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2015 BMW F800R评测 蓝白方格旗全新进化

时间:2015-5-7  文章来源: 宝马摩托车主会 作者:Mobile01

  F800R马上要做大贸进入国内了。这里看到一篇台湾Mobile01的评测文章做的非常细致,特地转过来分享给大家。

001.jpg


  在 BMW 机车系列中扮有中阶并列双缸街车的 F800R,去年在 EICMA 车展发表后,今年很快的在台湾与大家正式见面,搭载并列双缸 798c.c. 水冷双凸轮轴引擎,动力比起旧款小幅度提升 4hp 来到 90hp,并且外观以旧款为基础,全新进化成更具线条与肌肉感的 2015 F800R,倒叉悬吊配置与双辐射对四卡钳煞车系统都是有感提升外,BMW 车系好用又安全的电子系统 ASC 也搭载于新款 F800R 上,让 F800R 成为街车市场中也该尝试看看的车款。

  双缸车系一直以来都有许多爱好者支持,BMW 在 2009 年推出并列双缸引擎车款 F800R,优异的电子配备加上可在 8000rpm 输出 86hp 的动力,让许多本来预计购买日系街车的车友们改考虑这款车;不过距今已经有些时间,迟迟未见改版下,BMW 于去年 EICMA 车展突然搬出改款的 F800R,搭载前轮倒叉悬吊,并且同时升级前轮卡钳,使用双 Brembo 对向四活塞辐射卡钳,以及 320mm 的浮动碟盘,外观也进行变更,除了更有线条与肌肉感外,以往不对称大灯完全取消,改以单一大灯内含远近灯进行设计,风镜也顺便改变造型,以搭配新的大灯组。

  来自德国的 BMW,以制造飞机引擎起家,却因缘际会以机车产业响遍全世界,2015 年旗下车款不单单只有多功能车 R1200GS LC 或者仿赛车款 S1000RR 迎接广大的机车骑士族群,对于入门市场也推出全新设计的 F800R 迎战日系街跑车,台湾总代理汎德也抢在第一时间与德国原厂下订,将 2015 F800R 于去年底与其他两款车统一起引进入台,接着就让我们来了解这台 F800R 的细节吧!

2015 BMW Motorrad F800R 规格表:
排气量:798 c.c.
引擎形式:水冷直列双汽缸四行程四气门双凸轮轴引擎
缸径行程:82mm x 75.6mm
压缩比:12.0 : 1
最大马力:90hp / 66kW @ 8000rpm
最大扭力:86Nm @ 5800rpm
变速方式:六速链条传动,国际档。
启动方式:仅电启动
油箱总容量:15L
刹车系统:前 Brembo 对向四活塞辐射卡钳 X2,搭配 320mm 浮动碟盘 X2。
     后 Brembo 单向单活塞浮动卡钳,搭配 265mm 固定碟盘。
     前后刹车均有BMW Motorrad 整合式 ABS ( 防锁死刹车系统 ) 辅助。
悬吊系统:前潜望式倒立前叉,行程125mm。
     后铝合金铸造多连杆摇臂,单枪中置预载、压缩及回弹可调。
轮胎规格:前轮:120/70 ZR17。
     后轮:180/55 ZR17。
长宽高、湿重:2145mm x 860mm x 1235mm / 202kg。
座位高:770mm / 790mm / 820mm。
轴距:1526mm。
发电机功率:400W
电池形式:12V / 12Ah 免保养电池

  本篇文章也将进行分章节介绍。

一、外观与功能


002.jpg



003.jpg


  车身的左面与右面,来自德国的 F800R 在外观设计上这次采用更具肌肉感的线条延伸,不论是假油箱或者一旁的进气导管盖等,都非常引人注目,另外就是淡金色的倒立式前叉,同样的也令人不注意都难啊!

004.jpg


  车头与车尾部分,全新设计的大灯组取代旧有的招牌不对称大灯,是美是丑每个人喜好不同,但若是能搭配 BMW 现在主推的 LED 大灯或者雷射大灯那就更棒囉!车尾则维持旧款 F800R 的设计,并无明显变更。

005.jpg


  依照惯例,从车头开始看起吧!

