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重庆摩企海外维权艰难:仿品来自国内

来源:华龙网——重庆商报            2012-9-3

  隆鑫知识产权部部长刘成果不知道是该庆幸还是郁闷。不久前,他们在巴基斯坦发现,有款产品几乎和隆鑫的一模一样。调查后却发现,这款在海外发现的仿制品,仿冒者竟是一家重庆本土企业。昨日,商报记者从西南商标所获悉,在其去年处理的几十起摩企海外维护产品专利权的案件中,至少七成案件都是重庆某些摩企仿冒对手产品,然后销往国外。而这样的一场本土摩企海外知识产权大战,对手竟多是国内同行。

  个案

  隆鑫查获一批仿冒出口通机

  去年11月的一天,隆鑫知识产权部部长刘成果接到一条手机短信,上面写着,下午2点将有一批货物从海关出发,运往巴基斯坦,里面装的都是隆鑫通机的仿制品。

  刘成果急忙带人赶到码头时,那个蓝色集装箱正要出港。打开一看,集装箱门口的几个通机外形和隆鑫的产品一模一样,却没有贴标签。当他们走进集装箱的内部时,发现这批通机的商标上全部贴着“隆鑫”二字。

  “我应该感到庆幸,这批产品是重庆本地企业生产的,我们可以在国内起诉对方。”8月28日,刘成果在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说,他们最先发现仿冒品的地方是巴基斯坦,仿冒者就是重庆的这家企业。

  刘成果回忆说,此事的由来是接到一个巴基斯坦经销商的电话。

  “如果你们再不采取行动,我也准备购进假货了!”电话里,巴基斯坦经销商气愤地说,因为隆鑫的某款产品在当地销量很好,他赚了不少钱。但好景不长,当地满大街的都是仿冒品,而这样的情况他已忍气吞声一年多。

  接到经销商的电话后,刘成果带人到巴基斯坦调查,结果让他有些意外——仿制者不是当地摩托车企业,也不是经销商,而是一家重庆企业,从隆鑫打的到这家企业仅需62元。当他们找到这家仿制企业的老总时,发现对方竟然是以前在隆鑫工作过的旧同事。

  去年年底,隆鑫一纸诉状将该企业告上法庭。上周,法院下达了判决书,仿制企业因仿制400多台(一个集装箱的)隆鑫通机而赔款几十万元。

  “这仅是冰山一角。”刘成果表示,去年11月那次,他们仅查获了一个集装箱的产品,而当天报关的仿制品有三个集装箱。刘成果估算,仿制企业至少通过仿冒隆鑫产品获利了几千万元。

  赢了官司,刘成果却感到很郁闷,因为他负责隆鑫的海外知识产权维护,但这场海外知识产权维权的“战争”,更像是重庆摩企的左右互搏。

  现状

  多数仿冒产品卖向海外

  来自重庆海关的数据显示,去年和今年上半年,重庆市外贸进出口额分别为292.2亿美元和250.4亿美元,同比增长1.4倍和1.7倍,增幅连续保持全国第一。

  但在渝企“走出去”的步子迈得越来越大的今天,知识产权问题却已成最为常见和影响最大的问题,在汽摩行业尤为突出。

  “海外知识产权被 抢 后,调查发现侵权者是国内同行、企业经销商等情况大量存在。”昨日,重庆西南商标事务所专利部主管陈冠邑和涉外部主管李松称,多数汽摩渝企的专利、商标都曾遭“抢”,从已知情况来看,被“抢”的海外专利、商标中,仅有少部分最终成功夺回。

  “最怕他乡遇故知。”8月28日,力帆摩托车外销公司副总经理朱小满在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遇到这种情况的不仅是隆鑫,力帆、宗申等大型摩托车制造商都遇到过。

  朱小满表示,随着国内法律的完善和各大一线摩托车品牌对专利商标保护意识的增强,不少仿冒企业选择了将产品卖到海外。

  8月30日,重庆市专利局法规处处长王虎告诉商报记者,重庆摩企在海外被侵犯专利权,侵权者多是国内或本土企业,这样的专利权侵权特点已越来越突出。

  而商报记者从西南商标所专利保护部门了解到,就该部门去年接手的几十起海外专利侵权案件中,至少有七成是本土企业所为。

  王虎表示,仿制者的操作手法是:国外负责销售重庆汽摩产品的经销商看到哪款产品卖得好,就来重庆找仿制者,生产仿冒品再到海外销售。
扫描二维码关注e摩微信公众号

原因

  仿制太容易取证太难

  为何在海外销售仿冒品的,多是本土企业?

