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2011---中国摩托车业如何给力?

来源:转载
  现2011已经走进,我们国家传统的春节即将到来之际,正是大家总结2010规划2011的决策阶段。我们依据多年摩托车产品市场专业研究的资源优势就2011年摩托车行业如何给力的话题在此与大家分享我们的研究结果。

  2011第一给力点:新能源电动摩托车产品将是目前中国摩托车业唯一可能性最大的在未来几年产生兴奋点的价值机会。

  关于这点我们已经在《 2011----电动摩托车格局将开始重新改写》中进行充分全面的论述。无论从国家十二五汽车产业发展规划还是目前摩托车综合实际发展状况等方面都是摩托车业无可替代的突围机会。

  但是对于摩托车业来说,进入电动摩托车必须审时度势:充分认识目前“电动车”的实际态势,依据自我相对技术优势研发出比目前“电动车”总体质量更高水准的完全有标准可依的电动摩托车,给消费者一个明显的正规军信号。同时不能急于求成,仅仅作为完善修补燃油摩托车产品市场的需要,不要设想一下靠电动摩托车产品增加利润等。否则会陷入目前的“电动车”混乱的局面,更加增加了国家规范“电动摩托车”的压力与难度,肯定对摩托车业是一个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事情。

  2011第二给力点:立足普通款,拓展细化专业群体消费者专业用途功能摩托车。关于这点我们已在《智得外卖外送专业客户车辆产品百万市场,全面开启专业客户群体车辆市场先机》中对已经成熟的国内专业群体专业用途功能摩托车的商机进行了分析。目前已经可以获得相对更高的利润率。

  2011第三给力点:加大产品研发,形成各自技术优势,而不仅是款式外观造型,应着眼功能性能方面。

  2011第四给力点:从目前的完全摩托车销售代理或直销机制基础上,开始建构自我网络推广销售服务体系。因为3-5年后,终端摩托车销售的制高点将为习惯熟悉电脑的下一代掌控,今后更多的摩托车消费者也是网络爱好者,他们/她们都会通过网络来了解摩托车产品。

  2011第五给力点:摩托车整体企业应不要过多注重规模,应精兵减政,降低那些作用不大的厂房租金,优化配比人员结构,将资金用在刀刃上,从追求数量转到追求利润效益上,与外部有专业丰富经验的研发 销售等团队合作。可取得更好的效果,同时消除不必要的压力。


江智车辆产品专业研究小组



赵岁民(国家注册高级策划师)



2011年1月10日

扫描二维码关注e摩微信公众号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