006.jpg


  2015 F800R 采用全新的车头设计,取消原有的不对称双大灯,改以单一灯具设计,下方则有一颗小灯灯泡,两旁则是造型进气坝,灯具给人的第一眼印象还蛮像外星人脸,非常前卫的设计。

007.gif


  大灯照射角度实际拍摄,亮度透过相机设定,调整至与最接近人眼现场观看的亮度来做比较;BMW 的灯形设计一直以来都是非常漂亮有水准的,在新款 F800R 上当然也不会令人失望,虽然配备传统卤素灯泡,但亮度与广度都还可以令人接受,同时远灯灯形也很标准,路底的两块反光牌也能清楚的识别。

008.jpg


  在大灯旁,前方向灯部份在这台车上则是搭配卤素方向灯,也可以选配搭配 LED 发光二极管方向灯,不论是卤素方向灯或者 LED 方向灯,亮度都非常足够。

009.jpg


  方向灯与大灯都固定在灯耳上,而灯耳本身造型加上小风镜及大灯呼应下,从侧面看还真的像外星人脸,非常帅气啊!

010.jpg


  在大灯上方的部份,则是造型小风镜,同时可以遮盖仪表板前端部份。

011.jpg


  虽说是造型小风镜,但风镜尾端一样设有可以微幅度扰流的仰起部份,有总比没有好囉;风镜本身则是墨黑透明风镜,目前听说也有改装风镜在研发中,日后购车的准车主们若常骑乘高速路段,可以选择较长的风镜,减低风压造成的疲劳。

012.jpg


  换到骑士视角部份,把手使用接近平把的街车把手设计,兼顾骑乘舒适性与市区操控及运动性,前端的假油箱部份也非常好夹,而且造型肌肉感十足,趴车时支撑性也足够。

013.jpg


  后照镜部份造形类似水滴状,面积虽小,不过可视角比想像中的大,距离感很好抓。

014.jpg


  左把手的开关部份,BMW 的重型机车把手通常功能都很多,在 F800R 上也不例外,在大多数车种作为远近灯切换的开关,F800R 则是 ASC 自动稳定控制系统开关及 ESA 电子悬吊可调的按钮,下方则是方向灯与喇叭按钮。

  关于 ASC 以及 ESA 部份,ASC 全名为 Automatic Stability Control,也就是自动稳定控制系统,在不同路面行驶下,轮胎所产生的摩擦力都不尽相同,若过大的扭力输出,可能会造成后轮空转,ASC 就是为了这个情况而设计的,当在湿滑路面或者摩擦力较低的路面时,若油门转动过大,ASC 侦测到后轮即将失去抓地力前,将会介入点火系统,改变点火时间或减低节流阀开度,借此降低引擎动力输出,让后轮恢复寻迹性;ESA 全名则是 Electronic Suspension Adjustment,中文翻译为电子悬吊可调,这套系统允许骑士将后避震的阻尼透过按按钮的方式,进行阻尼软硬设定,以目前 2015 F800R 车款而言,ESA 允许 Sport、Normal 以及 Comfort 三种设定,可让骑士依照不同的骑乘习惯及希望的舒适程度进行调整。

015.jpg


  左把手前端及上端,则有红色的警示灯开关、INFO 仪表板资讯切换功能键,下方是标准的扳机式超车灯,但将扳机向前推,则是远灯切换开关,把灯具相关功能集中在同一开关上,还蛮直觉化的设计。
扫描二维码关注e摩微信公众号

