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龙卷风暴 测试Benelli Tornado Tre 1130

时间:2013-6-18  文章来源: 贝纳利中国

    它从一款概念车成为了现实,它的设计在世界车坛中独树一帜,这就是Tornado“龙卷风”。

001.jpg


    1999年的意大利米兰车展上,一款令举世震惊的概念车呈现在世人面前,这就是Benelli(贝纳利)决心重回大排量运动型车领域的开山之作——Tornado Tre 900“龙卷风”,它独树一帜的设计在世界超级跑车界刮起了一股强劲的风暴。现在,当年的“龙卷风”已经从梦幻变成现实,从概念车成为量产车,而且它的升级版Tornado Tre 1130“龙卷风”也已经问世,并成为贝纳利新的旗舰级跑车,以及世界最顶级的超级运动型跑车之一。

    意大利风暴

    设计师的思想贯穿了“龙卷风”的全身,导流罩、油箱、车座、转向灯、后视镜,甚至连脚踏和车钥匙都设计成细长的尖齿形。意大利的超现实主义设计果然名不虚传,发动机、车架、导流罩和冷却系统的设计无与伦比,而在这款贝纳利跑车上的完美组合更是让人难以置信。

    在动力系统方面,贝纳利采用了独特的并列3缸发动机,既非日系车中流行的并列4缸,也非欧美车中主打的V形双缸,这使其既拥有比并列4缸更猛烈的中低速爆发力,也拥有比V形双缸更彭湃的高速动力。汽缸摆放的角度为前倾15°,以获得更为合理的车体重心分布。13︰1的高压缩比汽缸配合超短活塞冲程,在强化发动机转速提升上发挥了巨大作用。

    “龙卷风”的另一个亮点是120°点火顺序,它除了能够帮助发动机产生更为猛烈的动力外,还带有独特的声音效果。电子燃油喷射系统采用直径53mm节气阀,以在超短的活塞行程中形成高压混合气。

    为使强大的动力得以尽情发挥,卡式6前速变速箱配有防后轮抱死的Slipper(滑动式)离合器,在入弯前退挡减速时能大大降低后轮抱死的问题,令车手在弯道前更加得心应手。当今Moto GP战车的竞赛表现,也取决于各厂方在滑动式离合器技术上的水平。

    仅从外观上看,大家可能会以为“龙卷风”采用的是铝合金车架,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车身上露出了一点钢管的踪影。原来贝纳利在“龙卷风”的车架设计上采用了别具一格的混合式技术,将高拉力钢管与铝合金铸造件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在车架的主干部分采用高拉力钢管,这样可以在造型设计上更为灵活,而在需要高度刚性的后摇臂连接部分则采用了大型铝合金铸造件,同时可帮助降低车重。

    要说“龙卷风”最特别的设计当数冷却系统,采取了后置式冷却水箱布局,水箱就斜放在车座下。通过车身两侧隐蔽的巨大进风口,吸入车辆行驶中产生的迎面气流,经特别设计的导风通道吹向水箱,进行冷却。这一设计使水箱不用再放置在发动机前面,从而降低了车身前部的高度,对缩小车体正面投影面积起到帮助,可大大降低车辆在行驶时的空气阻力。

    有什么样的名字,就有什么样的设计。“龙卷风”的冷却系统还包括设在车尾的一对涡轮风扇,看上去如同喷气式战机的喷射口,极具未来派风格。其实这是一对电子散热扇,作用是将冷却水箱的热气从车座下向后抽出,同时还与前面的进风道形成对流效应,进一步提升了冷却效果。这种反传统的冷却系统是“龙卷风”最为独到的设计,也将“龙卷风”的名字融入到了骨子里。

    贝纳利对车辆细节上的设计可谓细致入微。转向柱的前倾角还可以通过套筒在2°范围内调节,令车辆的操控性随时可以根据不同的路况需要调整到最佳状态。另外还配备了方向阻尼器,帮助车辆在高速弯道中获得更为稳定的表现。倒立式前叉的内筒表面还镀有亚硝酸盐涂层,比一般电镀套筒更耐腐蚀。

002.jpg


  不仅如此,“龙卷风”的 身上更是充斥着大量高性能名牌产品:可全方位调校的Marzochi悬挂系统,来自Arrow(箭牌)的排气系统,法国产DUNLOP(邓禄普)的 Sport Max D208RR前后轮胎,就连全套的制动系统和轮圈也是Brembo(鲍鱼)的产品,这让“龙卷风”已达到了专业竞赛水平。而对于大多数同类车型来说,这些 高级货都是需要用户在后期的改装过程中另行购买的。作为一款原厂车来说,“龙卷风”一出厂就满身名牌,可见厂方在追求性能上是不惜成本的。

