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研发始末(资料节选)
一、发展中国家摩托车令人震惊的使用状况
20世纪70年代发展中国家的摩托车出口急剧增长,同样伴随着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增长。该区域的消费者对能承载多名乘客、超载载货的实用型摩托车有很大需求。
为了满足该区域的需求增长,本田在1968年1月输出了4冲程置顶凸轮轴(小链)CS90型摩托车。其后1969年9月又输出了CB100。另一方面,本田的竞争者们都在出口2冲程100cc的车型。该地区所独有的全世界最缺乏保养条件的情形,使得优势渐渐从本田转到其他制造商。作为回应,本田研发了一款新的OHV顶阀(顶杆)发动机,于1973年3月以S110的名称开始出口。但真正的问题,没有那么容易解决。
1974年5月,为了对真实环境下的现实市场做一次彻底的调研,稻垣刚史(发展中国家新车型的研发负责人)和宫智英之助(车型设计)从羽田国际机场启程。他们花费了一个月来观察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伊朗、巴基斯坦主要城市的摩托车用户。他们的所见,让他们大吃一惊。
“经常能看到油箱上坐了一小孩,老婆坐在后面,2到4个人一起骑都很常见。”稻垣回忆道“很多人往摩托车装蔬菜、鸡、猪。我甚至看到用摩托车拖小货板车”
销售商的状况同样也和日本的完全不一样。当时,当地销售商主要负责在摩托车出问题时分解和修理摩托车。当地用户经常在只有车子动不得了才送到销售处。销售商和用户完全没有"常规保养"的观念。
“他们在机油变成油泥后还会继续用”稻垣说:“直到空气滤清器的纸制滤芯变得和尘土组成的土墙一样硬。驱动链条也松到可调的最大限度,而且和链条盒上下撞击。这种例子太多。一个又一个,我们看到了不少在日本看不到的奇观。”
很明显,由于构造复杂,四冲程置顶凸轮轴摩托车不能在发展中国家充分发挥潜能。那里人们在最恶劣的环境下使用摩托车,且销售商无能力提供充分的保养服务。
二、一夜之间画好了发动机创意
之前市场调研后得出结论:本田应该开发一种首重“实用”和“耐用”的摩托车。该车应该具有不需保养、四冲程的发动机设计。
回国后,稻垣和宫智立即向研发中心董事会提交了报告。在听了报告之后,久米是志(前本田社长),当时的研发中心管理主任,对稻垣说“给我拿些三角板、指南针和绘图纸”。
稻垣被这个请求搞糊涂了。但他仍然给久米送去了那些物件然后回了家。一路上,他都好奇而不安地猜想着久米的计划。
“我想起来,当时我太久没有在家吃饭了”他说“久米先生在画一个新的概念发动机。”当晚,稻垣也画出了一个轻重量、OHV、直列、单缸并有一条短顶杆的发动机概念。这想法和他在回国的飞机上所想的同出一辙。第二日早晨,久米拿着他的发动机草图走进了工程设计室。正如稻垣所料,尽管只是手绘的草稿,久米的计划书也上优雅且准确地描绘着一台OHV发动机。稻垣同样也展示了概念图。
“我们在比较各自的创意中学到了很多”稻垣说:“最后,久米先生和气地讲:‘你的轻量级、短顶杆设计很有趣’,然后我的设计被选用了”
三、为发展中国家发明一款实用摩托车
发动机的基本设计概念确立之后,1974年3月,开发团队得到了实现项目的真正任命。挑战专为发展中国家开发一种可能廉价大规模组装生产的车型。项目得到了一年的完全研发时间。而且,必须满足几个条件,其中如下:
1、该摩托车必须具有一台油耗优秀的、极端耐用的、四冲程OHV顶阀发动机,
2、排气量需要有2个级别——110cc和125cc,并使用直列气缸。
3、外形设计必须有运动感和有趣。
4、设计上必须强调“实用、日用、易保养”这些关键特性。
“我选择了直列OHV发动机,因为想要完全颠覆S110车造成的影响”稻垣回忆说。“虽然我想要重塑本田是造运动跑车的形象。但当时,能购买摩托车只是发展中国家绝大多数人的一个梦想。普通居民的一种身份象征。摩托车还是一种在存够钱之后才能购买的贵重财产。所以车必须能用很久才行。”
OHV发动机采用轻重量、短顶杆,具有高性能、易保养特性,成功地解决了耐用性的问题。而且用与OHC发动机共享生产线提高了生产效率。
项目研发了2种类型的车架和车体:一种用于熊本制作所来大规模制造的钢板冲压型。另一种适合各国组装生产的钢管型。钢管型不需要巨大且昂贵的冲压塑模,以最小的投资提高了产能。从而符合海外工厂发展的黄金法则——日本成语“产小育大”。车架也为能承受2-4人的过载驾驶环境进行了相当的改进。
两种油箱被研发出来。油箱都具有采用平坦的顶部使小孩能坐在上面。为确保在各国的成功销售,前一阶段又计划了多种的颜色和贴花。而且,同时开发了双种座垫设计:一种能让多名乘员乘骑的长座垫;另一种是坐垫加上一个能承受一定程度超载的货架。
空气滤清部分被改成可清洗的海绵,能被反复清洗。该设计展现了本土的第一个双清洁单元设计:外缸具有一个大筛网作为主滤芯,同时内缸可以完全过滤超过20微米的杂质。小于20微米的杂质也可被机油清洗掉。发动机的寿命和耐用性能被显著地延长和提高。
机械设计、配置和制造技术上的其他创新也整合到这款新车中,实现了低保养、耐用、生产简单。让发展中国家的人民能简单操作和轻松拥有也是考虑的重点。
——节选自imkow发表于“中国摩托迷论坛”的《历史:防弹不死神车-CG125研发始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