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本土品牌到了自主关键期

作者:王立佳  来源:摩托车趋势
  近几年来,从生产准入到国Ⅲ排放标准的实施,从国内市场的萎靡不振到全球的金融危机,自主品牌都表现得茫然与无助,与合资品牌的从容淡定形成强烈对比。以嘉陵、建设、宗申、隆鑫、钱江、力帆等为代表的中国摩托车领军品牌,在一次次的政策应对与市场冲击中表现尚且如此,那些以克隆与山寨为生存手段的更是度日如年,何谈品牌发展。

  中国有2000多种产品产量世界第一,可全球品牌价值前100名当中难觅CHINA的踪影,中国摩托车每年近千万辆的出口,绝大多数都是在不发达国家以低价获取的,甚至有低价倾销之嫌,完全依赖于国家的出口退税政策,勉强维持着本该早已破产的企业生产。

  纵观世界摩托车品牌,HARLEY-DAVIDSON不仅仅代表美国自由与民主的生活方式,更是美国文化的代表与传播者;BMW不仅仅是德国制造业的品质代表,更是德国生活品质的象征;DUCATI不仅仅是代表意大利制造业的最高水准,更是意大利工业设计的象征;HONDA不仅仅代表日本制造业的精细,更代表着世界摩托车的最高技术水准。而中国摩托车的品牌特征恐怕只能以低质低价来形容了。

  中国的本土品牌分为国企和民营两大阵营。笔者大胆预言,受国企体制所限,在品牌建设与培育上,以嘉陵、建设、轻骑为代表的兵装近期内难见起色。而宗申、隆鑫、钱江为代表的民营企业,其长期的短视行为也导致品牌影响力呈明显的颓势。有人说豪爵是中国摩托车品牌的代表,但笔者认为,豪爵也只是以相对出色的产品品质与市场适应能力赢得了市场而已,就其品牌内涵来说,也是乏善可陈。

  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的海尔、联想、华为等已成为全球知名品牌,即使被长期诟病的汽车行业,也因为吉利全面收购沃尔沃让全世界刮目相看。

  在摩托车行业,自主研发、自主创新只是纸上谈兵,根本问题在于我们根本就没有自主意识和想法。试想,一个没有自主意识和想法的企业,能开发出属于自己的产品吗,能建立起适应市场发展规律的运营机制和经销体系吗,能培育出孕育自主品牌的企业文化吗,能培育出世界性的自主品牌吗?

  自主不仅仅是品牌所有权的自主,还应该包括市场定价的自主、销售网络的自主,形成一套包括技术开发体系、配套供应体系、营销服务体系、品牌推广体系等在内的全方位自主。

  从市场份额来看,本土品牌似乎已经成为主导,但技术和品牌影响力仍掌握在合资品牌手中。如果说有点话语权,也就是市场销售网络方面,但很少掌握在生产厂家手里,都被一些大的经销商所掌控。因此,无论是品牌的影响力,还是市场的话语权,本土品牌都要远远落后于合资品牌,具有相当实力的零部件供应商也基本被合资品牌所掌控。

  经过多年拼杀,日系品牌已经摸清了中国市场的底细和套路,在中低端市场的强大攻击性已经显现;通过合资或整车进口,觊觎中国市场已久的欧美品牌的大举进入,高端市场更是我们无人能及。

  笔者一直认为,与世界著名品牌相比,中国摩托车的差距根本不在技术与产品,而在于企业的经营理念和自主意识,中国摩托车缺少的是真正的企业家,缺乏的是企业家所必备的民族精神与社会责任,缺少的是长远发展战略眼光和自主自强的精神境界。
扫描二维码关注e摩微信公众号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