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成都哈雷骑士那些事

时间:2016/8/28  文章来源: 华西都市报

001.jpg
成都“女汉子”媛媛和她的哈雷爱车。
002.jpg
成都哈雷摩托玩家们出游(受访者提供)。

发动机的轰鸣声,震荡在青藏高原上,冰雪在耳畔呼啸而过,3名面容憔悴的男子,骑着破损的哈雷摩托,艰难地往5300米的珠峰大本营冲刺……两年前的这一幕,49岁的“维哥”记忆犹新。

8月24日,成都武成大街一咖啡馆,“维哥”说起这件大事,仍然唏嘘不已。最终,6人出发,仅3人历经重重困难,冲上珠峰大本营。与热血情怀不同的是,“维哥”并不是一名专业的骑手,他曾是成都一家大型电梯公司的老总,要么出入多种商业场合,要么坐在办公室签文件……事实上,成都哈雷爱好者,还有不少人如他一样,有着截然不同的双重身份,他们一面是行业精英,另一面则是热血“骑士”。

他们平时在办公室里签文件 空闲时骑摩托结伴出游

短短6年时间成都哈雷车手增加近千人

自1903年问世以来,凭借在电影、赛场的出色表现,哈雷摩托在全世界都赢得不少赞誉。它的爱好者更是横跨多个年龄层,现今的60后、70后、80后、90后中,都有它的众多车迷。而其中,大部分人都是在电影里认识它。《敢死队》、《终极者》、《恶灵骑士》等影片中,每当哈雷帅气的身影出场,配合着激昂的背景音乐,总能让观众热血沸腾,肾上腺素迅速飙升。

2010年,成都正式迎来第一辆哈雷,紧随而至的哈雷机车文化,很快在当地扎根和发展。转眼6年过去,整个大成都范围内,哈雷车手从最初的寥寥几人,已增加到了近千人。

随着人数增长,一些民间俱乐部、车队也开始组建起来。车手们常常穿戴整齐,排成一队或者两队骑行出游。“与一般的街头飙车族不同,多数的哈雷车手更讲秩序,一切都会以安全为重。”哈雷成都分会会长罗洁说,很大一方面的原因,是不少“骑士”的另一面是社会精英……

他是“维哥”,蓄着络腮胡,车龄30年,来自大草原的汉子,曾是成都某电梯公司负责人。2014年,他曾骑车攀上珠峰大本营。2015年,他又花46天骑行了大半个中国。

成都版老炮

骑车冲上珠峰大本营

“维哥”从小就爱骑摩托车,对哈雷更是“一见倾心”。2010年买下第一辆,2014年7月做了一件“疯狂”的事——从成都骑到珠峰。

6辆哈雷车,趁着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从成都前往西宁,再沿青藏线入藏。城市的喧嚣渐渐后退,他们惊叹着沿途的美景。然而,在一路风尘中到达唐古拉山时,突变的天气成了第一道难关。晴天转眼变为雨雪,打在人脸上就像刀割。由于高原缺氧,“维哥”没有戴面罩,只能任雨雪吹打,耳畔除了呼啸的风声,就只有车子的轰鸣。
“最可怕的,还是冲刺珠峰大本营。”当时,为了成功冲上去,他们抛下所有包裹,在冰雪的呼啸中,3人攀登上了海拔5300米的珠峰大本营,“中途都想放弃了,上来了才觉得值!”“维哥”说。

一个有故事的人耗时46天环游大半个中国

“维哥”说,生活中难免有很多烦恼,但骑车的时候就不用考虑。他喜欢休闲、嘻哈的哈雷T恤和帽饰,上面缝着含义不同的布标,以及各种金属徽章。

“有时候远行,就是为了老了有故事可讲。”49岁的“维哥”,在成都哈雷一族中是位特别有故事的人,他的故事大多是来自骑行路上的。

去年,他开始了环中国骑行的前半程计划。从成都出发到兰州,再到中国最北的漠河,转走黑龙江、沈阳等地,再往新疆、青藏高原等地,转回兰州回成都,行程1.56万公里,耗时46天。

“维哥”说,他从不提倡单独远行,但环游是他必须去的“归宿”。“在路上时感觉就是种煎熬。”“维哥”说,有时候骑车大半天,都见不到一个人影,骑行在罗布泊时,他担心车子滑进沙坑,那就玩完了,“这趟骑行除了遇到孤独外,其他都还算安全。”

车友和兄弟不同一起骑过远程的才是兄弟

“很多人都有机车情怀,我也不例外。”“维哥”说,1995年,他从内蒙古来到成都,曾做过销售等工作,后在成都创办了一家电梯公司,发展得还算良好。

“维哥”的柜子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服装。“一般开会、签字这些,我会穿正装。”一旦骑上哈雷,他就会换上街头风的服饰,“这样感觉更自由一些。”

