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电动车市场经营存猫腻 利益链屡禁不止

时间:2013-08-19 来源:金羊网 作者:李方

    电动车时代网消息,8月14日广东卫视再爆《深圳:查扣违规电动车经营存猫腻》,一出牵涉治安员、中介和派出所民警查扣电单车的利益链再次浮出水面。联想此前央视、南方都市报等**都有类似暗访报道,网文也直指电摩之间的利益博弈,可见电动车管理中存在的行贿受贿等漏洞并非空穴来风。这不得不让人怀疑目前深圳乃至广东地区“严打电动车”的背后动机和合理性。

001.png


    有一种悲哀叫“媒体被迫集体失声”,而现如今,一部分敢怒敢言的媒体人大胆发言了,陋习现象却屡禁不止,这可算得上更大的悲哀了吧?一直以来,电动车利益链常说常新,其历时之远、牵涉之广、弊病之深,这几年没少提,活生生演变成一个“电坚强”。何时能杜绝“以落后国标的名义打压电单车”、何时能“还电动自行车一个合法的身份”,成为老百姓(特别是弱势群体)与执法机构的一种较量,也考验着当局的管理智慧。

    “电动自行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品,在城市中送孩子上学、送快递、送奶、送水、送气,不少人都在使用它;而在农村还要运送货物,在一定程度上成了生产工具,可以帮助人们提高生活质量、提高效率。”广东省自行车电动车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杨华认为,目前全国超1.6亿的电动车保有量,正说明了电动车这种健康环保出行方式存在的合理性,按照旧国标判定超标与否、是否打压,既不符合当前所需,也容易引发民间和官方的紧张对峙。

    尽管坊间传言新国标有望于年底出台,最高时速将提高至26Km/时,但业内人士认为新标并无实际意义,因为目前电动车很容易超过这一时速,而且中国的电动车技术是世界数一数二的,新标的出台相反可能加剧查扣电单车利益链的壮大。“超过26Km/时就被划归机动车,要通过上牌照、考驾照、买保险等几道关卡才能合法上路,这些费用加起来少则几千元多则上万元,还不如被查扣后交500元给中介赎出来,都够罚20好几回了!”一位电单车主表示。据《广东卫视》报道,被查扣的电单车甚至一条烟就可换回。

    有专家预计,考虑到旧标的各种不合理和执行难度,此次新国标或将再次遭遇流产,不是被暂缓执行就是被执行者以此作为牟利的手段。如,近期深圳、东莞、中山、顺德等广东省大部分城市因电动车违规违章行为导致的交通事故增多,个中有电动车主安全常识匮乏的因素,也有“明知不可为而不得不为”的冒险意识在作怪,因为这些地方均采取了禁止或限行电动自行车上路的措施,给人们切身利益及生活出行带来极大不便。有记者近日调查在深圳107国道机动车道上行驶的个别电动车主,为什么不在辅道行驶而偏要行驶在机动车道上,有电动车主便透露,因为辅道上有人在查扣电单车,改行机动车道则不会被轻易查扣。

    就此,我们可以了解一下国外对电动自行车的管理制度。澳大利亚各地都在倡导“多骑电动自行车”,是从减少污染、降低交通事故数量以及健康等因素着想的。澳大利亚电动自行车的管理很详细,如规定电动自行车在进入自行车道或者行人密集的路段时,不得开启电动机,甚至对车灯都进行了详细规定,例如必须配备可见度为200m的白色前灯和红色后灯等。

    可以试想,如果国内能在对待电动车是“鼓励”还是“一棒子打死”的态度上,更多地从老百姓的出行方便和民生幸福着想,更努力地把时间精力花在“管”而不是“禁限”上,更理智地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细节及相关条款,更积极地对违规骑行者普及安全出行守法常识,真正做到有法可依、依法执行、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果断杜绝各种黑色利益链或行贿受贿的产生,那么,中国就离健康的交通法制环境不远了!由此,也将创造一个富有中国特色的大交通格局。

【电动车时代网短评】电动车以其体积小,方便快捷极大的方便了人民的生活,对电动车的管理规范化是必要的。
扫描二维码关注e摩微信公众号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