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哈雷摩托车挤身宁波车展 一枝独秀

来源:无锡汽车网     2010-8-31
  哈雷摩托车,是多少速度爱好者的梦想,哈雷代表的是自由、个性、独立、进取、品位和奢侈。一台好的哈雷比一台好车更加昂贵。由于保护环境等一系列的问题,一些城市对摩托车是实行管控的,所以在无锡小编几乎没有看到过这样豪华的摩托车,这次在宁波第十四届国际汽车博览会上,无锡汽车网小编有幸一开眼界,近距离地欣赏了从185000到358000元的哈雷系列。

001.jpg


002.jpg


003.jpg


004.JPG


005.JPG


  哈雷摩托的简介

  1903年,William Harley和Davidson 三兄弟在密尔沃基创建了的Harley-Davidson Motor Company--哈雷戴维森机车公司,100 多年来,它经历了战争、经济衰退、萧条、罢工、买断和回购、国外竞争以及市场变幻的重重洗礼,但它经受住了所有考验。哈雷戴维森公司并没有因此而放慢发展的步伐。

  一个世纪以来,哈雷得理念一直是自由大道、原始动力和美好时光。密尔沃基摩托车的形象在全世界车迷心中生根发芽,他们狂热地忠诚于 V 型双缸驱动的机车以及制造它们的公司。

  公司被《福布斯》杂志提名为"年度最佳公司"及 400 名最佳公司之一,并且"哈雷"连续跻身于美国十大最著名品牌。

  哈雷摩托的发明

  最初的哈雷是在1903年由21岁的威廉·哈雷和20岁的阿瑟·戴维森在一间小木屋里“攒”出来的,并以两个人的姓氏命名为“哈雷—戴维森”。这之后,哈雷从新英格兰地区开始发展,1912年第一次出口日本,一直拥有稳定的顾客群,现在已经销售到200多个国家。近年来美国经济滑坡,消费能力大减,哈雷的年销量却以15.7%的比例增长,2001年的纯利润超过4亿美元,订单已经排到了2005年。

   哈雷摩托的历史

  哈雷传奇式的发展总是和特定的历史环境联系在一起。1905年的独立日,一位车手骑着哈雷摩托赢得了芝加哥市举办的车赛。从此,哈雷的销量渐渐上升,生产规模渐渐扩大,有了稳定的销售渠道,也有了自己的分销处,同时开始生产警用摩托。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了。哈雷抓住时机,以战场为市场,生产了约2万辆军用摩托,获得了可观的利润。1918年,一战停战协议签订的第二天,盟军下士罗依·霍尔茨就是骑着一辆哈雷,第一个进入德国的领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哈雷又一次搭上了军火工业的快车,开始跃进式的发展。到二战结束时,哈雷共生产了9万辆WLA型军用摩托。哈雷摩托与美军朝夕相处,已经成为这些军人生命中挥之不去的一部分。当他们回到祖国,再次见到熟悉的哈雷摩托,内心的激动是不难想象的。哈雷寄托了他们内心深处的爱国激情,他们也成为哈雷最忠实的支持者。

  从创立之初,哈雷一直致力于在机械、外观等各方面改进、创新,不断提高哈雷的品质,并通过开发多种服务项目,提高品牌的附加值。
  
  哈雷从初期的单排气管摩托车到双排气管,从500毫升发动机到1200毫升或更大排气量的发动机,从三档变速到四档变速,还不断引入液压减震器、电子点火器等新技术,玻璃纤维、铝合金等新材料,根据市场需要开发新的系列产品。1907年,哈雷制造出了第一台V型双缸发动机,较之于传统单缸发动机,它能为摩托车提供两倍的动力。20世纪20年代,哈雷在体育竞技和实用相结合的道路上,一方面开发出时速达85—100英里的比赛用摩托,一方面又开发出带斗的警用三轮摩托和家用的小型摩托。这种方式使哈雷平安度过了经济大萧条。

  哈雷摩托既有几万美元的高档型,也有几千美元的低档型,还提供租赁服务,所以谁都消费得起。除了摩托车,哈雷还为车迷开发了各种二线产品:帽子、头巾、内衣、袜子、夹克衫、靴子、钱包、打火机等各类服饰,让哈雷迷们可以从头到脚、从里到外全副武装。
  
