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多国反倾销 摩企巴西市场困难重重

文章来源: 和讯网 作者:郭欣欣

在世界市场中,重庆出口企业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昨日,来自市外经贸委的消息显示,今年前5个月,“重庆造”出口产品共遭遇4起反倾销调查,分别来自美国、土耳其、巴西等国家和地区,涉案金额近5000万美元(约合3.125亿元人民币)。目前,涉案的23家渝企正加紧争取抗辩机会,力争通过法律途径重返市场。中国贸促会法律事务部副部长路鸣昨日告诉商报记者,随着下半年出口旺季的到来,贸易摩擦预计还会继续增加。

土耳其:耕作机

20家渝企集体涉案

今年3月26日,土耳其外贸署发布公告称,对从中国进口的耕作机发起反倾销调查,涉案产品包括中耙机、除草机及耕耘机械。

据重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统计,去年我市向土耳其出口微耕机32413台、货值1447.96万美元。据市外经贸委统计,此次有20家渝企涉案,对重庆微耕机出口有较大影响。

“我们刚刚递交了应诉书。”昨日,涉案企业之一、重庆威马动力机械有限公司外贸部张部长告诉商报记者,一方面是表达积极正面的态度;另一方面是希望通过应诉调查,争取有利的裁决,同时表明公司是按照市场经济规范运营的,从未以低于成本价的价格在土耳其倾销,使对方进一步了解、认可公司的成本构成。

重庆市通机协会秘书长陈光裕:土耳其对中国产品采取的反倾销措施涉及面越来越广,已经从纺织品扩大到五金、轻工和机械类产品。因为来自欧美的商品大多是高科技型产品,土耳其无法生产。而来自中国的产品以初级产品或来料加工型居多,土耳其也能生产,但在价格上无法与中国产品竞争。土耳其加大中国产品的销售成本,就能增加本土产品的市场份额。

美国:高锰酸钾

反倾销税令阴霾未散

2010年9月,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经日落复审裁定,继续维持对中国输美高锰酸钾的反倾销税令,税率为39.63%。

“征收反倾销税之后,再加上关税和运费,销往美国的高锰酸钾到岸价将不再有竞争力。”涉案企业、昌元化工董事长李守昌表示,税令实施时间为5年,至今阴霾未散。

商报记者了解到,在美国市场,昌元化工的产量曾一度打败全球高锰酸钾第二大生产企业美国卡洛斯,获得了产业链的定价权。李守昌告诉商报记者,企业一直在积极准备,希望早日重返美国市场。同时,企业也把目光瞄向了日本、东南亚、中东、欧洲等。由于产品成本低,产能大,在这些市场很受欢迎,成为拉动公司出口的新增长点。

浩英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知名反倾销专家张振安:我国是遭遇美国反倾销调查数量最多的国家,且大多数案件是美国单独针对我国商品。一方面,美国经济复苏较慢,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有实施反倾销的动机,企图遏制发展限制我国产品出口。另一方面,国内的高锰酸钾生产企业数量剧增,以竞相杀价换市场。价格战压缩了企业利润,也为反倾销官司埋下了伏笔。

巴西:橡胶

渝企被征税率最高

今年1月,巴西宣布对中国、泰国、越南等国的摩托车轮胎实施反倾销措施,对涉案的20家企业分别征收1.8美元/千克~6.18美元/千克不等的反倾销税。中国有11家企业涉案,其中,重庆威星橡胶工业有限公司与天津一家生产企业被征收的税率最高,为3.23美元/千克。

昨日,重庆威星公司一位外贸业务员告诉商报记者,公司主要为隆鑫、宗申、雅马哈、嘉陵、建设等汽摩企业配套,产品以中高档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微型载重普通断面斜交轮胎居多,主要出口南美、非洲、东南亚等市场。“出口到巴西的轮胎,每千克也就3美元左右,被征收这么重的税对自主品牌是个打击。”该业务员表示,近期巴西对中国出口的整车也有诸多限制政策,在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企业在巴西市场的发展困难重重。

重庆仲裁委员会仲裁员林刚:巴西是2013年采取反倾销措施最多的国家,全年对进口商品提起诉讼共39宗。原因有两个:首先,“中国制造”与“巴西制造”存在一定的产业重合度,不可避免地对巴西经济和工业生产造成压力;其次,巴西自身经济结构调整缓慢,从而影响到企业的市场成绩。

