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非法燃油助力车“隐形马路杀手”泛滥二三线城市

来源:南方日报            2012-3-28
  近年来,大量披着燃油助力车外衣的落后摩托车挤入两轮机动车市场,其产业扩张势头堪比传统摩托车产业。使用者买来这类助力车,无需考证上牌,引发交通事故后亦无从追查,被城市管理者斥之为“隐形马路杀手”。

  早在2010年12月6日,国家工信部便已明确将燃油助力车产业归为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并发文要求各地抓紧淘汰。去年底,国家质检总局的一纸公文,亦明确要求取消各地燃油助力车的生产许可证。

  然而,封杀令并未阻止这个灰色产业在全国各地的野蛮生长。随着交警部门对摩托车管制力度的加强,这些披着“燃油助力车”外衣的非法产品反而膨胀得更快。

  日前,南方日报记者调查发现,南海、从化和增城等地仍有众多燃油助力车的生产企业,其中多为手工作坊,其产品热销至全省二三线城市。

  一个只有六名工人的手工作坊,不依赖现代生产线,一天内便可拼装出上百辆两轮机动车。这是日前记者暗访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一家摩托车生产企业时发现的惊人一幕。

  论排量和功能,这些车与普通摩托车几无差别,然而在产品包装上玩点新花样,就可以在出厂时摇身一变,成为不用担心交警找麻烦的“燃油助力车”,从而走俏市场。

  连日来,除南海大沥外,记者还辗转增城新塘和从化太平等多个摩托车生产大镇,发现通晓这一致富秘诀的厂商比比皆是,不少竟是正规的摩托车生产企业。

  一些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目前整个广东的传统摩托车年销量不过60万台,而燃油助力车的销量早已突破这个数字。在广东的二三线城市,一些主管部门的负责人对这个急速膨胀的灰色产业坦言,“监管无从下手”。

  暗访之生产厂家 正规摩托厂掩护灰色作坊

  用不了几天,这一车燃油助力车便可能分流到粤东、粤西或者粤北某个城市的摩托车市场,享受消费者们的热烈追捧

  日前,南方日报记者接到报料称,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321国道旁的长虹岭工业园旁边的大福摩托车厂内藏有燃油助力车的手工作坊。3月19日下午3时,记者前往该地调查。

  这间摩托车厂由三座主厂房构成,面积非常大。记者站在园区南边侧门口,一幅招聘生产线工人的告示分外醒目,门口却找不到任何标示园区入驻企业的身份名称的招牌。一辆装满车架的中型货车经过简单登记后,缓缓驶进大门。

  记者假扮成前来看车的商家,顺利得到保安允许进门,“在最里面那栋楼的四楼。”

  当记者径直往前走了10多米时,路过园内最大的一座厂房,透过大门,可以清楚看到里边的工人正在忙碌着为新产的摩托车装箱。包装箱上印刷的商标五花八门,有些是知名的大品牌,如济南轻骑等;也有些是不知名的小品牌。厂房之间的走道上,则摆满了装箱完毕的摩托车。

  穿过这座厂房,右拐便来到了生产燃油助力车的那栋厂房。根据目测,该厂房占地约有2000平方米,共四层。厂房的两边堆满了女装车车架,有些被大幅的广告布盖着,记者掀开一看,锈迹斑斑。

  这座厂房门口亦无招牌标志,记者直上四楼,看到靠门口的位置,一名工人正对着电脑,用机器往车架上打编号。

  工厂没有流水生产线,用来组装助力车的零件散落一地。在一块相对干净的区域,12台尚未完工的车子排成两排,六名工人来回走动,不停往车架上塞着零件。

  时间不长,一台崭新的燃油助力车便装配完成。记者估算了一下,以这样的人力和速度,平均一天至少能拼装100台车。

  而厂房的大部分区域被当成了仓库,停满各种组装好的燃油助力车,记者目测了一下,大约有400台。绝大部分为女装车,而款式基本都以模仿一线品牌为主,有些车上贴着SXMCO的标志,有些则连标志都没有。

  “喂,你干什么的?”这时,一名管理者看到记者在屋内来回走动,形迹可疑,马上过来盘问。

  “我找范总,来看车的。”记者答。

  “我就是,你哪里的?买摩托车还是助力车?”