本帖最后由 tdmy 于 2015-5-8 09:55 编辑

001.jpg
  左把手的握把套以及平衡端子,都是 BMW 车系的共通设备,这台 2015 F800R 配有加温手把,所以冬天骑乘时舒适很多。
002.jpg
  左离合器拉杆部份,采用钢索离合器,而且有游隙调整,可以让离合器的空行程减少;这组离合器操作起来比想像中的轻盈,但却不是摸索不轻的设定,还蛮令人喜爱的,进档或退档也只需要轻轻拉一点点,就可以顺利进退档。
003.jpg
  位于把手中央上三角台的锁头部份,与大多数 BMW 车系相同,都是采用仅电门开/电门关、龙头锁共三段功能,没有 P 灯是有些可惜的,不过警示灯部分依然维持关电门前开启,关电门后持续闪烁的安全设定。
004.jpg
  把手盖采用一体式设计,中央有 BMW 厂徽,整体造型还蛮有性格的。
005.jpg
  右把手部分,在这个版本的 F800R 有选配加温把手的情况下,右把手的开关上方白色为加温把手开关/段数设定,下方则是电启动/运转/引擎熄火开关,加温把手在冬季或者冷天气时非常好用,不过原厂设定是在有戴手套的情况下使用,所以若赤手握住开启加温功能的把手,可能会觉得有些烫。
006.jpg
  F800R 的油门把手采用单油门线设计,对于这个设计有点百思不得其解,都已经是中阶街跑车款,却没有搭配安全性较高的双油门线设计,不知道是否 BMW 对于自己的油门线很有信心呢?
007.jpg
  前轮煞车总泵,按压手感还不错,不过没有搭配快速调整把离杆距设计,比较无法快速对应不同骑士的指长。
008.jpg
  煞车总泵采用分离油杯设计,并且油杯是完全透明的油杯,可以直接目视看到煞车油的清澈程度,若有必要就必须进行更换。
009.jpg

010.jpg
  仪表板部分采用时速与转速都是指针的设计,并且背光采用橘色背光,右方则有多功能液晶显示区域,左边指示灯则分别代表 ASC 警示灯、ABS 警示灯、汽油油量过低警示灯、车辆故障警示灯与远灯,中间则是方向灯提示与空档灯,转速表下方则是超转灯,在进入红线区时会闪烁。
011.jpg
  F800R 的仪表板维持 BMW 车系的多功能性,上方有时间、总里程、单趟里程1、单趟里程2等基本功能,下方的部分透过 INFO 可以切换如图中从左到右的大气温度、平均时速、平均油耗与即时油耗,油耗部分都是以每100公里消耗几公升燃料做显示,如图中平均为 100km 消耗 6.1 公升;另外透过仪表板上的两颗按钮,可以进行胎压侦测系统及单圈计时等功能;在下方左半边为油量表,中间则是档位显示器,右边是水温表。
012.jpg
  另外透过刚刚左把手的 ESA 电子悬吊切换按钮,可以让后避震的阻尼在 Sport 运动模式、Normal 正常模式以及 Comfort 舒适模式三种进行切换,并且于行驶中都可进行切换,对应不同的骑乘情况,不用停车就可切换还蛮方便的。
013.jpg
  造型油箱部分,是的,F800R 车系这边一直以来都不是真的油箱,底下是电池室与空滤箱,对于初次接触到这款车的骑士朋友而言,这种设计也还蛮特殊的。
014.jpg
  不过虽说是造型油箱,但夹起来与实际油箱一样好夹,甚至因为造型油箱的外型设计,夹起来还更舒适一些,而且这种设计在炎炎夏日时有个好处...那就是塑胶不易吸热,不会像金属油箱被太阳晒久就烫得要命啊。
015.jpg
  造型油箱上代表巴伐利亚邦的蓝白方格旗厂徽,搭配刚好是蓝色与白色的车身实在漂亮,而有的人会好奇 F800R 的这部分能不能做为置物空间呢?答案是几乎不行的,盖子端需要工具才能旋开螺丝拆下,拆下后也只有薄薄的空间,所以建议还是外挂后箱或者侧箱会比较方便。
016.jpg
  位于造型油箱左侧的空滤进气口,这次的造型油箱也是新外型设计,变得更具侵略性外,功能性也同时设计在里头。
017.jpg
  F800R 的坐垫采用前后一体式坐垫,而台湾已经标准配备 770mm 的低坐垫,所以对于国人的平均身高而言,这样的坐垫高度会是比较好坐上的,以小编我 184cm 的身高,跨上这台已经配置低坐垫的 F800R 是可以双脚着地平踩的,相信对于身高 175cm 左右的骑士们应该不成问题。
018.jpg
  将坐垫拿起后,下方就是 F800R 的油箱与电子元件,F800R 的油箱设计在坐垫下方,还蛮与众不同的设计巧思,油箱置于下方,可以将重心降低一些,同时也不会让满油/空油的重心差异扩大。
019.jpg
  而坐垫下方的电子元件,则是由 Schrader Electronics 所生产的胎压侦测器收信组,透过这组元件,让胎压显示能够直接显示在仪表板上。
020.jpg
  前方则是汽油泵浦位置,上方也印有"请勿将电池置于此处"的英/德警告标语,提醒施工者不要将电瓶放在油箱上方,可能会有意外。
021.jpg
  F800R 真正的加油孔位于车身后段右侧,有点像是汽车的设计感,不过相对的自助加油也必须下车才可以加油,坚持不下车就要以一种像是扭到腰的姿势回头加油了。
022.jpg
  不过至少油箱盖采用免手持设计,加油时可以不用一手手持油箱盖,可以更专注在加油方面。
023.jpg
  在这台配有 Touring Kit 的 F800R 上,可以看到选配的行李箱固定架,借由此架子让车主安装 BMW 原厂的快拆行李箱做使用。
024.jpg
  而就算把箱子拆掉,原厂的行里箱固定架也不会显得太突兀。
025.jpg
  这也是 Touring Kit 的边箱固定架,可以安装原厂的边箱,提升出游时的载货载物空间。
026.jpg
  尾灯部分,采用传统卤素灯泡尾灯,方向灯也与前方向灯相同,都是传统卤素灯泡,不过尾灯部分可以选择 Dynamic Pack 将其改为 LED 尾灯。
027.jpg
  方向灯也可以透过选配进行升级,改为 LED 发光二极管方向灯。
扫描二维码关注e摩微信公众号

