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杂牌车还能走多远

发布时间:2014-09-15 文章来源: 南方农村报 作者:11路公交车

  杂牌车的价格是无节操的,没有最低,只有更低。近日,不少广东摩托车经销商和笔者讨论杂牌车(也可称之为助力车、假国Ⅲ车)时,纷纷抛出这个观点。

  价格降低,产品的配套自然要跟着降,以前杂牌车用的都是摩托车配套,现在干脆再降一个级别,用电动车的配套。

  听说,最近能屡屡打破低价的杂牌车,就来自江浙一带,那里的电动车配套市场可是要比广东发达。

  1800元进货价不是最低,1750绝对可行,1500也不是没可能。进货价降低后,质量在降低,零售价也降低,消费者的预期也在降低。这样的循环会有终点吗?

  会!有行业可以参照,那就是深圳的山寨机产业。想当年,山寨机风靡全国,相比诺基亚,功能多,嗓门响,屏幕大,价格便宜,一时风光无限。同时,这个行业又是混乱的代名词。零门槛,谁都可以进入,谁都可以生产,在华强北租个档口,贴个商标,找齐配套,你就可以出货。

  低成本,无需注册,工商部门也少有监管,厂家迅速出货,快速回笼资金。

  很快,零门槛,低成本的山寨机行业的价格战全面打响,无序竞争爆发,到了2012年,在华强北贴牌生产的一台山寨机,零售价仅需要99元。低价格并没有让这个行业迅速成长,成熟,而是迅速将其拖入死亡的泥潭。

  如今,在卖手机的柜台,3000、4000元的手机比比皆是,却鲜见99元的山寨机。

  最强的杀手锏,永远不是低价,而是价格背后,产品所赋予用户的价值,如今,99元的山寨机已无法提供给用户任何的价值。再过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杂牌车注定将面临山寨机一样的命运。

  无法为用户提供价值,低价还有意义吗?
扫描二维码关注e摩微信公众号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