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中国嘉陵打造出 水陆两用摩托车

来源:摩托财智

001.jpg


中国嘉陵规模宏大的摩托车总装生产线


  1979年9月,重庆市最早的摩托车———嘉陵50摩托车在国营嘉陵机器厂研制成功,年底投放市场。30年过去了,中国嘉陵已累计产销各种摩托车1800余万辆,占全国保有量的1/5。也就是说,全国路上跑的两轮、三轮摩托车,有两成是中国嘉陵产的。更重要的是,30年来,在中国嘉陵的带动下,重庆的摩托车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如今产量占全国摩托车的1/3以上。
军工企业华丽转身
    中国嘉陵的前身叫“国营嘉陵机器厂”,始创于1875年,是我国最早的军工企业之一。随着和平年代的到来,嘉陵厂的机器设备等闲置,企业步入困境。1979年,嘉陵厂开始开发生产民品摩托车,走上了“以民养军”的发展道路。
  中国嘉陵集团董事长、总经理龚兵说,中国嘉陵是我国摩托车产业发展的先驱和开拓者,取得了多个第一:我国最早开展横向经济联合的企业之一、中国最早开展国际合作的摩托车企业、我国最早实行企业集团试点和股份制试点的企业之一……1993年,摩托车生产经营资产剥离改组为中国嘉陵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集团),1995年,中国嘉陵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龚兵说,中国嘉陵完成一系列改革后,企业扩张能力大增。除了在沙坪坝老厂搞摩托车生产外,企业开始向全国扩张,并在哥伦比亚、印尼、巴西建立了制造工厂,在美国、西非设立了营销公司。
带动重庆摩托车产业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嘉陵摩托车首个销售公司在储奇门成立,在其带动下,储奇门很快形成摩托车整车及零配件销售一条街。上世纪80年代未,重庆市的摩托车生产开始逐步壮大。重庆摩托车的产量跃居全国第一,市场占有量占全国摩托车产量的1/3强,成了名副其实的摩托车城。
  目前,中国嘉陵有35cc-600cc 10余种排量上百个车型,已累计产销1800余万辆,占全国保有量的1/5,形成年产摩托车200万辆和塑料非球面投影镜头15万套的能力,拥有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内同行首家)、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摩托车质量检测站、5家国内生产基地、5家海外子公司。“嘉陵”牌摩托车从1981年率先出口国际市场以来,现已出口到90多个国家和地区。
打造出水陆两用摩托车

002.jpg


  谈到未来,龚兵说,中国嘉陵已在璧山县征地3000亩,准备在2012年整体搬迁到璧山,届时生产场地将比现在增大2倍。产品生产上,也向高、精、尖方向发展。他说,中国嘉陵已掌握了600cc大排量摩托车技术,已具备部分产品的系统集成开发能力,拥有较强的发动机及核心零部件制造能力。他们生产的嘉陵JH600两轮、三轮、8×8轻型全地域车“金悍”、“独狼”、“好帅”水陆两用摩托车,不但能在水里开,还能在陆路上行驶。目前这种全地域的摩托车已配备到驻港部队和边防部队。
董事长简介

003.jpg


龚 兵


  汉族,1969年3月出生,浙江义乌人,EMBA,现任中国嘉陵集团 董事长、总经理,政协重庆市委员会委员。
  龚兵同志历任中国南方汽车青山变速器分公司总经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摩托车分会理事长、重庆市企业联合会、重庆市企业家协会、重庆市工业经济联合会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全国摩托车行业经济技术信息网副理事长;第三届重庆市创业优秀企业家,获得高级职业经理人证书,享有中国优秀职业经理人、全国企业信息优秀领导人等称号。
  龚兵同志长期从事大型、特大型、国家级企业集团的经营管理工作,是一位年富力强、善于创新、眼光独到、能力卓越的优秀青年企业家。
企业简介
  中国嘉陵集团的前身是生产枪弹的。
  中国嘉陵集团
  中国嘉陵集团是以摩托车及其发动机、特种装备制造、通用机械、光电产品等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级大型企业集团,是中国最大的摩托车企业集团之一。
  中国嘉陵集团前身为嘉陵机器厂,创始于1875年清朝政府上海江南制造总局龙华分局,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军工企业之一。抗日战争爆发后,1938年内迁重庆市西北郊沙坪坝区双碑嘉陵江畔。
  1979年,嘉陵实施军转民开发生产摩托车,是中国发展摩托车产业的奠基者和引导者。1995年,中国嘉陵上市。
  “嘉陵”商标是中国摩托车行业第一块“全国驰名商标”,品牌价值81.35亿元;“嘉陵”摩托车是中国摩托车首批“中国名牌” 产品,是中国摩托车行业第一品牌。
扫描二维码关注e摩微信公众号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