TOP

二、引擎与悬吊



001.jpg
  采用并列双缸水冷360度点火引擎的 F800R,2015 年款比起旧款小幅度提升马力输出,扭力输出及马力输出都有好转,而悬吊及制动都有感升级下,摆出更大的诚意让 F800R 的操控性能也有所增加,低重心设计则让 F800R 在市区骑乘能够有良好的灵活性,接着来看看 F800R 的引擎等细节吧!
002.jpg
  前叉部分采用倒立式潜望前叉,搭配淡金色的外观电镀,的确还蛮非常吸引人注意的,不过稍为可惜的是前叉为完全不可微调设计,所以在前轮悬吊配置上略为无法满足进阶中阶市场的需求。
003.jpg
  前轮采用 17 吋轮胎配置,制动部分也有所加强,让煞车力道可以增强更多。
004.jpg
  前轮采用双 Brembo 对向四活塞辐射卡钳,搭配 320mm 的浮动碟盘,让煞车性能比起旧款 F800R 来得更好,另外也可以发现到 BMW 的碟盘锁点直接利用浮动扣,让碟盘的重量可以减少,进而减少惯性。
005.jpg
  不过搭配 Brembo 对向四活塞煞车下,市区低速行驶时,F800R 的前煞车倒是有点过于敏感,煞车需要更轻的动作,才不会被突然而来的煞车力道给吓到。
006.jpg
  气嘴位于轮框上,这台车选配有 BMW RDC 胎压即时间测系统,所以在轮框上有提示胎压侦测气的位置;另外 BMW 的车设计考量周到,像是小编的车前轮是双碟盘大羊,而双碟盘车种的车主们,在打气时绝对对那打气气嘴位置很感冒,遇到直立气嘴要把打气管折成U字型才能碰到气嘴,若是 L 型气嘴则是要将气嘴头凹来凹去,还要担心气嘴头与轮框连结处被转到漏气;BMW 的气嘴则直接安装于轮框侧面,灌气时完全不用浪费时间调整打气管的位置,也比较不用担心刚骑完车后,烫手的碟盘碰到手烫到等问题。
007.jpg
  前轮采用 METEZLER 象牌轮胎的 ROADTEC Z8 Interact 轮胎,规格为 120/70 ZR17 M/C 58W,兼顾晴雨气候的道路胎。
008.jpg
  主水箱散热水冷排部分,并不是非常大的水冷排,引擎的运作温度也不会很高,在测试当天是个春季 28度大太阳的日子,市区骑乘除非遭遇 99秒以上的红绿灯,不然风扇也不太会强制散热。
009.jpg
  在水冷排前下三角台上,可以看到由 MDS 生产的防甩头,提供中高速以上时的龙头稳定效果,不过这组防甩头并没有可以微调的部分,但整体还算蛮好用的。
010.jpg
  F800R 的引擎部分,采用水冷并列双缸360点火双凸轮轴的引擎,活塞也是同上同下设计,并配有反向平衡轴,减低引擎运作所产生的震动。
011.jpg
  双缸双凸轮轴的引擎,排气量总共 798c.c.,最大马力有 90hp 在 8000 转输出,最大扭力则在 5800rpm 即有 86Nm 的扭力提供,对于市区常用动力输出而言,低转速带有大动力的确还蛮能够轻松骑乘的。
012.jpg
  引擎右面打印著 BMW 字样,内部最主要是发电机部分,后方有着齿轮造型的外盖,内部就是链条传动系统的前齿盘。
