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中国摩托车企业在越南自相残杀 被日本抢去头把交椅

文章来源: 腾讯财经 作者:未知

  今年5月中旬,越南国内涉华**和打砸抢烧暴力活动发生后,在越中国企业及其生存状况等成为中国公众高度关注和关心的焦点话题。

  《中国经济周刊(微博)》最新一期的封面报道以《中国企业在越南》为题,做了一个中国企业越南生存现状调查。

  2007年越南正式加入WTO,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在此背景下,越南对外资优惠政策陆续出台,加之劳动力成本低廉等因素,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越南,被视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桥头堡”。有媒体统计,2007年前后,有400多家中国企业进入越南淘金。

  《中国经济周刊》在本次报道中选取中国越南商会113家会员名录为样本,梳理中国企业在越南的投资脉络。这113家会员涵盖了工程承包类企业、家电企业、服务企业等,其中,尤以中国摩托车企业在越南的起落格外令人深思。

  报道称,从1999年开始,中国摩托车开始进入越南市场。当时中国摩托车以比韩国车低700美元,比日本车低1200~1500美元的价格优势成为越南市场的“武林霸主”,市场占有率一度达到了80%。一时间,隆鑫、力帆、宗申、嘉陵等中国企业生产的摩托车充斥了大街小巷,从城市到农村,广受越南消费者欢迎。

  然而,也许是钱赚得太容易了,随后,许多中国企业变得急功近利、自相残杀。为争夺客户,中国企业内部互相压价,恶性竞争,导致市场混乱。越南客户则趁机挑动价格战,一时间摩托车配件的价格直线下降,由原来的530~550美元/套降到后来的400~450美元/套,有的公司甚至降到300~350美元/套,已经是亏本出口。2003年前后,在越南的中国摩托车企业被日本品牌抢去了头把交椅。

  据了解,5月中旬的越南国内涉华**和打砸抢烧暴力活动也波及到了在越南的中国摩托车企业,不过影响不大。

  力帆股份近日公告称,公司收到下属子公司力帆越南摩托车制造联营公司的报告,基于越南多地爆发反华排华打砸中资企业事件有所缓解,越南国内局势趋于平稳,力帆越南的中方人员已于2014年5月20日全部返回越南工厂,目前越南工厂的生产、经营已恢复正常。

  据越南《投资报》报道,近两年来,在越南直接投资的本田HVN、雅马哈(Yamaha)、铃木(Suzuki)等日本企业摩托车销量也在逐渐下滑,年销量从2011年的330万台降至2012年的311万台和2013年的279万台。对于中国摩托车企业来说,寻回霸主地位或许仍有机会。
扫描二维码关注e摩微信公众号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