那个年代,医生做手术经常要七八个小时以上,误了用餐,他拿起医院消毒过的换药盘,分点同事的面条就对付着吃了,有时没筷子甚至用镊子夹着吃。

齐老也很奢侈,家里有上千卷录像带和录音带,上万张自己的摄影作品。他爱好摄影、喜欢音乐,还热衷于打猎和钓鱼。

他对待病人不论贫富一视同仁,有病人感谢他,送礼上门,都被他谢绝。当外地病人来杭州求医没地方住的时候,齐老有时会把他们带回家,不仅亲自下厨给病人和家属做饭做菜,还腾出床铺给他们睡。

“我记得有一次去德清的一个小山村,当地几户村民听说我是齐老的儿子后,纷纷拿出土鸡、甲鱼等特产让我捎回去。因为当年他们来杭州求医的时候,我父亲和他们素不相识,却热情地帮助过他们。”齐老的大儿子说。

上周,齐老去世的消息传开后,许多他曾经医治过的病人,或打电话,或赶来杭州,含泪缅怀齐老。

浙医二院院长王建安对齐老的去世深表痛惜:“浙医二院外科在1986年成为全国首批、全省首家外科学博士点,而浙江省第一任外科学博士生导师就是齐伊耕老教授。齐老一生敬业奉献,为无数患者解决了病痛,甚至挽救了生命。在我院建设具有鲜明特色国际品牌医院的进程中,齐老的精湛医术和优秀的医德,更是我们医务人员学习的楷模。”
扫描二维码关注e摩微信公众号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