  “花都的,看助力车。”

  “谁介绍你的,先打个电话。”这位自称“范总”的人非常警惕。看到记者说不出电话号码,马上喝斥“这不合规矩,你先打电话确认后再来。”

  他示意记者必须马上离开。记者只好一边掩饰,一边下楼,出门时刚好看到一台中型货车正在装货,通过斜坡板,身上沾满油污的工人们熟练地将一台台燃油助力车推上货车。

  记者在厂门口徘徊五分钟左右,这辆货车姗姗出门。用不了几天,这一车燃油助力车便可能分流到粤东、粤西或者粤北某个城市的摩托车市场,享受消费者们的热烈追捧,从而换取高额的商业利益。

  暗访之终端市场 年销数十万台超标助力车

  在所有允许两轮机动车通行的城市,“助力车”这三个字,已被许多驾驶者们当成了违章的通行证,由此也成为商家推销的主要噱头

  “老板,哪些摩托车不用上牌的,推荐一下!”日前,记者一大早便来到河源市河源大道上的一家摩托车行。与记者走访过的所有二三级城市一样,河源的燃油助力车市场格外火爆,当地的消费者把这种不用上牌的助力车称为不用担心交警找麻烦的摩托车。

  “这些都是,看你喜欢哪款,好点的3800元,差点的3200元。”男店员指着门口停着的整整两排女装车对记者热情推荐。这些车是该店的主推产品,每台车都在最显眼的位置标印着“燃油助力车”五个字。

  “别小看‘助力车’三个字,这些车能不能销出去,可全靠它们”。另一家车行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交警部门加大了对摩托车的违章查处力度,不带头盔罚200元,不带驾驶证,又罚200元。但对燃油助力车的使用者来说,不用担心被交警找麻烦,只要提供购买收据或发票,马上就会被放行,“最多也就罚50元”。

  事实上,在所有允许两轮机动车通行的城市,“助力车”这三个字,已被许多驾驶者们当成了违章的通行证,由此也成为商家推销的主要噱头。记者在摩托商铺较为集中的河源大道看到,几乎每家商铺门口都挂着“助力车有售”的标志。这些所谓的助力车跟传统摩托车一样,都装载了125CC的发动机,搭上一个人亦能轻易飙上60公里时速,然而,在现行交通管理规定下,却不用上牌,使用者也不用办理驾驶证。

  据调查,消费者热捧燃油助力车,也与其使用费用较低有关。当地一位商家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购买一台4000元的传统摩托车,必须交购置税400元、入户检测费和手续费180元,考驾照要700元,每年买交强险要120元,车船税要36元,而以后每年审一次还要300元。由此,一台新摩托车上路前,车主就得掏千余元办各种手续。而改买燃油助力车的话,这笔费用为零。

  正因为使用传统摩托车税费高,使得“零赋税”的燃油助力车获得强大的增长空间。根据记者在茂名、阳江、肇庆、梅州、韶关等地调查发现,这些地区的燃油助力车销量基本与摩托车销量持平,有的地方的燃油助力车销量甚至高于摩托车。

  河源当地一位商家对记者透露,他们平均每卖一台摩托车,就能卖三台燃油助力车。按照这个比例折算,单河源市区,燃油助力车的年销量就超过了7000台。

  而阳江一家燃油助力车行的老板则告诉记者,阳江市区摩托车店大约有20多家,每家车行一个月就能卖掉100台助力车,年销量则超过24000台。

  某合资品牌广东区域负责人做过一个更全面的调查统计,发现广东一年的燃油助力车销量已突破60万台。“燃油助力车将很可能成为两轮机动车市场的新霸主。”
扫描二维码关注e摩微信公众号