欧盟:玻璃纤维

逼迫渝企全球收购

2010年9月,欧盟委员会对中国玻璃纤维反倾销案做出初裁,对凡是从中国出口的玻璃纤维产品征收40%以上的反倾销税率。2011年,欧委会发布终裁公告,对我国输欧盟玻璃纤维征收7.3%~13.8%的反倾销税。

“国内玻纤行业受到的影响很大。”涉案企业、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姚远表示,为顺应市场变化,公司决定主动进行转型升级,除了在亏损的情况下加大研发投入外,还在加快布局新市场。2011年5月,公司从全球最大玻纤企业手中收购了一家巴西玻纤公司100%股份,拉开了全球化的序幕。去年,该公司再度出手,出资控股了中东一家玻纤企业。经过去年的技改升级,中东这家玻纤企业今年的产量能从2万吨提升至8万吨,未来最终产能将力争达到20万吨。同时,公司还着手在欧洲、俄罗斯、北美、巴西等地建立销售公司。

重庆交通大学国际贸易系主任谢水清:玻璃纤维的主要原料石蜡石在我国分布广泛,所以我国生产玻璃纤维有着欧洲没有的天然资源优势。并且,国内企业的玻璃纤维产品虽然价格比国外产品低,但毛利率一直高于国外同类产品。

涉及渝企的

部分贸易壁垒

2010年9月 美国宣布继续维持对中国输美高锰酸钾的反倾销税令,税率为39.63%。

2010年12月 印度对原产自中国的丝绸发起反倾销日落复审调查。

2011年 欧盟宣布对我国输欧盟玻璃纤维征收7.3%~13.8%的反倾销税。

2012年11月 欧盟委员会宣布对中国日用陶瓷餐具征收反倾销税,税率达17.6%~58.8%。

2013年3月 阿根廷对摩托、手机等100种产品征收35%的进口关税。

2013年6月 欧盟对产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临时反倾销税,前两个月的税率为11.8%,此后将升至47.6%。

2014年1月 巴西宣布对中国、泰国、越南等国的摩托车轮胎实施反倾销措施。

2014年1月 巴西对汽车工业产品税从8%提升到10%,并对进口汽车收取38%的关税。

2014年3月 土耳其对从中国进口的耕作机发起反倾销调查。

纵深

贸易摩擦会继续增加

企业要学会积极抗辩

数据显示,我国已连续17年成为遭遇贸易摩擦最多的国家。近10年来,我市企业遭遇的贸易摩擦案件已多达数十起,涉案金额也不断攀升。

渝企为何在国际贸易中频频中招?市外经贸委外贸处负责人分析称,这与各个细分行业的产业结构和市场环境有关。同时,全球经济复苏缓慢的大环境下,欧债危机持续发酵,导致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成为贸易摩擦数量增加的主要诱因。

“全球经济复苏缓慢,自由贸易理念弱化,引发贸易保护主义频频重现。”中国贸促会法律事务部副部长路鸣昨日告诉商报记者,此外,我国外贸出口市场布局还不够均衡,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产品相比,出口产品竞争不同程度地加剧,容易引发“走火”。随着下半年出口旺季的到来,贸易摩擦预计还会继续增加。

不可忽视的是,近年来重庆出口飞速增长、出口市场不断扩张,本地企业遭遇贸易摩擦的几率也随之加大。2013年,重庆外贸出口总值为468亿美元,增速全国领先,企业在不断开拓国际市场的同时,也将面临更多的贸易战。

“在贸易摩擦加剧的情况下,企业要做的是内外兼修。”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认为,面对反倾销调查等贸易壁垒,企业一方面要学会积极抗辩,争取对自己有利的税率;另一方面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价值。走出恶性杀价的泥潭。

商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市外经贸委正在加强与有关市级部门的横向协作,针对重点出口市场国,建立一个贸易摩擦快速应对机制。在这个机制的运作下,第一时间发布最新的贸易摩擦知识产权预警信息,并由专业的反倾销律师团队助企业一臂之力。
扫描二维码关注e摩微信公众号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