  哈雷的服务也一直做得十分到位。哈雷从1917年7月开始为美军专门培训维修哈雷摩托车的机械师,而到了和平时期,哈雷就转为主要培训民用摩托车的机械师。哈雷的租赁服务不止出租一辆摩托车,还提供头盔、雨衣、小件寄存和24小时紧急援助服务。在哈雷的官方网站上,还帮助消费者制定预算和贷款计划,提供财务及保险咨询服务。

  哈雷的成就,固然有它的经营者善于抓住商机,不断进取的一面,更深层次的,是经过百年的岁月沧桑,哈雷浓缩了激情、自由、狂热等诸多品格,已经成为一种精神象征。

  20世纪60年代的“嬉皮士”如同一群在社会生活中左冲右突的困兽,但他们最终在哈雷那里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那种纯金属的坚硬质地,炫目的色彩,大排量、大油门所带来的轰响,甚至烫人的排气管,都让他们疯狂。为了与狂热、叛逆、不羁的风格相配,他们从此穿上印有哈雷标志的外套、破了边的牛仔裤和粗犷的皮靴,身体上刺着哈雷的标志,也给社会带来冲击和震撼。对他们来说,这甚至比遵纪守法更能表达爱国精神。

  80年代后的美国,“嬉皮士”们早已不见踪影。但哈雷迷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1983年,哈雷车主俱乐部成立,使哈雷迷们更加亲密。到了2002年,成员已超过65万。

  哈雷也在不知不觉中,由叛逆群落向主流社会渗透。特别是90年代后,白领人士面临日益增大的心理压力,他们越来越渴望有一种可以释放和解脱的方式。这时,哈雷当然是首选。扔掉西装革履,穿一身“哈雷服”呼啸而过,如同纵马驰骋,真切地触摸大自然的灵魂,远比坐在密闭的轿车中过瘾。但是,他们这种放纵很不彻底,身上的刺青是贴上去的,摩托车也许是租来的,只是愿意在短时间内远离尘嚣。
  
  “9·11”后,哈雷迷们的呼啸又有了新的含义。不少人身上的刺青多了一面美国国旗,车后座上也往往插一两面星条旗迎风飘扬。“9·11”后的每一个节日,美国政府为安全起见,都会劝告国民不要聚集。哈雷迷们却反其道而行之,他们不但要为哈雷100周年举行大规模的活动,而且活动要从今年7月开始持续14个月,以一副满不在乎的昂扬姿态面对恐怖主义。文章开头提到的摩托车队,就是他们纪念活动的序幕。现在,哈雷已经正式开始了路上展示活动,全球的哈雷迷们纷纷集中到悉尼、东京等10个城市,齐齐把自己心爱的摩托车开到路上,就像是流动的哈雷博物馆。明年,哈雷迷们还要从美国的西北、西南、中南和东北四个方向分四路驾车驶向哈雷的家乡密尔沃基,于2003年8月27日集合,开始为期3天的盛大的庆祝活动。1993年,哈雷90周年庆典时有10万人参加,1998年95周年时有14万人参加,明年的庆典预计约有20万人参加。

  哈雷车主俱乐部

  为了加强与客户之间的紧密沟通和互动,在1983年,哈雷创立了哈雷车主俱乐部,英语简称为H.O.G,当时的目的就是想通过这一方式,使会员之间可以更便利地分享他们驾乘哈雷摩托车的经验与体会。随后这一由哈雷企业赞助的机构迅速发展起来,到2001年,H.O.G全球各地的分部已达1200个,66万个会员遍布115个国家。无疑,H.O.G创造了一种哈雷亚文化,将消费者、摩托车和哈雷公司连接在了一起,消费者追求驾驶的乐趣和自我价值的实现通过哈雷摩托车,最终转化成为对品牌的忠诚。如今从企业主管、银行家,到知名影星如何诺史瓦辛格、名脱口秀主持人伙蓝诺等,均是哈雷俱乐部的成员。

  随着时间的流逝,哈雷—戴维森还会被美国人赋予更多的精神含义。就如它的广告语所说:路从这里开始,没有尽头。
扫描二维码关注e摩微信公众号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