013.jpg
  位于引擎后方的整流器,可以直接撞风的设计,相信寿命应该会好上许多。
014.jpg
  在整流器后方则有一颗 Bosch 制造的 ABS 防锁死煞车系统泵浦及 ABS ECU,BMW 车系大多都是标准配备防锁死煞车系统,所以就不用担心选配是否会要加钱添购 ABS 防锁死煞车系统囉;另外本车一样采用 BMW Motronic ECU CAN-Bus 行车电脑,行车电脑安装位置则于假油箱下方,靠近骑士的部位。
015.jpg
  引擎左面部分,离合器外盖也是打有 BMW 字样,前端也有机油冷却器与机油滤芯。
016.jpg
  引擎前端的机油冷却器以及机油滤芯,机油冷却器透过水冷液体经过,将引擎运作时的高温透过水冷液体带走,下方的机油滤芯则是要定时更换。
017.jpg
  右脚的煞车踏板部分,段数与距离均不可调整,不过踩踏力道适中,而行驶中若踩到底,也会被 ABS 防锁死煞车系统介入,避免煞车造成后轮完全锁死。
018.jpg
  左脚的打档杆部分,也是不可调整距离,但打档的位置及入退档的顺畅度等,都是一个非常好抓到的位置,应该与变速连杆极短有关。
019.jpg
  侧柱与中柱部分,侧柱是标准配备,但是中柱则是需要选配的 Touring Kit 才会安装,有中柱在停放于车库或者平面停车场时安心许多,踩踏力道也比想像中的轻巧,近年来重机的中柱都有越来越好踩的趋势。
020.jpg
  后摇臂右面部分,F800R 的链条与大多数车种位置相反,鍊条设计在车身右侧,而且摇臂总成还蛮长的,后齿盘也蛮大片的。
021.jpg
  后齿盘为 47T 齿盘,对加速扭力的提升也有帮助;鍊条张紧调整器则是与螺帽一起固定于摇臂内。
022.jpg
  后轮的悬吊系统采用单枪中置预载阻尼可调避震,阻尼调整就如同前面文章叙述,透过 ESA 电子悬吊可调进行设定,预载的调整则依靠避震器上端的一个旋钮进行调整。
023.jpg
  后避震的预载调整旋钮,可以进行初步的负重设定,顺时钟调整是增加预载,逆时钟则是减少预载。
024.jpg
  因为鍊条位于右侧,F800R 的后轮煞车卡钳与碟盘则置于车身左侧,排气管也位于此面。
025.jpg
  后轮采用 Brembo 单向单活塞浮动卡钳,搭配 265mm 的固定碟盘,煞车力道以打档车并不需要时常踩踏的后煞车而言足够使用,并且一样有 ABS 防锁死煞车系统进行辅助。
026.jpg
  位于左侧的排气管,造型以经典圆管诠释,前端设有小型的防烫盖,避免后做脚部直接接触排气管本体,造成烫伤等情况。
027.jpg
  排气管虽然挺翘的,但为了顾及后方骑士感受,F800R 排气管出口是有做水平处理的,这样就不会直接喷到后方骑士脸部囉!
028.jpg
  后轮同前轮,采用 METEZLER 象牌轮胎 ROADTEC Z8 Interact 轮胎,规格为 180/55 ZR17 M/C 73W。
扫描二维码关注e摩微信公众号

