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三个“摩的哥”的生活自述

本帖最后由 traner 于 2012-7-14 08:41 编辑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12-7-13

  摩的缠绕住台城,随太阳而升,伴月亮而长。
  
  街头巷尾,摩的无处不在。台城老城区基本保留着民国时期的建筑格局,错综复杂的街道以及街道两旁的骑楼是台城最大的特点。这些街道和建筑见证了台山的变迁,也让摩的有了更多的生存空间。“道路狭窄,摩托车更加方便。”经常出外之人,为图方便,不时都会坐摩的。“有时候没的士,赶时间的话,摩的是最好不过的了。如果摩的消失了,生活会遇到诸多不便。”
  
  台山市车管所资料显示,台山登记在册的摩托车共有20. 6万余台,至于有多少摩的司机,暂无统计数据。台山市交通运输局表示,目前“禁摩令”只适用于地级市以上,像台山这样的县级市还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管理摩托车载人,能做的也只是让交警管理一下乱停乱放、违章行驶的摩托车。
  
  一切为了生活。他们在城市的夹缝中觅食,车轮负载的是一个家庭的希望。这期账本,我们一起走进摩的司机的世界,看看他们是如何面对这个疯狂涨价的世界。

001.gif


摩的司机夜晚穿梭在台城的大街小巷中


002.gif


皮肤黝黑的罗化军白天靠摩托车拉客,晚上就在店里照看生意



  阮师傅,入行10年
  
  早6点出门,晚12点回家
  
  上午11点,阮杰行正在榕树底下的露天理发店刮胡子,旁边停放着他的谋生工具摩托车。据阮杰行介绍,他2002年开始从事摩的司机这一行,这是他买的第二辆摩托车。“第一台是2002年买的,花了5500元。”阮杰行说,第一台摩托车陪伴他8年,到2010年,车实在是不能用了,他才痛下决心,换了辆新车,“花了6300元”。
  
  “第一台车我两个多月就回本了,现在买的这辆得小半年。”阮师傅称,2002年刚从事这行时,摩托车还没有现在这么多,每天拉的客也比现在多。“现在油价涨了,物价涨了,车价涨了,挣的钱反而少了。”阮师傅是台城人,每天6点就得出家门,中午回家草草吃个饭,来不及休息,又得出门一直工作到晚上十一二点。“也不是一整天都在跑,跑累了就找个阴凉、人多的地方等客。这也要看运气,运气好的时候,客人自然就来了,要是运气不好,一两个小时可能都拉不到一个客。”

  阮师傅有个正在读小学的女儿,“每天早早出门,晚上又那么晚回家,几乎没有时间陪女儿。”阮师傅的妻子在制衣厂工作,工资每月1000元左右,“维持基本生活是够了,可是女儿要上学,还有个60多岁的老母亲要赡养,花费肯定越来越大,这一行又越来越不景气,只能多跑多拉客。”阮师傅说,自己也想多留出一些时间陪女儿、陪母亲,可是客人流动性大,他只能碰运气多跑或是蹲点,多挣些钱,以供女儿升学以及母亲赡养之用。
  
  账本
  
  2002年  起步价:3元
  3公里以上:每公里加1- 2元
  每日客流量:25- 30人
  每月总收入:3000元左右
  每月油钱:400元- 500元
  2012年  起步价:4元
  3公里以上:每公里加2- 3元
  每日客流量:20人左右
  每月总收入:2500元左右
  每月油钱:500- 600元

  罗化军,水果店老板

  水果铺不景气,开摩的赚点外快
  
  “过来搬货了!”罗化军拖着刚从市场上进的货,向正在水果铺前整理水果的妻子喊道。为了进到新鲜又便宜的水果了,凌晨2点才睡的罗华军一大早就得早早起床赶到批发市场,上午10点左右,罗化军已经准备好了水果铺一天需要补充的新鲜水果。
  
