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06117
- 帖子
- 1772
- 主题
- 1768
- 精华
- 0
- 积分
- 10194
- 威望
- 3369
- 金钱
- 3439
- 贡献
- 3386
- 在线时间
- 35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3-7-16
- 最后登录
- 2014-8-6
|
广东遂溪黑摩托月销量达5000 多为扣留报废车辆
文章来源: 环球网 作者:佚名
南方农村报讯(记者 樊文泽 实习生 孔学劭)据最新规定,摩托车报废年限最高为13年,达到年限后,国家将引导报废。对于被查扣,并进行报废处理的摩托车,国家更是明文禁止其再度流入市场。
然而,一个依靠贩卖报废、交警查扣摩托车来获取暴利的黑色产业链,却一直隐藏在湛江市遂溪县城月镇,且有愈演愈烈的发展势头。
缘何这种明显违法的产业集群,可以在当地的持续运作,且屡禁不止?这不禁引人深思。
目击
民居变身黑车店
“一到年底,这里的黑车市场又火起来了。”在湛江市遂溪县城月镇,摩托商家周高(化名)指着路边一台飞驰而过的摩托车,叹了口气。这辆CG车油门轰得很大,排气管冒着滚滚的浓烟,没有牌照。
记者在镇上走了一圈,发现这样的“无牌车”无处不在,几乎成为镇上民众的主要交通工具。
“靓仔,要买车么?”一名中年妇女迎了过来。跟随她的指引,记者来到了一处民宅,穿过大堂,来到后厅,只见十几辆摩托车整齐地停放在屋里。看到有人进来,屋里女主人也迎了过来。
“这款本田2000元,你听听这声音,很猛!”她熟手地启动了一台CG125.记者观察到,这些摩托的外观毫无光泽,大部分车架都有拼接过的痕迹,油箱、座包崭新,很多位置略显锈斑。
“这是拼的,骑起来不安全。”记者指了指车架。
“这里用钢管焊接过的,没事。你诚心买,便宜点给你。”女主人说。
看到记者无心在这家店购买,中年妇女又带记者去另外一户人家。“你来我们这里买就对了,我们的车经常卖到湛江、吴川去,连广西那边都和我们拿货。”该户女主人得意地说。
也许发现记者一直在问问题,没有还价,女主人开始变得警觉:“你不是买车的,是不是派出所或者记者?”随即不再理会记者。
调查
黑车月销量破五千
周高告诉记者,在城月镇,隐藏在民居中销售的黑摩托车档口,超过了100家,大多数分布在北坡路附近。档口内分工明确,男人到金属回收公司“收货”,妇女上街兜售,留守的小孩则要看店。路边的维修档口负责修车、洗车,镇上的摩的师傅、小卖店老板负责拉客,档口每卖一台车,掮客也能拿到100元至200元提成。
据介绍,城月镇出产的“黑摩托”,大多数来自于湛江地区的金属回收公司,有些则是来自于珠三角地区。得益于流通环节的顺畅,监管部门的缺位,这些黑摩托十分畅销,月销量已在1000台以上,在春节前的旺季,月销量甚至突破5千台,湛江、茂名、珠三角、甚至广西等地的人都会过来提货。
“如果计算生产总值,这里的黑摩托产业已经是当地的龙头产业。”周高嘲讽地说。与此对比,他经营的正规车行,每个月都卖不了100台。“生意快做不下去了。”
暗访
回收公司变卖查扣车
2014年1月6日,南方农村报记者来到位于雷州市企水路与G207国道交汇处的金属回收公司。经报料人介绍,城月镇的很多摩托,都是从这里提货,再被翻新出售。
批发点的门口处挂着“雷州物资总公司金属回收公司”的牌匾。牌匾不远处贴着一则货运广告,提示前来进货的老板可以联系该公司,直接将车发往广西、珠三角等地区。
场内已经有不少人在选货,不时有人将破旧的摩托车推出来,搬上小货车拉走。也有人开着车过来买配件。
跨进大门后,场内的景象豁然开阔。近3000平方米的院子内,堆满了破旧摩托车与拆车件。规格不同,新旧程度不同的货物被分成不同的区域堆放。基本完整的摩托车数量超过了200台。
记者观察到,这些车的座包上留着白色的喷漆字。“10年12月无车架号查扣”、“13年3月无牌查扣”等描述日期、查扣方式的字样清晰可见,但其他信息却被做了处理,只留下了白色的痕迹,非常像交警部门查扣的车辆。
门口的结算处,几个人在砍价。“老板,这台算便宜点?”“1000最低,你上次拿货拖了一个星期才给钱。”“上次那台这么靓才900,这台这么贵?”“物价上涨!”
看到记者在看车,场内的员工过来招呼。“这台125多少钱?”“识货!这台换个油箱,就可以跑,1200.”“哪的车?”“你没看写着么,13年无牌查扣,最多08年车,本田机堪磨!”“哪扣的?”“你多管闲事!”“800我要了。”“不讲价!你不要,大把人要!”说完,这名员工头也不回地走开了。
■记者手记
屡禁不止
黑产业缘何难根除?
一台报废的摩托车,由金属公司从交警处“拿”出来,以800元的价格卖出去,经翻新后再以1400元的价格销售到用户手中。一条看似变废为宝的产业链,实则却是一条侵吞正规摩托车市场,道路交通秩序的毒蛇。它导致正规车行生意冷淡,道路交通越发混乱。
早在前几年,南方农村报与其它的报纸、电视媒体都曾关注过遂溪城月镇的黑摩托产业,并引起了相关执法部门的重视与查处。但遗憾的是,多次的严查,均无法将这一“龙头产业”彻底铲除。
这不禁引人深思:是什么样的原因,让这一黑产业如此根深蒂固,并逆势生长?
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当地偷抢摩托车现象严重,越贵的车,被抢的几率就越高。民众愿意购买报废车,希望降低被抢的风险。其次,当地民众即便购买新车,也无上牌的习惯,导致无牌无证车辆大量存在。法难责众,这让交警部门日常执法无从下手。交警查车沦为一种形式,黑车被拦下,也只是交钱走人。此外,隐蔽于民居的摩托车销售,不开发票,又让工商执法时难以证明“这些二手的摩托车是用于对外销售”。
诚然,要根除城月镇的黑摩托产业,已不能依靠一两天的执法运动,而是需要一个长效的管理机制,各部门的联合执法,联防统治,切断黑摩托利益链的同时,引导曾在该产业谋生的民众找到新活路,还市场、交通一个清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