TOP

三、试驾


001.jpg
  全新改款的 BMW F800R 在台湾汎德积极进口的情况下,台湾很荣幸能在第一季就取得试车机会,搭载满满科技的 F800R 在骑乘感上,是否能够给予骑士更安心的驾驶感受,以及操控性及动力的优势等,F800R 到底骑起来如何,这章节将会向大家分享。
002.jpg
  加速性能方面,800 级距排气量加速性的确顺畅有力,山路上用二三档在行驶都还足够,多出来的 4hp 在转速接近红线区时体悟更深刻,而 360 度点火的同上同下引擎运作起来音频也很特殊,不同于 ER-6 或者 MT-07,以双缸而言是较少听见的引擎音频,而且引擎内有反向平衡轴,可以抵销活塞运作的惯性,提升骑乘舒适度。
003.jpg
  BMW 的低重心设计,让 F800R 在操控性方面很适合入门骑士使用,经验较多的骑士若骑上这款车,也会感觉到低重心设计带来的优势灵活操控性,小编甚至觉得骑车时感觉不像在骑 200kg 等级的车,反而像在骑普通 160kg 左右的车款,非常轻巧。
004.jpg
  而前叉采用倒叉设计,对于路面的吸震效果有明显增强,而弯中支撑性也有所改善,在骑上路后可以让骑士更有信心过弯,煞车时的前避震压缩反应也不再这么明显;车辆搭配 ASC 系统后,遇到湿滑路面情况时,过度补油也会经过 ASC 进行自动修正点火时间,让后轮恢复循迹性,提升安全性。
005.jpg
  采用双 Brembo 对向四活塞辐射卡钳的 BMW F800R,在刹车性能上的确有所提升,高速急煞的效果足以与仿赛等级车辆批敌,ABS防锁死煞车系统介入反应速度很快,不过在市区骑乘下的煞车力道反倒有点过头,约时速20km/h 下煞车拉杆以普通街车思维操控下,很容易将煞车操作得像突然撞墙一样,对于骑乘舒适性上就会有些打折,需要更细腻的操作煞车拉杆,才可以避免这个状况产生。
006.jpg
  不过骑乘过后,以中阶街车而言,F800R 的操控性以及引擎动力输出线性都还不错,虽说是中阶街车,但对于骑乘经验不多的车友们,F800R 反而应该蛮得心应手的,而且众多的电子配备辅助下,安全性提升,更适合专心的将乐趣放在骑乘上。

四、总结



  BMW F800R 背负著 BMW 中阶街车市场,对于新升级的引擎以及外观设计等,算是一改以往特殊的设计风格,加上 BMW 一直以来的高安全性电子配备,让新款 F800R 在中阶街车市场以良好的性价比面世,前轮悬吊与前轮制动性的提升,能增加操控感受外,同时也保障骑乘的舒适性,双缸 360 度点火引擎配合省力的离合器操作,让市区骑乘加分许多,对于入门的骑士朋友们,这台车的调性还蛮好上手的,若喜欢不同风格车辆,也可以选择各种选配,像是单座盖或者 LED 方向灯及小灯与尾灯等,就看准车主们如何选择了!
007.jpg
扫描二维码关注e摩微信公众号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