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全天候两轮SUV 试驾宝马R 1200 RT

时间:2015-2-8  文章来源: 爱卡汽车

   专为旅行而生的“RT”

    冬季,对于北方的摩托车爱好者而言,是个不太适合骑车的季节,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一个“冷”字!冷飕飕的天气冷却了人们对于摩托车的热情,也让很多人的爱车被“雪藏”在车库里好几个月。但是冬天的冷,却无法阻止你骑上宝马R 1200 RT!
001.jpg
    SUV的市场表现在这一两年里可用“井喷”两字来形容,这说明了什么?这代表了国民的生活素质逐渐提高,因而开始注重休闲生活,能够维持长距离移动时的舒适性,对大多数人而言比起性能来得更重要。而舒适的长途旅行,不只是汽车所独有的特色,摩托车一样也可以做得到!R 1200 RT就是一辆专为摩旅而生的摩托车,完善的配置、良好设计,让它能够舒适地、轻松地带着大量行李进行长距离移动。

    在这里,或许您会对宝马摩托车的车型命名有些不了解,其实宝马摩托车的命名方式很容易被理解。旗下车款的车名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个字母、中间的数字与结尾的字组(一至三字不等),以下就是宝马车款车型命名的代号与含义:

    第一个字母,通常代表发动机形式:

    R:水平对置双缸发动机。
    K:四缸或六缸发动机。
    F:并列双缸发动机。
    G:单缸发动机。
    S:高性能并列四缸发动机。
    C:踏板车,单缸或并列双缸。

    中间的数字:   

    中间的数字代表发动机排量,但是此数值为一个大略的整数,例如R 1200 RT的真实排量为1170mL。

    结尾的字组:通常代表车辆款式:

    宝马的摩托车车款可分成四大类,可以从车尾的字组中看出这辆车的取向为何。以下是车款分类的代号:

    高性能车型代号:S(运动)、HP(高性能)、HP2(水平对置双缸高性能发动机)、RR(道路赛车)、HP4(并列四缸高性能发动机)。

    旅行车型代号:ST(入门级旅行车)、RT(旅行车)、GT(长途旅行车)、GTL(豪华长途旅行车)。

    街车车型代号:R(街车/街跑车)。

    拉力车型代号:GS(全地形车)、GS Adventure(越野探险车)。

    而R 1200 RT中的“RT”,就代表德语中的“Reise Tourer(旅行车)”之意义。早在上个世纪的70年代末期,宝马摩托车历史上第一辆RT就已经出现了!1978年推出的R 100 RT摩托车即为RT车款的滥觞,它搭载了一台气冷水平对置发动机,排量为980mL,最大功率为51kW/7250rpm,最大扭矩为77Nm/5500rpm。它的出现,不但对于宝马摩托车部门而言,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更是在摩托车演进史中是一个必然会出现的过程,因为人们对于摩托车的要求,不再只是短程代步工具,而开始逐渐追求可以进行长距离移动的摩托车,摩托车旅行开始越来越轻松。
002.jpg
    R 100 RT在1984年停产,但是它的基本架构一直被沿用下去,一直到1995年为止,宝马生产过许多RT车款,包括R 65 RT、R 80 RT,外表都与R 100 RT相差不多。而RT的新页,一直到1995年的R 1100 RT出现后才被开启。R 1100 RT确立了新一代的RT车款特色,良好的车身设计能让骑士在高速巡航时,从头到脚都能避免强风的侵袭。此外,这时RT车型也进入了我国政府机关单位,在2000年9月8日,由武警北京总队正式移交40辆R 850 RT给国宾护卫队。这款大排量宝马,车身外形与R 1100 RT大同小异,或许这辆车,就是大多数民众对于宝马摩托车最深的印象之一吧?
003.jpg
    之后,排量更大的R 1150 RT在2002年推出,车身外形又有了不同的样式。2005年,该车排量正式扩大到1170mL,故更名为“R 1200 RT”,这是一次大改款,车身线条变得更为简洁流线。到此时,R系列水平对置双缸发动机还维持着气冷或油冷的形式。
004.jpg

