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大学生用废旧摩托车零件焊接造出“落笔战士”

来源:海南日报    2012-1-11

001.jpg


“落笔战士”的上半身。


002.jpg


六位创作者与“落笔战士”的合影。



  文\海南日报记者 郭景水 通讯员 陈莎莎 见习记者 符王润

  这是一尊气宇轩昂的“战后归来”战士像———身体微微向前倾,“目光炯炯正视”右前方,肩膀上的“披风护肩”威风凛凛,左手提着一柄还未退膛的长枪……

  这是一个废旧摩托车零件的重新组合体———两个车轮是战士的两只“后脚跟”,两个油箱化作战士“遒劲有力的大腿”,一部已经废弃的发动机则是战士“强大的心脏”……

  ……

  矗立在海南大学三亚学院白鹭溪美术馆门口的,是一尊被称之为“变形金刚”的钢铁雕塑(以下简称“铁雕”)。这个铁雕由该校2009级雕塑专业的周潇君、章晓枫、鹿倡鸣、陈池、林毓、马帅6名学生,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使用废旧摩托车零件焊接拼装而成。

  做作业搞出了“大动作”

  再看尊“变形金刚”———通体净高2.9米,两只宽大的脚掌分别是数块铁皮包裹着已经锈迹斑斑的轴承,小腿是铁皮经过折叠、焊接而成,大腿和小腿的关节处由相对小尺寸的轴承连接,前胸是两个排气管并排焊接组合在一起……

  三亚学院的这6个大学生做出这个铁雕,源于2011年9月。这个学期开设的《城市雕塑》专业课老师要求学生做实践作品,不满足于此前两年单单玩泥巴、做泥塑,周潇君、章晓枫、鹿倡鸣、陈池、林毓、马帅6人聚在一起,想搞出点新花样,于是联合提交了用废旧摩托车零件“做个玩意儿”。

  他们手绘出了制作草图,不过要制作的整体形象并没有完全确定下来,6个人如今回忆。此后,根据设想中大体形象需要的零件,6个人开始分头寻找。虽然三亚学院距离三亚市区有一段距离,但是市内的摩托车修理店、废品收购站,甚至汽车修理厂,他们都不厌其烦地多次光顾。在多次“高价购买”废旧零件之后,他们在荔枝沟废品收购站淘到了不少便宜货,“之前的很多零件是按件数买回来的,荔枝沟废品收购是按斤称,相对便宜。”鹿倡鸣告诉记者。

  2011年10月初,6个人正式开始进入室内制作环节。第一步,他们用三角铁焊接了底座框架,接着在底座框架上焊接了1米多高的梯形框架,为铁雕的整体设置了支撑结构。之后,整体形象中“小腿”部分的铁皮、“大腿”部分的废旧摩托车油箱等等,都焊接在这个支撑结构上。

  废旧摩托车零件

  做出的“气场”

  废旧摩托车零件是冷冰冰的器物,如何用这样的零件做出有动感的形象,这是最考验周潇君、章晓枫、鹿倡鸣、陈池、林毓、马帅6个人的。就好比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说“这个东西做得很像”,一个“像”字,说起来容易,表达起来,艰辛自知。

  身体上每一个部位的制作,基本都要经历这样的过程———先将预备好的废旧零件在支撑结构上固定好一个位置,两个人扶着,其他人在一边看,直到摆放的位置感觉“合理”,才进行焊接固定;之后再看,如果看着不顺眼,拆掉重新开始,如此反复。很多部位经常是焊接、拆卸数次,比如右大腿就先后拆卸了十多次,即便整体完工之后,他们又对右大腿重新拆卸、焊接。“其实我们并没有一开始就已经想好做出来会是个

  什么样子。”周潇君这样告诉记者,每完成一个部位之后,看感觉合不合理,合理就继续向下走,不合理拆了重做。

  “对于整体我们只有一个大概的形象,就是要表达出一种扭曲的动势,因此大腿胯部的位置感非常重要。这个位置数次焊接、拆卸、打磨、再焊接。”周潇君说,另外在做的过程中非常依赖大家淘回来的废旧零件。在找这些零件的时候,当时只是感觉可以用,就出钱将其买回来了,焊接上去之前也只是进行相对简单的打磨。

  整个雕塑有“气场”,靠的是身体上诸多细小的环节巧妙组合。比如手提的那柄长枪,就是有数根长短不一的钢管焊接而成。但是,重100多公斤的长枪,不能是“钢铁雕塑”提在手中即可,需要给长枪找到一个支撑点。因此在考虑之后,他们将长枪的后座焊接在了底座上。

  根据记者的粗略统计,“变形金刚”通体有上千个焊点。用电焊机进行焊接,是将废旧零件拼装组合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技能。6个人此前没有一个人过摸过电焊机,这次全都上阵了。因为害怕火星四溅的焊花,尽管10月三亚平均气温在30摄氏度左右,但是他们都着长衣、穿长裤、戴手套。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们总共用了两包多焊条,一包焊条的标配是400根。鹿倡鸣告诉记者:“当时,我们6个人每人都‘炸皮’了,每个人的衣服袜子都被烧了洞,手背上留下了被烫伤的痕迹。直到现在说起雕塑,每个人脸上还有疼的感觉。”

  “生命铁雕”来自团队协作

  对于周潇君6个人来说,“铁雕”不仅仅是一件工艺品。“工艺品是可以复制的,但是我们做出来的则是不可简单复制的。”在创作的过程中,周潇君他们要找到“现实存在感”,呈现出一个具有动感、活力的钢铁雕塑。

  为了这尊雕塑他们6个人的课余时间全用上了。有几次,为了赶工他们做到了第二天的凌晨四五点,因为“要尽量一次完成一个支撑部位。”

  因为是6个人团队合作,在制作的过程中也会争论。不过大家很快知道如何取得一致———其中两个扶着即将焊接的配件,其他人从前后、左右多个方向来看,判断哪个角度更好;然后换两个人再看,之后继续更换,直到取得最后意见统一。在完成整个“铁雕”之后,他们都深深感受到了团队的重要性。

  团队中年龄最小的马帅出生于1992年,细心的他在每次完工之后,都会把当天的制作过程记录下来,留下了完整的“工作日记”;团队中唯一的女生林毓,性格开朗,不仅拿起电焊,不再害怕飞溅的焊花,还给大家购买创可贴、端茶倒水做保障工作;团队中的男生周潇君、章晓枫、鹿倡鸣、马帅是一个宿舍的,交流起来非常方便,不在一个宿舍的陈池,经常到他们的宿舍一起讨论……

  对于这个铁雕的名字,他们刚开始搞的时候并没有认真考虑。在去年11月初完成之后,学校的同学口口相传地称之为“变形金刚”。前不久,有三亚当地的媒体采访他们,他们给铁雕正式确定了名字———落笔战士。“因为我们学院位于落笔洞附近,因此得名。”6个人这样告诉记者。
扫描二维码关注e摩微信公众号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