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自主品牌摩托车企业离技术品牌化还有多远?

时间:2016-1-11  文章来源: 摩托车行情 作者:张海天

  不知道大家在买摩托车的时候会不会有这样的疑问,一辆合资品牌车型和一辆与之价位相当的自主品牌车型相比,有时候自主品牌车型的配置要比合资品牌同价位竞品高出不少,但当两家销售人员分别介绍时,却明显感觉合资品牌运用了更多先进科技。自主品牌车型的配置虽高,但几乎没有什么引人注意的特点。这是为什么?事实上,是因为自主品牌还未形成自己的技术品牌。
  技术无法模仿需要时间积累
  由于国内摩托车工业起步时间较晚、发展时间较短,自主品牌在发展阶段难免要借鉴国外汽车企业成熟的设计理念和经验,制造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这个过程中,部分自主品牌尝到了“甜头”,依赖逆向开发从而降低研发成本和市场风险。
  这种“短平快”的方式虽然在短期之 内有较大优势,但从发展角度来看,却受制于人,并且也很难形成自身的技术体系。真正意义上来讲,技术的形成是无法模仿的,需要企业持之以恒地创新、研发和投入,并要保证长期在行业中处于领先位置,还要不断吸纳行业中的顶尖人才。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技术品牌的塑造甚至比整车品牌还要困难。一个整车品牌可以从多方面衡量,但对于技术而言,没有任何捷径可走。“正向研发”近两年被众多自主品牌车企挂在嘴边,和几年前模仿成风的大环境相比,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车企意识到了正向研发的重要性。但与发展逾百年的老牌摩托车企业相比,自主品牌想要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技术之路并不容易。
  技术品牌的意义何在?
  重大的革新通常是由技术驱动的,技术能够颠覆性地改变品牌的地位,所以技术品牌化对企业而言至关重要。它不仅代表着企业的科研成果,同时也是招徕顾客的金字招牌。
  技术品牌的形成甚至比培养一个整车品牌更难,正因如此,技术品牌才更能体现出车企的造车功底是否雄厚。而作为消费者,这也是在购买摩托车时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自主技术品牌意识逐渐形成
  虽然技术之路不能一蹴而就,但依然有不少业内人士看好自主品牌的技术发展。国内一批技术人才已拥有高水准的理论基础,可以和国外设计师站在同一水平线上,关键在于,要培养技术人才的创新能力。
  一些自主品牌已经开始尝试摸索技术品牌这条道路,技术难题需要时间去攻克,而技术品牌则需要时间来培养,‘坚持’一词对于两者都适用。技术品牌代表着一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整体的体现,就好比我们说某一国外大品牌摩托车的操控性好,并不是因某一系列出众,而是整体都趋于中上等水平。
  与技术雄厚的外资企业相比,自主品牌的技术之路仍有相当的差距需要弥补,发展技术品牌的道路更是任重道远。但这不应成为自主品牌发展技术的“绊脚石”,一旦形成技术品牌,对整个企业形象的提升、产品溢价能力的提高以及产品竞争力的提高都能起到‘正反馈’作用。
扫描二维码关注e摩微信公众号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