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踏板摩托车的发展历史

来源:转载     2010-8-28  
  1903年,距戴氏车发明之后8年,荷兰出现了迈耶尔坐式摩托车。与传统的摩托车不同的是,迈耶尔车更加注重的是人们对舒适性的追求,骑乘的姿势由跨骑式改成了可以像汽车一样放在踏板上,并且转向采用了汽车的方向盘设计。无论在形式还是功率上,这种迈耶尔坐式摩托车与现代踏板车都有很大差别,但它所提供的思维模式却为后来的摩托车发展注入了巨大能量——原来摩托可以这样骑。

  之后,美国出现了阿乌托列特坐式摩托车。阿氏车的轮径很小(仅0.38m),座位和整车的重心都大大降低了,改变了以往迈耶尔坐式摩托车重心偏高的缺点,并且车子采用无上梁设计,更适合女士骑乘。由于它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不仅在美国有生产,德国克鲁伯于1920年也开始生产这种车。与跨式摩托车相比,踏板车所具有的灵活、方便、舒适和适用性强等特性,使它得以迅速普及开来,市场对坐式摩托车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到了20世纪30年代,德国的德克夫,法国的莫尼哥,英国的诺尔曼,奥托雅依捷尔等工厂都已开始生产这种踏板车,一种新的工业开始了。  

  把踏板车推向高潮的是意大利。二战期间,折叠式摩托车被设计出来供飞行员在用降落伞空降之后使用,一种容易驾驶而且车轮小的坐式摩托车设计概念得到了确立和推广。二战后,意大利的普耶德芬飞机制造公司放弃了英国空降兵在二战时应用,并已定型生产的威尔拜克·科尔吉摩托车,而重新设计了一款叫作畏司帕(Vespa)的踏板车。畏司帕采用排量98ml,功率2.35kW的发动机,车身采用全薄钢板冲压焊接而成,结构紧凑,价格便宜,完全符合战后人们需要廉价运输工具的需求。1946年,公司开始大批量生产这种畏司帕车,并由此发展成为了全球最大的踏板车生产企业。畏司帕成了经典踏板车的代名词。技术的革命更加快了踏板车前进的步伐。畏司帕摩托车率先采用电子点火系统;1955年的德科夫·哈比摩托车则首先采用了楔形皮带传动自动变速装置。踏板车成为了摩托家庭中最受欢迎的车种之一。

  毫无疑问,各种排量的踏板车是中、小城市最好的代步工具。到了二十世纪中叶,欧洲的意大利、美国、德国、英国、法国均大量生产这种车,产量在1952~1954年达到了高峰。而二十年后,随着欧洲经济的复苏和振兴,人们把兴趣更多投到了汽车,在这种背景下,踏板车在欧洲的产量锐减。正如一切事物都如波浪式前进一样,踏板车在欧洲衰落,却在亚洲得到了全面的发展。进入70年代后,除欧洲意大利比亚乔这样的老牌生产企业,日本、印度等国都开始生产踏板车,开拓了现代踏板车的新时代。

  现代踏板车采用50~200ml的发动机,造型上可分为意大利式和日本式两种典型风格。意大利以畏司帕车为代表,特点是其前、后悬挂都采用单臂支撑,前挡泥板独立于车身之外,车体前罩设计成宽大的挡风板,以减少迎面风对人体的吹拂,底部脚踏板与中心车体形成阶梯式;后车身覆盖件呈中间高,两边低的三段式设计;整体造型轮廓界线明显突出,座垫如戴帽一般,尾部呈大圆弧向下;从前挡泥板,车体前盖、后车身到尾部,均由大圆弧连在一起,形成了可爱的浑圆造型。到了80年代,畏司帕的造型更加圆滑流畅,状如小绵羊。所以,在中国台湾,又把小排量踏板车称为“小绵羊”或者“绵羊仔”。意大利至今仍保持着踏板车霸主地位,年产量占世界踏板车总产量的50%以上。

  日本的摩托车工业发展是惊人的,在踏板车领域亦不例外。几大车厂对踏板车均有染指。1977年,雅马哈公司推出的Passol车,配置了49ml,1.69kw的发动机;翌年又在其基础上推出了SA50型踏板车,在外形上进行重大改进,形成了现代日本坐式车的特色。

  八十年代初期,铃木推出了Gemma 50坐式车,本田也生产了自己的代表车型。到1982年坐式摩托车的年产量达到了一个高峰。

  在车型发展方面,雅马哈在JOG型基础上衍生出了Superz超级型、Sports运动型等流派。在生产设计方面,公司从50ml到100ml都采用通用车体设计,一方面便于大批量生产,有利于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利于多品种的变形,容易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20世纪80年代是日式踏板车发展的黄金时代,特别是1988年以后车型向大排量方向发展,更是让踏板车进入了人们的生活。

  中国人对日式踏板车并不陌生,满街跑的大鲨、LEAD系列,都是日式车的一些经典之作。

  进入90年代,为适应消费、休闲和环保的需求,日式踏板车开始向四冲程、水冷、电启动、大排量、豪华型、旅游型等方向发展。踏板车变得更大、更豪华、更动感和更舒适。

  著名的车型如本田Fordsight,雅马哈Majesty,铃木Skywave等,这些车款代表了新世纪踏板车发展的方向。  
除了日本,亚洲踏板车的另一个代表是中国的台湾地区。

  台湾是世界摩托车保有率最高的地区,达50%。而踏板车占保有量的85%以上,其产量也占几大厂总产量的60%左右,达60~80万辆/年。主要车型有三阳公司的大路易、领导、迪爵;光阳的豪迈系列等。

  在中国大陆,踏板车始于80年代,盛于90年代,并且,它的方便、适用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喜爱,甚至,骑踏板车成了一种潮流和时尚。可以预见,中国作为最广大的市场,必将带来的是中国踏板车生产的全面繁荣,成为继意大利、日本后的又一热点。
扫描二维码关注e摩微信公众号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