  而这只是罗化军一天工作的开始,进好了货,妻子负责看铺子,而他还得用进货用的摩托车拉客。
  
  “不出去跑客不行啊,养不活一家人。”罗化军说,水果铺一个月纯收入才2000多元,根本不够维持一家四口的生活。“两个儿子上幼儿园一年就得花一万多。”
  
  水果铺的生意不景气,罗化军只能找其他途径挣钱,补贴生活。“我的水果铺就位于新华花园对面,而这一带平常不好打车,我刚好有辆摩托车,所以,从去年开始,我就琢磨着是不是能用摩托车赚点外快。”罗化军说,现在当摩的司机挣的钱已经成为家庭收入的主要部分。“每个月可以挣个1500-2000元左右。”
  
  一边照顾铺子一边拉客,的确是一举两得,但是罗化军却也承受着双倍的体力劳动,“早上8点多出去进货,中午开始拉客,晚上10点左右回水果铺看铺子,凌晨1点多收摊。”32岁的罗化军手掌的关节处已经长满老茧,脸、脖子和手臂上的皮肤由于长期暴露在阳光下,已经出现大块大块的红色肌肤。
  
  “每天看他那么辛苦,我也不忍心。”罗化军的妻子说,水果铺每个月租金700元,而水果的保鲜期短,不易存储。“有时进的货里都有坏的,夏天虽然生意好些,但是水果更加容易变烂,所以生意也不好做。”
  
  罗化军的妻子说,如果光靠水果铺,没有罗化军开摩托车挣的钱,维持基本生活都不够。
  
  账本
  
  水果铺月纯收入:2000元左右
  开摩的月纯收入:1500-2000元
  家庭每月日常支出:3000元
  两个孩子每年教育费:10000元以上
  摩的起步价:3元
  3公里以上:每公里加2元
  每月油钱(摩的):约400元

  王先生,下岗工人
  
  岁数大了 被逼开“摩的”
  
  王先生,1962年生,台城本地人,2002年从锁厂下岗后,一直没有找到正式的工作。2007年,王先生开始了摩的司机的生涯。
  
  “40多岁的人了,哪有人愿意请我啊?”王先生说,他岁数太大,找不到工作,家里负担又重,不能一直闲着。“刚好家里有一辆摩托车,就开始出来跑了。”
  
  王先生主要是在家附近,即培英中学一带蹲点。“客人流动性太大了,也不知道哪儿有人要坐,出去跑又耗油。家附近都是熟客,出门都习惯坐我的车,所以我就在这儿蹲点。”王先生开始出来跑车的时候,也会去别的地方蹲点,或是在街上找客,后来发现效果不好,出去跑赚的钱有时只能抵油费,后来就固定到家附近蹲点了。
  
  “我已经在这儿守了一个多小时了。”上午10点,记者看到王师傅正在和平巷的三角路口蹲点,据王师傅称,从6点多开工到现在,才做成三单生意。“每天拉的人数是不定的,平均下来,每天能拉10-15个人。”
  
  因为做的主要是熟客生意,所以这几年王师傅的价钱基本也没什么变化,“现在出租车的起步价也才5元,收贵了怕别人以后不坐你的车了,而且大部分都是熟客,突然涨价也不好,所以起步价一直没变,保持在3元,要是路远就会比以前多收一两元。”王师傅说,这样平均下来,每月也只能赚到1000元左右,情况好点的月份,也不会超过1500元,加上妻子每个月1500元的工资,日子过得十分拮据。“我们夫妻俩过得苦一点没关系,最主要的是女儿还在读高二,马上要考大学了。”算起生活的细账,王师傅无奈地摇了摇头。
  
  账本
  
  2007年  起步价:3元
  3公里以上:每公里加1元
  每日客流量:10- 15人
  每月总收入:900元- 1200元
  每月油钱:300元左右
  2012年  起步价:3元
  3公里以上:每公里加2元
  每日客流量:10- 15人
  每月总收入:1000- 1300元
  每月油钱:400元左右
扫描二维码关注e摩微信公众号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