“维哥”说,哈雷虽然没有生命,但它也有脾气和秉性,每一辆车都不一样。他既专注于骑车,也乐意结交兄弟。

她叫“媛媛”,今年35岁,成都温江人,曾从事IT行业,擅长花艺技术。同时,还是成都少有的女哈雷车手,随意玩转700斤重的哈雷,喜欢发动机轰鸣和过耳风声。

哈雷女车手

最喜欢发动机的轰鸣

小米色的皮肤,一头乌黑秀发,忽闪忽闪的眼睛,那是12岁时的媛媛。打小,她性格就比较“野”,会弹珠、扇画、爬树,是男孩心中的“哥们儿”。

1993年的一天,她看到周润发演的电影——《阿郎的故事》。“发哥”驾驶摩托驰骋赛道的身影,深深吸引了她。之后,她常比划起驾驶摩托的动作。就这样,赛道、摩托、发动机声……屡次出现在她梦里。一心想学车的她,被父亲直接拒绝,理由是“不适合女娃娃学”。

直到14岁,念初中的她,结识了骑摩托的朋友,这才体验到骑车的感觉。然而,生活上的困难,将她的爱好埋藏。初中毕业,她开始工作,曾是IT行业的一名白领。2010年一天,从上海回成都的她,同朋友去看了场赛车。摩托车的轰鸣声,好似在她沉寂的心底发出。

那天后,她买了第一辆摩托车——本田CB400。很长一段时间,她每天都会骑车兜风。

6年骑行5万公里曾从成都骑车前往红原

8月23日上午,成都前往蒲江的路上,热浪滚滚。8台哈雷摩托车排着整齐的队形,驰骋而过。作为领队的媛媛,早已见惯这种小队伍。

自2010年重拾儿时的梦想后,她便把摩托车当成了生命的一部分。为了不让家人反对她骑车,她甚至辞去此前工作,成为成都两家摩托车店的股东。她说,这样才可以全身心玩摩托。

去年,她花费40万元左右,买了台700斤的哈雷。为此,她常去健身房锻炼。

24日下午2点,成都青羊区贝森路,一身休闲装扮的媛媛,从爱车下来摘掉头盔,右手顺势把头发一扬,划出一个迷人的弧线。

媛媛粗略算了下,2010年到2016年,她骑摩托车至少跑了5万公里,这等于是绕赤道一周多。其中,最远的是从成都出发,骑车前往红原。媛媛说,不管前路多困难,她会一直骑下去,就算到80岁还要骑。

穿裙装被人笑多数人把她当兄弟看待

“一般应酬、谈生意时,穿戴会正式一些。”媛媛说,平常没事时,她会穿一身休闲,或者街头风的服饰,皮衣手套,戴上头盔,骑着哈雷出去溜两圈,“我很享受发动机的轰鸣,以及风吹过耳朵的声音。”

成都哈雷界,熟知媛媛的人,大多把她当兄弟看待。很少人知道的是,这位霸气的女汉子也有一颗“淑女心”,然而却总是不被人理解……

上次过生日时,她邀请朋友聚会,很少穿裙装的她,当天特地买了条裙子穿上。“我当时就站在KTV门口,结果来的朋友没一个认出我。”媛媛拍了拍额头,朋友都从她身边径直走过,最后都笑着说完全认不出来。

“我还有个爱好,就是花艺。”媛媛说,记得有次去花艺工作室,她骑着轰鸣的哈雷前往,结果被人拦下问干嘛,“我说来学习花艺的,结果都没人相信。”

目前,成都哈雷圈里,女性屈指可数。媛媛说,这辈子她都不会离开哈雷。

知道一下

哈雷爱好者 不会夜间飙车

哈雷骑行,正式进入成都已6年,慢慢成为一种文化。我国有“禁摩”政策,很多地方高速不对重型摩托车开放,车多人杂的路况环境,也使摩托车驾驶充满安全隐患。有不少市民曾反映,夜间遭遇摩托飙车党扰民。

对此,哈雷成都分会会长罗洁说,与一般的飙车党不同,哈雷出行一般是以团队,结伴结对有序出行,有领队带队,车速保持在规定时速,不会出现飙车等问题。

“就目前来看,成都的哈雷车手,大多为素质较高人群。”罗洁说,一般活跃在夜间的飙车党,都为年轻的摩托车手,“若是我们发现有哈雷会员夜间从事这样的扰民活动,一定会严肃处理的。”

“车友和兄弟是两回事。”他说,哈雷不仅是骑行工具,还是一种文化,在融合中国文化后,“我认为它体现的是一种兄弟文化。”

“都有车,都骑车的,可以称为车友。”他说,只有那种一起骑过远程,路途中相互帮忙,甚至一起经历过难关的人,才能成为兄弟,“一旦你再次骑行在路上,就会想起的那个人,就是兄弟。这样的兄弟,跟那些商场中,跟你推杯换盏的朋友,是完全不一样的。”
扫描二维码关注e摩微信公众号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