  “他们要造假太容易了。”朱小满表示,重庆的摩托车产业已很成熟,摩托车零配件厂业内企业都很熟悉。只要拆开一款产品,就能知道其中的某个零件是哪一个零配件商生产的。所以,要仿制对手的产品很简单,买个产品拆开看,再顺藤摸瓜找到零配件厂进货,就能大量生产仿冒品了。

  但对于被仿制的企业而言,要取证却太难。

  刘成果告诉商报记者,就算在展会上发现了从外形到技术都“撞车”的产品,就算自己企业拥有专利权,仍然不会告对方。因为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只能起诉抓到现行的产品,就算胜诉,一般也是按这些产品的售价进行赔付,而一般企业拿到展会上展示的产品只有一两台。

  多数企业未申请海外专利

  很多渝企在海外没有申请专利保护,也导致其无法在海外起诉侵权者。

  陈冠邑称,费用多、门槛高,是企业不愿在海外申请专利保护的首要原因。据介绍,申请一件海外商标要1万~2万元,申请专利通常每件要几万元至20万元不等。

  其次是因为代理机构少。

  此外,一些企业还担心专利公开后被其他企业“克隆”,夺回技术专利或商标却要付出相当高的成本,且一般需2~3年。“企业认为,既然申请了专利、商标也难以维权,还不如不申请。”陈冠邑说。

  李松则表示,目前大量涉外商标、专利均集中在力帆、隆鑫等企业手中。“出海”的中小企业增多,却缺乏知识产权保护,导致维权成本增加,海外直接损失居高不下。

  “一些中小企业眼光不够长远,往往只在国内申请核心技术专利,等准备进军某个国家时,再想起保护技术专利,为时已晚。”重庆市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力帆、隆鑫等企业,在2004年以前都曾频繁遭遇海外知识产权壁垒,而一些中小型汽摩企业还没吃过没有海外专利的“苦头”,因此仍有企业在走这条“老路”。

  另外,不少企业不了解国外知识产权的“游戏规则”,花了一些“冤枉钱”。如由于代理机构找得不对,不得不交纳专利维持费等额外费用;由于获取的国外专利信息不全,企业不知道哪些已申请专利,盲目申请导致被专利局打回,最终白忙一场。

  建议

  可联手合作伙伴申请专利

  西南商标所专利部主管陈冠邑称,在海外,无专利、无商标的产品,消费者和当地政府很难判定真伪。商标、专利拥有者甚至会沦为“侵权者”,付出高昂费用,甚至牺牲市场。

  一些凭借自身能力“出海”可能还“走不稳”的企业,可以通过当地合作伙伴代为申请。尽管代价可能是舍去一半专利权,但至少能保住一个市场。

  “中小企业在做外贸时,要首先了解当地的知识产权法律、相关产品的知识产权信息,尽早申请。”西南商标所涉外部主管李松说,提前布局专利地图,对主产品涉及类别的商标,或是主产品涉及的核心技术专利进行申请保护,很有必要。

  另外,目前通过马德里国际注册海外商标手续简便、费用低廉,基本费用仅5000元,成功注册后最多可享受87个成员国的商标专利保护。重庆各区县政府也对海外商标注册有一定补贴,如奉节的企业最高可获5万元,江北区、渝中区的企业可获1万元。

  专利也有类似途径。企业可通过《巴黎公约》申请,半年至一年内,可直接向167个《巴黎公约》成员国申请专利。而通过PCT申请国外发明专利的,重庆市政府也将给予1万~2万元/件的资助。

  此外,我市还针对汽摩行业设立了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以满足企业对知识产权服务的各种需要。
扫描二维码关注e摩微信公众号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