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1
- 帖子
- 1954
- 主题
- 1730
- 精华
- 1
- 积分
- 12044
- 威望
- 3947
- 金钱
- 4007
- 贡献
- 4090
- 在线时间
- 303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0-3-23
- 最后登录
- 2024-10-29
|
聚焦2013国内摩市(3)
时间:2013-3-13 文章来源: 摩托车信息
产品为王,寻求突破的2013
随着时代变迁,国内的消费群体对摩托车产品的诉求也在不断改变,正是这种诉求的改变,一步一步推动着整个行业产品的演变与发展。在80年代,摩托车是身份的象征;到了90年代,随着摩托车的普及,经济、实用、省油成为了关键词;时至今日,运动化、休闲化、年轻化的风潮,正在席卷整个中国摩托车行业。那么,在2013年以及将来,国内摩托车产品的演变趋势又将如何呢?
市场需求决定产品走向。通过对2012年摩托车产销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了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尽管行业产销量整体下降了10%左右,但细分产品,不难发现下滑主体主要为通路跨骑车型,而踏板车、弯梁车以及异型车的销量占比却稳中有升,由此可见消费诉求对行业的推动正在悄然进行中。
近年来,国内不少摩托车企业已经嗅到了终端市场对产品需求呼声的转变,并顺应市场需求试水新品,取得了一定成效。如早些时候五羊-本田所推出的优客110踏板车,通过搭载110排量发动机以及强调通过性能的加大号轮毂,为踏板车赋予SUV的灵魂,深受国内消费者的青睐,并成功返销日本,战绩显赫;豪爵在尝试剖析年轻群体生活、消费习惯后,针对新生代摩托车用户量身打造的踏板车灵迪,在2012年的重庆摩博会上好评如潮;同时诸如建设的JS100T-2、标致的VIVACITY 125 sixties、大阳的新贵二代等踏板车新品,在2013年必将大出风头。而在弯梁车方面,新品亦非常突出,如济南铃木在2012年末推出的赛胜110,协同国内销量最好的赛驰,组成了非常强势的铃木弯梁阵容;宗申则是主推疯狂的变装弯梁V炫,在年轻消费者群体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时五羊-本田的凯影、新大洲车田的威武110、大阳的大阳宝宝Ⅱ等弯梁新品,对终端市场的影响力亦与日俱增。
在踏板与弯梁齐头并进的同时,两种风格迥异的产品系列之间,还碰撞出了激情的火花。将差异化导入产品领域,大胆突破传统车型枷锁,将与踏板与完美结合,集两方优点之所长的“踏弯”、“弯踏”车型悄然入市 ,前景一片大好。其中嘉陵将踏板车的时尚与弯梁车的实用相结合,推出的全新概念“SCV踏弯”好俊JL125-9、五羊-本田标榜国内摩托车制造业最高水准的电喷弯梁跨界车弯刀110、银钢所推出的富有民族风、中国美的“弯踏”迪雅YG110-8A等产品,都可以看做是在国内跨界车型领域极具代表性的佳作,它们的诞生与成长,必将对中国摩托车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踏板、弯梁、跨界车的强势崛起,是市场变迁的必然趋势。随着燃油助力车、电动车等产品的普及,使众多潜在消费者养成了骑车出行的习惯,而随着国家政策制度的逐步完善、监管力度的加强,这类产品的生存空间将越来越小,而消费者鉴于追求更好的骑行体验、性能更佳的替代品等因素,自然会向标榜着轻松、休闲的踏板、弯梁车倾斜。同时随着摩托车品系的日渐丰富,功能性划分也越发明确,随着摩托车向中高端领域迈进,消费者对代步功能与娱乐功能重视程度将大大超越过去对实用性的追求,加之对通路跨骑产品审美疲劳,这都为踏板、弯梁、跨界车的强势崛起创造了机遇。
作为异军突起的另一条重要分支,国内中高档车领域亦成为了众多摩托车企业的主战场。自豪爵铃木在2011年重庆摩展上高调推出了骊驰GW250以来,几乎所有企业都加强了中高端产品领域的研发投入力度,摩托车行业的军备竞赛也由此展开。
2012年可以说是中高端产品辈出的一年,钱江推出的黄龙600几乎横扫国内市场、春风推出的春风650NK也令众多车迷食指大动、隆鑫融合宝马技术推出的LX650几近完美,而豪爵铃木亦顺势推出了骊驰的旅行版GW250J,为国内中高端产品家族再添新丁。
在众多新品耀眼登场的背后,也预示着国内中高端产品领域的竞争日趋白热化,而这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摩托车行业的主旋律。过去我们总说中国摩托车行业尽管体量庞大,但缺乏核心竞争力,距离世界一流还很遥远,但随着中高端产品领域的市场竞争加速,必将会极大地提速行业整体核心竞争力的发展。已经到来的2013年将会是这场技术革新中的关键之年,在这一年中,企业自身的长远规划有所把握,在竞争初期谨慎对待,方能百战不殆。
2013年是调整的一年,在这相对平稳的一年中,企业应当积极反思,找准定位,谋定而后动。市场在变,对产品的需求也在改变,企业的新品研发也必须不断跟进。尽管在近年来的产品发展趋势上,通路产品日渐式微,踏板车、弯梁车、跨界车异军突起,中高端产品独树一帜,但没有人能够保证5年后、10年后市场需求依旧如此。须知市场需求与企业研发方向最终达成和谐统一的步调,这才是在市场竞争中屹立万年不倒的奥秘所在,那么在2013年我们更应当尝试反思,怎样的发展方向才是真正最适合企业自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