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可惜,历史不是故事,而是事故。宗一郎和东海精机全体员工拼死拼活的先制造出了1000个活塞环,并挑选出其中50个精品送到丰田进行质检,结果仅仅有3个合格。对于成功拥有强烈渴望的宗一郎自然不会服输,再次投入到研究后,公司终于苦尽甘来,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的完成了丰田公司提出的要求。这次为丰田提供产品的经验不仅让东海精机跻身日本国内优秀供应商的行列,也再次让宗一郎认识到产品质量的重要性。
001.jpg
  虽然我不愿意说,但是“然而”这个词再次出现了。现在的我们大多听说过蝴蝶效应这个名词,这个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的理论正是即将到来的故事写照。刚刚迎来希望曙光的本田宗一郎还没有来得及高兴便深陷战争漩涡。也许他已经意识到了什么,但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他和他深爱着的企业将产生何种影响,恐怕是他始料未及的。
002.jpg
  正当宗一郎以及他的东海精机受到认可,渴求进一步发展之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迅速蔓延开来。为了在战场上获得主动进而赢得胜利,日本开始实行国家总动员,其中国内各大车企都被要求优先发展军工,初出茅庐的东海精机亦在范围之中,公司的未来已经不像宗一郎想象中的那么清晰了。
003..jpg
004.jpg
  为了促使生产更加顺利的进行,政府决定由丰田向东海精机入股40%,并且派驻专人进入。于是,丰田就这样成为了东海精机的最大股东,东海精机也成为了日本政府手里的一颗棋子。在政府的指令下,东海精机在这时被迫生产了大量的飞机发动机零部件以及船舶用活塞环,这与宗一郎的构想完全不同,整个人在这个时期萎靡不振。
005.jpg
006.jpg
  1942年日本中途岛海战的失败成为整个太平洋战争,或者说是世界历史的转折点,在这一年中,宗一郎迎来了长子本田博俊的诞生。在日后的时间里,博俊并没有被父亲的光环所笼罩,他与本田技研第四任社长川本信彦一起,成立了一家广为人知的改装品牌——这就是MUGEN无限。当然,这也是后话了。

  倔强的宗一郎此时心中抱有着战争总会过去,再咬咬牙坚持下的想法,不再进行更多的发明创造。他对自己,也对员工说着“请再坚持一下,终归有一天,我们会制造自己喜欢的东西!”不过,随着战争的不断深入,日本帝国主义的不断失败,日本本土最终也沦为了战场。美军轰炸了日本大部分城市,宗一郎的家乡滨松也未能幸免,无奈之下,宗一郎只得将公司迁往磐田的山村中。
007.jpg
008.jpg
  然而,祸不单行,1945年1月,日本东海发生地震,这场此后被称为“三河地震”的灾难中死伤上千,东海精机厂房全部倒塌,设备一并毁于其中。同年6月至8月,美军对滨松地区实行了空袭与军舰炮袭,工厂受到毁灭性打击。这一系列的变故令宗一郎心灰意冷,最终将自己持有的东海精机股权转让给了丰田,彻底离开了几年来苦心经营的公司。
009.jpg
  1年后,昭和21年,即公元1946年,日本战败。39岁的本田宗一郎结束修业再度出山,在家乡滨松成立新公司。这间公司的名字叫做本田技术研究所......

梦之回顾:

  在我心中,本田宗一郎无异于教父的角色。光明村闯祸的顽皮孩童,离开家乡前往东京的任性少年,耐得住枯燥维修生活的青年,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研究到底的先生,这些都是宗一郎。没有显赫的家世,少有贵人相助,有的却是无数坎坷经历。经历战乱,无奈离去,蛰伏之后,东山再起,一个名叫本田技术研究所的公司刚刚成立。

  在下面的故事中,我们将见到一间背负着无数年轻人的梦想,挑战世界顶级赛事的无名车厂;在欧美车厂纷纷放弃之时,一次次拿出令世人震惊技术的公司。这是梦想的力量,这是为胜利赌上一切的本田宗一郎的一生。故事才刚刚开始!(文/图 汽车之家 唐朝)
010.jpg
011.jpg
扫描二维码关注e摩微信公众号

