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配套要离婚 摩托怎么办

时间:2013-6-13  文章来源: 牛摩网原创 作者:魔中说摩

  国内某摩托车公司销售老总最近很纠结。原本计划今年上市的车型,在两年前研发时就把技术图纸提供给了配套厂。但是两年后传来消息,配套厂不玩了,要离婚,打算退出摩托车行业。该出来的产品出不来,底下的零售商牢骚满腹,网上车迷吵翻了天,这都让这位身经百战的老摩帮,感觉压力山大。

  而根据牛摩网的观察,类似的情况并非个例。违约者的名单,可以列出很长。很多新车都不幸入围。这其中,有的新车是晚了几个月,无伤大雅;有的新车是晚了几年,一直在整改从未被确定,观众们早已经失去了新鲜感。行业在萎缩,摩托车企业也仿佛得了帕金森综合症,动作总是哆哆嗦嗦、不那么利索。除了企业的狼性不比以往,配套厂见风转舵、三心二意也是主要因素。

  如果真要给摩托车企业写一部行业史,整车厂和配套厂的博弈,会是最厚黑也最精彩的一章。在行情最好的2000年左右,配套厂就像藤类植物,要靠住整车厂这棵大树才能生存。在这种情况下,配套企业跟童养媳一样,心怀委屈艰难求生。进入供应体系要公关;出现质量问题要挨打;缺钱要垫资;打广告要赞助。如果要开诉苦会,几个供应商坐在一起,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然而,虽然配套厂是弱者,但并不是傻子,也会找机会狠狠涮你一把。在行业最疯狂的世纪之初,经常扮演着这样的无间道。某企业研发新车,找配套厂开模,但还没有开始销售,就猛然发现,市场上同一外观的车已经满大街跑了。回来一做内部自查,发现模具早就从配套厂手里,发到其他企业去了。这就和老婆跟别人跑了,男人们往往会倍受打击、意志消沉一样。配套的出墙行为,也让整车厂没有了创新的想法和动力。即使到2013年,各个企业还有一大半产品,让人傻傻分不清楚。这个结果,和配套厂当年的滥交,脱离不了干系。

  当然,并不是所有配套厂和整车厂的关系都这么狗血。总还会有一些模范夫妻存在。行业龙头大长江集团,十几年来,工艺和质量一直被认可,就得益于和配套厂良好的合作关系。

  野百合也有春天,到了今天,配套企业终于迎来了媳妇的美好时代,已经可以摆摆姿态了。在某些时候,整车厂还不得不降低身段,反过来献殷勤。通过不断地市场兼并,劣质的配套企业基本被扫地出局,优秀的配套企业得到社会认可。很多配套企业资本雄厚,业务熟练,早已经开始了多元化。进军汽车、IT甚至地产行业。早在2010年,重庆开始大规模引进惠普、富士康等IT企业的时候,很多原来给摩托车做配套的企业,开始胜利大逃亡,纷纷跑去跟IT企业递送秋波。摩托车行业,对他们而言,早已经审美疲劳,变得可做可不做。

  6月12日的重庆时报,一篇题为《传统民企转型记》的文章中,描述了一家传统摩配企业,也是重庆最大的消音器生产企业,重庆靖悦产业集团转型为富士康生产零配件的故事。近年来,原料成本和用工成本都在迅速上升,但摩托车市场的恶性竞争,不仅让整车厂赚不到钱,配套厂也跟着受灾。这家配套企业,从09年开始,利润率就大幅下降,毛利润仅为6%-8%。最终,该企业不得不选择转型,成为富士康配套体系中的一员。与这家企业一起跳槽的,还有其他十余家重庆本地较大的配套企业。

  零部件体系是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基础,没有好的配套件,就没有好的终端产品。摩托车制造发达的国家,比如德国、意大利、日本,都有一套完整而优良的配套体系。配套体系的流失,某种意义上比市场低迷更可怕。在行业很多二、三线企业那里,前几年已经表现出这样的尴尬。要么没有订单,要么有订单的时候买不到配件。

  对二三线企业是生存的问题,对一线企业则是发展的问题。现在,国内优秀的摩托车企业,要么在做差异化,要么在上大排量。而如果没有配套厂的支持,这些伟大构想,都注定会成了空中楼阁。如何配套企业继续跟着走,已经成为我们要共同面对的难题,直接关系到行业未来的生存和发展。

  越来越多的整车厂,已经开始认识到配套厂的重要性,开始遵守基本的商业规则,并且用平等的地位去对待。但是,仅有“一颗红心”是不够的,整车厂还要有“两手准备”:加快新产品的升级换代,为行业描绘新的愿景。同时考虑从资本层面,整合或支持配套企业,提升零配件、尤其是发动机和电喷系统等核心配件的科技水平。这就跟小两口过日子一样,只有当家的赚得多了,配套才会对你死心塌地。
扫描二维码关注e摩微信公众号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