005.jpg
    2014年,全新R 1200 RT推出,搭配液冷水平对置双缸发动机,动力再度提升,最大功率从原本的81kW/7500rpm,上涨至91kW/7750rpm。扭矩则从115Nm/6000rpm,提升至125Nm/6500rpm。
006.jpg
    新的发动机让许多关注宝马的车迷更感到兴奋,毕竟很多人在R 1200 GS上已经验证过这台全新液冷发动机的实力。全新R 1200 RT是否能让骑士有一个完美的用户体验呢?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它到底好在哪里?而又是怎么一个好法?它的表现,是真的否符合“全天候两轮SUV”标题呢?别着急,就让我们从它的外观说起。
扫描二维码关注e摩微信公众号

充满功能性的外形设计

    首先说明,在国内贩售的R 1200 RT有两个版本—V1与V2,我们这次所试骑的车型为V2。V1的配置有蓝牙、收音机、音频娱乐系统、胎压监测、日间行车灯、上坡辅助、动态驾驶控制模式、低座座椅(选配),售价25.86万元(2014款),而V2则是增加了镀铬排气管、电加热座椅、ESA电子避振、换挡辅助系统、中控锁、防盗系统、导航预装、巡航定速、动态大灯,售价28.4万元(2014款)。

    作为一辆旅行用的摩托车,首要的问题就是解决在长途旅行时的疲劳。除了车辆本身的机械运作所带来的振动与操控特性之外,风阻所带来的压力,也是消耗骑士体力的部分原因。要知道在高速骑行的状态下,骑士所要对抗的风阻相当巨大,因此,我们可以看到R 1200 RT最明显的外观特征,就是巨大的车头与前风挡。

001.jpg



002.jpg


    老实说,刚开始接触此车,其实蛮令人吃力的,因为274kg的整备重量对于一般人而言,是会造成一定心里负担的,但是掌握到这辆车的重心之后,牵着它的时候也不需要太过于恐惧,越恐惧越容易发生危险,重点是,车是用来骑的,不是用来牵的,大多数的时间,你会骑着它四处游走,这时候,你将会忘记它的重量。

003.jpg



004.jpg



005.jpg



006.jpg



007.jpg


    论整体外观,我个人认为R 1200 RT充满霸气,骑在路上,很多人都会上前询问车辆的细节、售价等等,甚至有人要求与车合影。与其说它充满霸气的美感,还不如说它充满“功能美”,因为本车的每一个细节,都是经过仔细考量,充满功能性的设计,而并非单纯以美感为出发点的设计。
扫描二维码关注e摩微信公众号

TOP

外形,以实用为主

    看完了整体外观,接下来的细节会让你发现R 1200 RT的设计真是处处充满贴心,我们甚至可以说,它的配置已经比许多入门级别的汽车要来得更好、更齐全,称它是两轮轿车其实一点也不为过。
001.jpg

002.jpg

003.jpg

004.jpg

005.jpg
    从以下这张图我们可以看到,前风挡可以在高位与低位之间进行无级调整,而且连手把的位置都被风挡所覆盖了,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称它为“全天候两轮SUV”的缘由,因为骑士身处设计良好的风挡之后,连手部都不太容易受到寒风的吹拂,再加上手把加热功能,几乎不用担心在冬季长时间骑行之后,手指冻僵的问题。
006.jpg

007.jpg

008.jpg

009.jpg

010.jpg

011.jpg

012.jpg

013.jpg
    宝马在设计R 1200 RT时,肯定对于车身的整流效果非常重视,因为在我短暂拥有它的几天中,发现在寒冷的冬天晚上,不需要穿着太多御寒衣物也能够从容不迫的往返公司和家中,如果换成一般的街车,肯定要多穿一件保暖衣物。但是后座乘客的腿部,还是无可避免的会受到一些气流的吹拂,但是好在后座附带加热功能,能减少许多寒意。