TOP

001.jpg
  几年后,宗一郎就读俣寻常高等小学校(现浜松市立二俣小学校),其入学后只需两年时间即可毕业。此后的选择有两个,一个是继续读书,另一个是就此终止学业,成为“丁稚奉公”。
002.jpg
  于是,高等小学校毕业后,宗一郎毅然决然的搬着柳条箱来到进入东京本乡区汤岛(现东京都文京区汤岛)一家汽车修理厂“アート商会”(下文统一译为亚特技术商会)成为一名普通学徒。亚特技术商会的老板名叫榊原郁三,榊原儿时的经历同宗一郎其实有些类似。榊原家此前几代均为受到尊重的武士,不过明治维新后,武士阶级没落,榊原郁三的父亲改行成为了木匠,榊原从小也是对各类机械有着浓厚兴趣,这也是他日后建立亚特技术商会的原因之一。
003..jpg
004.jpg
005.jpg
  1935年,年近30的本田宗一郎与小学教员磯部さちと(下文统一译为矶部幸)结为连理,两人携手走过了人生。从矶部幸日后参加采访的录像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形象更加丰满的本田宗一郎。无论是新婚之时还是垂垂老矣之日,他始终保持着对新生事物的求知欲与求胜欲。因此,在本田宗一郎74岁高龄之时仍旧会跳上热气球进行体验,也会在卸任之后,冒险试驾开发中的跑车。更难能可贵的是,矶部幸并非简单的支持宗一郎的事业,还会帮助他分析问题。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贤良淑德的女人,这句话在他们的身上真是得到了最佳印证。
006.jpg
  随着滨松亚特商会业务的不断扩展,员工已达到50人,此时的宗一郎渐渐发现当时车辆中不少部件品质不过关或者设计值得优化,而市面上的部件往往不能满足需要。于是他瞅准时机,准备离开修理业,进入制造业。然而,战时资源紧,原材料大部分都被用来制造军品,日本当局对于原材料的管制令制造业并没有看上去那么美好。这种情况迫使宗一郎对造什么进行了长时间的思考,宗一郎的想法是一定不能制造耗费原材料过多的产品,最终他选择了使用原材料不多,但是地位重要的活塞环。
007.jpg
008.jpg
009.jpg
  1937年,确定研发方向的本田宗一郎建立了东海精机重工业株式会社”(下文简称东海精机),并出任社长。当然,活塞环的研发工作并不顺利,由于他缺乏冶金方面的知识,因此之前的经验完全派不上用场,一次次的实验均以失败告终。无奈之下,他只得前往铸造厂希望取经。然而,铸造厂老板因为行业竞争等问题,实施了技术封锁。
010.jpg
  就在事情陷入僵局之时,宗一郎的合伙人之一宫本才吉将他介绍给了滨松高等工业学校的藤井义信教授,并在引荐之下得到了田代岉教授的指导,终于揭开了活塞环制造失败的原因。原来,冶金知识几乎为零的宗一郎一直认为活塞环只是由铁组成,实际上,冶炼的过程还需加入添加剂。这段求学的经历让他认识到自己知识上的不足。于是为了以后的发展,宗一郎毅然决然的以31岁的“高龄”重返校园。成为了浜松高等工业学校(现在的静冈大学工学部)的旁听生。当然,这段求学经历同样“宗一郎味道”十足。
011.jpg
012.jpg
  东海精机成立后不久,当时日本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丰田自动车找到了本田宗一郎,协商过后,二者达成采购协议,丰田自动车决定向刚刚起步的东海精机订购3万个活塞环,这次合作的意义对于一家新生公司重要性不言而喻。
013.jpg
014.jpg
  似乎,事情开始往好处发展了,学校中学习的理论知识加上拼命三郎的精神,帮助宗一郎造出了合格的产品,订单也纷至沓来。宗一郎实现人生理想的时候到了,东海精机波澜壮阔的故事也要开始了。
扫描二维码关注e摩微信公众号

TOP

愉快玩耍的童年时光总是过的特别快,大正二年,即1913年。天龙川一带开始进行普及教育,伴随而来的是六年制小学教育,宗一郎同附近的孩子一样,成为了一名光明村立山东寻常小学校(现浜松市立光明小学校)学生。对于宗一郎来说,在学校学习的时光远没有在山、河中玩耍有趣,刻板的教学并没有想象中的愉快。
001.jpg
002.jpg
003..jpg
  对于从小喜好动手、动脑琢么新鲜事物的宗一郎而言,那些需要每天不停背、记、写的国文、作文实在无聊至极,这样的情况放到今天来讲那就是有偏科的危险。果不其然,期末以甲乙丙丁戊评价的成绩表上,宗一郎不出意料的“勇夺”戊这个不及格评价。那时的学校亦要求学生告知家长考试成绩,盖章确认。为了不让家里知道,他私刻了一个本田印章盖在通讯录上完成“任务”。班中同样成绩不理想的小朋友见到这个可以免除训斥的方法后,纷纷要求宗一郎帮忙,他仗义的帮助了朋友们,可不久后便被老师发现。原来宗一郎没有考虑到印章雕刻时如果不反刻,盖出来的字就会穿帮的事情,对于本田这个名字,无论正反都不会穿帮,但铃木、佐藤这样的姓氏穿帮在所难免,后面的故事相信您也想的到......

  日久天长,宗一郎留给老师们的印象除了成绩差就是调皮了,不过他本人并不在意,他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投入到自己感兴趣的学科中。在他的心里,学习成绩并不重要,这个想法一直延续到日后本田技研招聘人才时的做法。
004.jpg
005.jpg
  本田技研的故事,我们稍后再聊,先让我们将思绪切回到20世纪初的日本吧。尽管打赢了中日甲午战争,但20世纪初的日本综合国力并未大幅领先清朝。1900年,日本才有了第一部汽车,它的主人是一位当时居住在横滨的美国商人,1年后海峡对岸的中国,老佛爷慈禧也拥有了自己的汽车。在第一辆汽车进入日本后的15年,宗一郎第一次见到了这个改变他一生的事物。
006.jpg
007.jpg
  某天放学后的宗一郎在村中见到了来自滨松有钱人打猎开来的汽车,宗一郎日后回忆到“那是一辆披着乌黑装甲的怪物——福特T型车,我跟在车后拼命奔跑,它发出的轰鸣声、左右晃动的车身都让我激动的无以言表,当汽车停下时,一些机油洒在了地上,我便把它抹在身上,幻想着这辆汽车的制造者就是自己......”
扫描二维码关注e摩微信公众号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