   席卷赛道

    随着按下启动按钮的那一刻,“龙卷风”的发动机随之运转起来。机械感十足的声浪混合着干式离合器特有的嘈杂从车体中传出,整个世界好像都被它带动得躁动不安,也唤醒了我的战斗精神。这就是在赛道,如果换在市区,或是你在自家的小区里将它发动,“龙卷风”吵闹的声音的确有些扰民,甚至邻居还以为你在楼下举办了一场重金属音乐派对。假如你只被“龙卷风”的外形和设计打动,但却无法接受这种声响,那我建议你还是去选择一辆柔声细气的日本车,因为“龙卷风”只和那些具有表现力,且充满自信的人相符。

    油箱的独特造型看上去很怪异,甚至感觉它会让坐在车上的人很不舒服。其实不然,不仅没有任何不适,而且恰到好处的造型反而起到了稳定车手坐姿的作用。不过为了迁就后置式水箱,车座只能高一些,这就对车手的身高产生了要求。

   “龙卷风”的车把很低, 从侧面看,基本与车座在同一水平线上,车座看上去也很薄,好像只是在车体上贴了一层软垫。这种感觉很战斗,但显得并不舒适。其实不然,战斗化的坐姿并没有 让人感到不适,即便是在日常骑行中。在赛道测试前,我是需要经过一段38km长的城市环路和高速路将“龙卷风”骑到赛车场的,而一路上我没有作任何休息, 因为我没有感觉到疲惫和不适。所以说“龙卷风”坐姿和车座的设计不仅有利于战斗,甚至还兼顾了日常中短途骑行的需要。

003.jpg


    在测试前,我还根据当时赛道的情况对“龙卷风”的前后悬挂系统进行了相应调校。它的多段预调悬挂系统不仅功能强大,而且操作简便,根据几圈暖胎后的结果,我仅用了不到五分钟的时间就作出了理想的调校结果。

    换挡时,干式离合器刚劲有力,与常见湿式离合器的反应截然不同,令发动机的动力快速直接地传递出来,而这甚至是可以通过触觉感受到的。每次换挡时离合器都 带动着离合器手柄产生弹动,那感觉就好像车是活的一样。如此直截了当的离合器,更让原本就暴躁的发动机显得异常凶狠,每一次出弯的加速,对赛道维护人员来 说都是一种刺激。驾驶“龙卷风”的感觉不是在追风,而是在造风,就好像你驾驭着风暴在赛道中肆虐。当然,你也不必为它产生的强大加速力而惊惶,因为拥有强 大制动力的“鲍鱼”高性能制动系统是有力的保障,令你在每条直道的末端都信心百倍。

    高档次的悬挂系统带来了高性能的感觉,“龙卷风”在弯道中十分稳健,而且悬挂系统的敏感也将路面信息清晰地传达给车手,令你对路面的细微变化都洞察秋毫, 以根据情况及时作出反应。再配合强大的动力,令弯道中的“龙卷风”显得十分凶悍,尤其是面对高速弯道时,直径50mm的倒立式前叉和铝合金冲压的香蕉形摇 臂为此作出了突出贡献。不过由于车身略重,在应对这种中型的F3级赛道中连续变化的小急弯时,显得有些不够凌厉,它还是最适合在大型的高速F1级赛道中作 战。  

    转速表和水温表旁的方形液晶显示屏,不仅可以显示车速、油量、环境温度、总里程和单程里程,还具有比赛时间和最快圈时的记录显示功能。“龙卷风”的确是一款针对赛道型车手设计的超级跑车,不仅是性能,就连这种赛道中专用的信息系统都为车主准备了。

    后置式水箱是“龙卷风”设计上的亮点,但是会不会对车座的温度造成影响,这难免会让人产生顾虑。事实证明,车手不必担心自己的臀部有被烘烤的感觉,贝纳利的这项设计是非常成功的。当天气温为27℃,而且紧张繁忙的测试和拍摄工作令最长的一次不间断驾驶达到2小时,而我感觉这一过程要比驾驶前置水箱的车型还好,因为驾驶前置水箱的车型至少还会感觉到水箱散热时热气对腿部的烘烤。

    造型独特的折叠式车钥匙使用起来像把弹簧刀,不仅负责作开启全车电源之用,而且还可打开车座和尾部的驼峰。车座下面藏有行车电脑,驼峰下则是保险盒、水箱注水口和电瓶,以及故障检测和动力性能调整的预留电脑接口。通过打开车座和驼峰可以发现,“龙卷风”的车体结构十分紧凑,处处严丝合缝,根本没有额外的储物空间,就连使用的电瓶都只能是罕见的扁平样式,一般款式的电瓶根本别想放进去。

004.jpg


    “龙卷风”不仅仅是一辆单座跑车,在它的尾部驼峰中其实还隐藏着一个原车后座,而且这个后座的造型也与整车设计风格完全统一。通过拧动车尾钥匙孔取下驼峰,后座就镶嵌在驼峰下面,只是取出时有点麻烦。除去驼峰,将取出的后座像安装驼峰一样安装在车尾,“龙卷风”立刻就变成一辆可以载人的双座跑车。
扫描二维码关注e摩微信公众号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