交通隐患
  无牌无照变身马路杀手

  燃油助力车大规模涌入二三线城市,表面上为许多车主带来了便利与实惠,然而却给这些城市的交通管理带来了诸多困扰。河源市交警部门此前作过一个统计,发现市区内由两轮交通工具引发的交通事故占了总交通事故的70%,而其中助力车占了一半。该市交通违法教育处理中心的数据也显示,市区每月抓拍的助力车闯红灯等违法行为超过三万车次。

  粤东揭阳市此前的调查也显示,由超标助力车引发的交通事故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该市共有六万多辆超标助力车,仅市区就占了三万多辆。前年,仅在榕城区,因助力车引发的交通事故就占事故比例的68%,助力车致死事故中中小学生占的比例高达75%。

  “事实上,现在市场上流通的燃油助力车根本不是国家标准规定的燃油助力车。”一名从事摩托车销售多年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原来的助力自行车国家标准中,燃油助力车是指设计最高车速不大于20公里/小时,净重不大于40公斤,汽缸工作容积不大于30CC,机动离合器脱开状态下应能由人力脚踏驱动,30分钟的脚踏行驶距离应不小于7公里,能实现脚踏、机动两种功能的特种自行车。“显然,目前市面上销售的燃油助力车不属于这个范围。”

  中汽协摩托分会秘书长李彬面对记者的采访坦承,目前国内没有真正的燃油助力车,因为国内并没有30CC以下的发动机生产企业。

  “这些燃油助力车实际就是不合格的摩托车。”上述摩托车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随着3C认证、国Ⅲ排放标准等一系列的摩托车生产标准认证全面实施后,国内的摩托车无论在质量与排放上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如果以摩托车的标准来衡量这些燃油助力车,统统都不合格,但从这些燃油助力车的排量和功能来看,其确实又是摩托车,或者说是上世纪90年代标准的摩托车。一旦这样的产品发生交通事故,后果将不堪设想。

  监管困局
  各地政府坦言无从下手

  即便不合法的燃油助力车给各地城市管理带来无穷困扰,各地政府坦言对此深恶痛绝,却无从下手。

  河源市工商局源城分局早在2010年便开始对燃油助力车的市场变化进行关注,亦组织过多次执法检查行动。“然而,由于系统内缺乏明确的法律和政策依据,我们只能以虚假宣传、质量不合格为由进行查处。”该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即使这样,他们仍面临“取证难,鉴定时间长,执法成本高”等诸多难题。

  对此广东省工商局亦表示,此前听说过国家工信部和质检总局有关于取缔燃油助力车的红头文件,但这些文件都是针对生产领域制定的。工商部门只负责流通领域的监管工作,而目前上级对这类商品的执法并无明确规定。

  交警部门亦面临着与工商部门同样的问题。阳江市交警支队宣教中心关云峰表示,近几年来,交警部门一直在与其他部门协调整治助力车,但囿于法律依据不足,加上涉及群体庞大,很难做到有效整治。

  对于到底应该如何遏制非法燃油助力车的发展,有业内人士表示,唯有从源头入手,严格按照工信部和国家质检总局的文件要求取消厂家的生产许可证,对于非法生产的黑作坊严加打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些地区的工商部门相关负责人也向记者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有燃油助力车企业内部相关人士向记者报料,质检总局关于取缔燃油助力车的红头文件下发到各个地方后,各地的质监部门确实吊销过一些企业的生产许可证。然而,有个别企业竟能拿出新的生产许可证,继续生产燃油助力车。而更多拿不到牌照的企业,只能转向地下,或者通过租赁小型摩托车企业生产厂房,在摩托车企业的掩护下,继续生产燃油助力车。

  “取缔燃油助力车,实际已经不再是哪一个部门的职责,而需要所有相关职能部门合力。”佛山一摩托车店老板如是说。
扫描二维码关注e摩微信公众号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