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简单的驾驶乐趣 体验宝马摩托车R1200 GS

时间:2014-9-10  文章来源: 搜狐汽车 作者:刘永浩

  作为一名汽车试驾编辑,对于汽车可以说还算见过几分市面,市面上绝大多数车型我们都试驾或者测试过,对于每个汽车品牌产品的特点也比较熟悉。然而对于摩托车来说,其各个品牌之间的性格差别对我们而言并不如汽车厂商的产品那么清晰,或者说有概念,而机缘巧合的一次宝马"汽摩"试驾之后,我们发现其实它们之间有很多相似点。

001.jpg


设计之初就重视的美感和质感

  在交通环境日益恶劣的中国城市中,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把目光转投到更加轻便、灵活的摩托车上了(这更多指不禁摩的地区)。有需求就有市场,近段时间也有越来越多的摩托车厂商开始向中国市场正式引进旗下产品(之前很多进口的大贸车并非厂商官方行为),可见现在摩托车在一直被有意边缘化之后,又因为诸多客观因素重新展露锋芒了。何时重回主流舞台还不敢说一定,至少政策上应该给予起码的尊重和平等了。

002.jpg


  言归正传,机缘巧合两款试驾车在同一时间来到搜狐汽车编辑部,在一起拍摄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两款车都有相似的特性。虽然一款是全路况交叉车型(GS),一款是纯运动型轿车,但两款车都有着非常容易驾驭特点,尽管都是性能出色的产品,但两款车的科技都是为了能让驾驶者更轻松找到驾驶的乐趣而存在的。

003.jpg



004.jpg


  宝马摩托车在外观设计上最让人着迷的部分就是精湛的工艺,以及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必须具备美感的零部件。除了造型上的美感,每个部分的零件通过何种材质达到何种效果和颜色搭配想必也是在车型设计之初就会被考虑的部分,而最终R1200 GS整车表现出的美感和质感确实是极其出色的。

005.jpg



006.jpg


  R1200 GS采用了宝马摩托车非常有特点的设计,其“水鸟”的俗称很大程度上也来自于其外形设计,左右非对称大灯总成造就了R1200 GS鲜明且独特的辨识度。阿普利亚、杜卡迪以及雅马哈虽然都有定位相似的全地形车,但对于很多对摩托车不是非常了解的路人来说,“水鸟”是最容易辨认出来的车型。

007.jpg



008.jpg


完善的人性化配置使驾驶更无忧

009.jpg



010.jpg


  宝马是首个且唯一一家为摩托车使用全LED灯组的厂商,并辅以自动传感器,甚至还可以选装LED辅助头灯。对于一款时常会行驶在越野、沙地等恶劣路况的全地形车而言,LED辅助灯可以起到提高照明效果和范围的作用。

011.jpg



012.jpg



013.jpg



014.jpg


  我们这款R1200 GS试驾车是高配车型,配备了很多其他车型需要选装的配置,比如电加热手把套。而标准配置也更多继承在车把两侧,骑士可以非常轻松的操作各类设备,包括ABS系统、行车电脑系统、定速巡航系统以及驾驶模式选择。

015.jpg



016.jpg



017.jpg


  R1200 GS在厂商方面定义于即可长途旅行又可越野穿越,所以高配车上配备了(部分配置低配车可选装)前部钢制保险杠、手动调节高度位置的风挡以及容积相当可观的尾箱及边箱。既能满足对骑士和车的保护,又能提供功能性很好的装载能力。
扫描二维码关注e摩微信公众号

全配备为各种路况保驾护航

001.jpg



002.jpg


  R1200 GS配备了来自SACHS的可变阻尼避震器,宝马引以为傲的ESA动态控制系统可以通过半自动的形式来调整车辆避震器、油门响应、牵引力控制及ABS系统,让骑士可以在不同的路面享受到最彻底的驾驶乐趣。

003.jpg



004.jpg


  理性的德国工程师完全依据R1200 GS的定位选择为其搭载1170毫升排量的水平对置双缸风/水冷发动机,而并不是像杜卡迪那样疯狂的使用了超级跑车上的四缸发动机。这台发动机马力和扭矩均为125,乍看并不是很惊艳,但其低扭强劲的特性则完全符合GS本身定位的需求。而被认为是宝马摩托车标志性的轴传动虽然在最初可能被认为会对操控产生影响,并且传递效率也不如链条,但在宝马第三代Paralever悬挂系统的完善下,这个影响已被降到最低,并且轴传动密闭性好、坚固耐用的特点还是非常适合GS车系的。

005.jpg


006.jpg


007.jpg


  R1200 GS装配了305毫米浮动式双制动前盘,配合来自制动名厂Brembo的四活塞卡钳,后轮则采用了276毫米单盘配合双活塞制动卡钳,前后刹车系统都配备了ABS系统,对于一辆摩托车来说,这套刹车系统无疑是高规格的。R1200 GS的原厂尾喉排气声浪还算沉重有力,但如果消费者还不满意,宝马原厂还提供了意大利名厂Akrapovi(天蝎)为GS专门定制的全钛合金排气尾喉,意大利人对排气声浪的造诣不必多说,选装排气还能为有比原厂轻量化1.2公斤的效果(不过宝马并未公布定制排气对性能提升有多少)。

出乎意料的轻巧和弯道体验

008.jpg


  如果你被R1200 GS的身材吓到那就输了,尽管R1200 GS为了通过性而升高了车身,导致标准座位高度有850毫米,对于大多亚洲人的身材来说确实略感吃力,但这都是在它静态时表现出的“不友善”。一旦打着发动机,拧动电子油门、松开离合器的那一霎那,所有的“不友善”都灰飞烟灭,你甚至怀疑宝马如何将这个看上去大身型的摩托车打造的如此易于驾控。

009.jpg


  高速公路上R1200 GS的稳定性非常强悍,风洞的成果表现的十分优异,给人十足的安全感,实际的车速会比感受到的快。以120公里时速巡航转速不仅不超过4000转,所以发动机所产生的声音并不会震耳欲聋。可自己调整位置的风挡帮助骑士阻隔了强风,巡航过程中非常舒服惬意。

010.jpg


  较高的坐姿会让身体不自觉的警惕,求生意识会让驾驶者不自觉的在弯道中更加保守,而实际摸索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R1200 GS的弯道表现出乎意料的轻松和安稳。连续的弯路中R1200 GS十分畅快、轻盈,车速不自觉的就会逐渐提升,当然,利用身体在弯中改变线路的方式并不可取,你会发现靠身体重心连续变线R1200 GS会比普通日系街车费劲的多,所以一定要选择利用推把的动作驾驶它,掌握合理的要领之后,山路弯道则完全没有压力。

011.jpg


  水平对置双缸发动机的低转速扭力表现非常好,只要转速在3000转附近,超车、提速都不需要可以降挡,拧动油门即可获得令人满意的加速力,这也致使骑士的换挡变得不那么频繁,随叫随有的动力非常痛快。高转速的输出平顺且有足够的爆发力,瞬间就可以让你摆脱身边的车群。

012.jpg



013.jpg


  在宝马M3和R1200 GS的试驾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宝马两个产品线一个共同的性格特点,无论是R1200 GS还是M3,他们都拥有强大的动力、似乎不易驯服的性格。而实际在宝马新技术的应用下,它们却被造就了桀骜但顺从的性格。一个出色的、性能优异的产品不应该只能被专业车手驾驭,而应该能让每一个获得大呼过瘾的驾驶乐趣,平衡、精确,我想在这方面,R1200 GS和M3都很好的秉承着宝马的精髓。
扫描二维码关注e摩微信公众号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