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摩托车上的国家——感受越南摩托热

来源:东盟纵横    2011-5-12
  初到越南,满街川流不息的摩托车便映入眼帘。一个8000万人口的国家,竟有600多万辆摩托驰骋在城镇乡间,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几十万辆的速度增长,不能不让人惊叹。如果说美国是汽车轮子上的国家,那将越南比喻为摩托车上的国家则毫不为过。

  圣诞前夕的平安夜,我在胡志明市真正领略了这个“摩托车王国”的风采。当落日的余晖还未完全隐去时,街头涌动的摩托车流便逐渐汇成一片海洋。此时,自行车几乎没了踪影,汽车已成了陪衬。从主干道到非机动车道,五光十色的摩托拥塞其间,其场面蔚为壮观。浩浩荡荡的摩托大军伴着马达的轰鸣声从我们下榻的饭店门前大道流过,密集得令行人长时间无法穿越马路。车队中英姿勃发的青年驾车如行云流水;白发苍苍的老者行车似闲庭信步。如织的车流虽然使车速打了不少折扣,但不少人仍能左冲右突地穿梭其间,快速向前。胡志明市素有“东方小巴黎”美称,市民们对圣诞节向来重视,如今以数百万铁骑倾城出动的方式制造出的节日气氛,的确令人称奇,让人难忘。

  问及越南陪同,方知越南大中城市的家家户户都有两三辆以上的摩托车。300万人口的河内约有100万辆,500万人口的胡志明市有200万辆。陪同我们的胡志明市外办的吴妙兰小姐骑的是一部价值5000美元的本田摩托,而美托市旅行社的导游冯国泰先生的日产坐骑也在2000美元左右。可以说摩托车进入寻常百姓家是越南革新开放成果的标志之一,拥有一辆体面的摩托车,已成为日渐富足的越南人追求的一种时尚,一份荣耀。

  与越南朋友聊起他们何以对摩托车情有独钟,回答几乎异口同声:摩托车合理的性能价格比是人们将它作为首选交通工具的直接原因。摩托车快捷便利,中低层消费者能够买得起,上牌照仅花30多美元,每年的税费也就几美元,加上越南属热带季风气候,骑车时无须为冷暖担忧,因此普及起来很容易。而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迟缓更促成摩托车在越南走俏。仅从胡志明市看,全市的交通工具在25年间已增长10倍多,但是道路的增长却微乎其微,交通堵塞已成为市政府最棘手的难题之一。摩托车因其车身轻巧灵活,常可在拥挤的车流中“突出重围”,停车占地面积又小,因此备受青睐。谈到车价,必然要提到中国,正是从1999年中国摩托车大举进军越南市场后,才打破了日本摩托车的一统天下,使它降低“身价”进入普通人家。中国摩托的价格只及日产摩托的1/2或1/3,而且造型美观、质量可靠,不到两年就迅速占领了越南摩托车市场的半壁江山。仅2000年越南就从中国进口了100万辆。中国的嘉陵、轻骑、隆鑫、金城、宗申等名牌摩托俏销越南市场,高者一两千美元,低者三四百美元。越南《人民报》国际部主任黄莲女士说,“别小看这数字,它使许多人的梦想成为了现实。过去买一部车的钱现在能买3部,就连农民都买得起了。”

  然而,摩托车无限制地增长也带来一些弊端。一方面它加剧城市交通的拥堵和无序,并成为事故的高发因素。在河内和胡志明市,常看到摩托车与汽车抢道。为避免事故,交通法甚至规定汽车得给摩托车让路,即便如此,摩托车肇事仍有增无减。另一方面,大量摩托车充塞城市,对环境的破坏也显而易见,且不说摩托车行驶时的噪音远高于汽车,单就它的尾气所造成的空气污染,就有悖于当今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很显然,摩托车不可作为现代化大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对此,越南政府及有关方面已采取了相应措施。比如通过征收关税等办法来控制中低档摩托车的涌入,同时将打造城市现代化交通体系提上日程。据介绍,胡志明市已决定在2002年实施交通发展新战略,人们深知,只有道路通畅了,公共交通发展了,摩托车铺天盖地的局面才能改变。当然,这一切离不开政府的得力措施和市民的自觉行动,更有赖于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来源:好心情旅游网)
扫描二维码关注e摩微信公众号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