    而置物功能也是R 1200 RT的强项之一,虽然它没办法让你把登机箱装在车上,不过,比起一般的摩托车而言,它的置物功能已经算得上是“鹤立鸡群”了!如果你想的话,骑着它进行双人全国摩旅,绝对比起一般摩托车要来的轻松许多。
014.jpg

015.jpg

016.jpg

017.jpg

018.jpg

019.jpg
    除了置物功能、气候适应性强之外,本车所配置的遥控器功能强大,功能与汽车中控锁遥控器相同,可以一键锁上车上所有置物箱的锁,并且解除/开启防盗警报器功能。
020.jpg

021.jpg

022.jpg

023.jpg
    由以上介绍可看出,R 1200 RT在车身配置上的确下足功夫,它是一辆真正可以满足摩旅需求的摩托车,它的可用燃油箱容积为25L,若根据原厂公布120km/h定速时,每100km油耗为5.3L来计算的话,一箱油可以跑470km,不必担心发生找不到加油站的情况。
扫描二维码关注e摩微信公众号

TOP

功能强大的休旅车

    手把与仪表盘是R 1200 RT的“中枢神经”,因为许多车辆设置都是经由此处设定与显示,例如动力模式、悬挂模式、收音机、定速巡航......在汽车上看得见的功能,都需要透过手把上的开关按键设定,当然,宝马已经将这些操作界面优化,因为驾驶摩托车比驾驶汽车更需要专注度,所以人机界面的使用顺畅度非常重要。
001.jpg

002.jpg

003.jpg

004.jpg

005.jpg

006.jpg

007.jpg

008.jpg

009.jpg

010.jpg

011.jpg

012.jpg

013.jpg

014.jpg

015.jpg

016.jpg

017.jpg
    是不是觉得R 1200 RT的功能强大呢?的确,它的配置已经不似一般摩托车了,反而像是一辆汽车,而且是一辆豪华轿车!许多人都会被这些配置所震撼,因为它实在太齐全了,颠覆了许多人对于摩托车的想象。
扫描二维码关注e摩微信公众号

TOP

沉稳为主,给骑士无与伦比的信心

    提到R 1200 RT的操控性,就必须先提到那组特殊的前悬挂系统,这组名为Telelever前悬挂系统,是宝马为了减低传统前悬挂系统,在通过不平道路时,将反作用力(俗称的“路感”)直接回馈到握把上,有些人认为这是一种优点,但是,在长途旅行中,太多的路感反而会导致骑士加速疲劳,所以前悬挂系统就是利用类似汽车的摆臂设计,将受到冲击的力量分散至车架与减振器上。也由于这样的分离式设计,转向系统中的轴承受力减少,寿命大幅提升。
001.jpg

002.jpg

003.jpg

004.jpg

005.jpg

006.jpg

007.jpg

008.jpg

009.jpg

010.jpg

011.jpg

012.jpg

013.jpg

014.jpg

015.jpg

016.jpg

017.jpg

018.jpg

019.jpg

020.jpg
    至于先前所提到的三种动力模式,它们之间的差异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巨大。在DYNA模式下,油门的响应的确比其他两种模式灵敏些,但是也只有“一点点”,若你想要有天差地远的动力表现,那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编辑点评:我得承认在与R 1200 RT相处的几天中,我真的爱上了它,在骑回我自己的摩托车时,瞬间觉得像是在骑自行车。R 1200 RT厚实的骑乘质感、强大的功能,都让我对它无法忘怀,重点是在骑着它上下班的时候,开启加热手把,让我就算带着夏季使用的骑行手套,也不觉得冻手。而上山时,虽然没办法像街跑车那样轻巧,但相对的,你也不用时时刻刻紧绷神经。换言之,它的高亲和力,的确让人无法抗拒,而它的表现均衡,就像一个优等生一样讨人喜欢,但你得付出28.5万的代价才能拥有它!值得吗?在现今大排量摩托车逐渐成为一种风潮的情况下,R 1200 RT未尝不是一个沉稳又不失趣味的选择。
扫描二维码关注e摩微信公众号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