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4-23 文章来源: 武汉晨报 作者:彭 欣
22日,芦山县拥堵的乡村公路上,随处可见免费载运居民的摩托队。特派记者史伟 摄
本报讯(特派记者彭欣)救灾车、救护车、民用车,这是灾区常见的三种车。但还有另外一类车,他们运物资进村,送乡民寻亲,这就是当地老乡们自发组成的摩托车队,也扮演着救灾运输中的重要角色。
从芦山县到周边的乡镇大多为狭窄的山路。两车道的路宽让大型救灾救援车行在其中都捉襟见肘,如遇两辆大型车会车,只能小心翼翼地相擦而过。为了让道救援,芦山县通往周边乡镇的道路均实行了一定程度的管制。
管制没影响到人们寻亲、运送救灾物资的进程。行走在芦山县的街头,摩托车和其他救灾、救护车一样随处可见。遇到他们,如果你想去偏远的村落探望亲人,或是有物资要运回家里,只要你伸出手,他们大多会停下来然后问道:“你要去哪里嘛?上车,我送你。”
连日来,记者已经不止一次通过这样的交通工具行走于震中各个村落之间。前天,记者在赶往龙门乡时,两位当地老乡热心地搭载了记者一行。当天下午5时,记者抵达目的地后,面对记者递来的百元车费,两人只是摆摆手说一句“要小心”又返身骑车离去。
昨天中午,记者再度搭上了一辆老乡摩托车。交流中,车主黄师傅说,他是思延乡人,震后他家里的房子垮了,不过一家九口很快搭起了帐篷。因为距离芦山县近,他们很快受到了援助。“家里安定下来了,我干脆出来帮帮忙送送人。”
两天的震区采访,记者已经记不清遇到多少辆这样的老乡摩托车队成员。他们身上有的贴着醒目的“爱心车”之类的标识,更多的都是衣着朴素的村民打扮。运人寻亲,帮人运送物资,这是他们的主要目的。而面对记者的采访要求,他们大多匆匆离去,为的是帮助更多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