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跑马圈地 摩企争骑“大”摩托

来源:重庆商报    2011-10-12
  产量下滑、销量不景气,让摩托车行业感到阵阵寒意,也催促摩托车企业变阵应对。即将于本月13日在我市召开的中国国际摩托车博览会上,我市多家摩企都将推出大排量摩托,欲借此寻找新的突破口,从竞争激烈的低价摩托车市场杀出一条出路。

  推大排量车抢占城市市场

  “这辆车就是我们新推出的250排量的摩托了。”力帆集团摩托车销售公司总经理罗道中指着厂区内一辆摩托车告诉记者,这辆车将在本届摩博会上首发,也是力帆主推的首款大排量摩托车,相对于以前他们生产的价格在6000~7000元的经济型摩托,这款摩托的售价在1.68万元。而这款摩托车直接瞄准的是城市“玩车族”。

  事实上,这仅是该公司产品结构调整的第一步。罗道中表示:“除了大排量,我们还将推出可放入轿车后备厢的小型摩托车等个性化产品,抢占城市市场。”

  而希望进军大排量和个性化市场的并不仅是力帆一家。排量从250CC到650CC,本届摩博会上本土摩托车企业发布的新品,排量一个比一个大,售价多在3~6万元之间。据了解,宗申集团将在现场推出500排量的摩托车,宗申集团摩托车销售部市场科科长龙维川表示,这款车型将在明年年底正式上市。同时,隆鑫650排量的摩托车也将在摩博会上发布,并于今年年底上市。

  低端产品已拼成红海

  众所周知,125~150排量的经济型摩托车,针对的多是农村市场。市经信委汽摩处副处长陈四维表示,我市每年都将卖出约1000万辆摩托车,排量几乎全部集中在150CC以下。

  “现在的小排量摩托车市场犹如红海,拼杀已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罗道中表示,从今年开始,国内的摩托车市场一直不景气。据中汽协摩托车分会的数据,今年8月,全国共产销摩托车215.64万辆和218.20万辆,产量环比下降2.32%,销量环比增长0.17%。

  在此背景下,原本走高价路线的本田、铃木等合资品牌也放下身段。今年年初,雅马哈、本田、庆铃等品牌都推出了自己的低价摩托车,价格在5000~6000元/辆。而这个价格正是自主摩托车品牌的主流价格区间,自主品牌不得不打“低价牌”应对,竞争相当惨烈。

  本土摩企应借机转向

  相反,大排量摩托市场却是一片蓝海。中汽协摩托车分会秘书长李彬表示,购买大排量摩托的人群多是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城市消费者,而我国这块市场才刚起步,竞争者自然较少。若本地企业深耕发展,还是有不少机会。

  从产品利润来看,李彬举了个例子,一辆售价6万元的大排量摩托,厂商的成本可能4万元,即使经销商赚走1万元,厂家也能有1万元的利润。而一辆小排量摩托,利润可能只有50元左右。

  “现在正是进军大排量摩托的好时机。”中汽协摩托车分会秘书长李彬表示,在北京,大排量摩托和娱乐摩托市场已经开始显现。他说,从今年1~9月的数据看来,虽然全国摩托车市场不景气,但大排量摩托却逆势增长,本土企业更应当抓住这个机会调整产品结构,抢占市场先机。

  新闻链接

  中国摩企须摆脱低附加值困境

  中国摩托车产量于2006年突破2000万辆,2008年达2594万辆,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最大规模的摩托车生产国。但是中国摩托车产业虽然企业数量非常多,但多数本土制造商都属于产品开发能力匮乏、不生产核心零部件的纯粹性组装制造商,因此,仿制品大量充斥中国摩托车市场。摆脱摩托车产品的仿制模式和低附加价值是今后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目前中国摩托车业界还未呈现脱离低附加值困境的曙光。从中国各排量摩托车产量来看,主要产品为排量110cc~125和100cc~110的车型,两种排量车型产量占整体产量的六成以上,此类低排量产品多数为低价格车型。因此,对于高度依赖低附加价值产品的摩托车制造商而言,开工率下降将立刻导致收入减少和利润下滑,因此,虽然中国摩托车产业号称世界最大规模产业,但业界整体盈利基础却非常薄弱。据央视
扫描二维码关注e摩微信公众号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