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1
- 帖子
- 1954
- 主题
- 1730
- 精华
- 1
- 积分
- 12044
- 威望
- 3947
- 金钱
- 4007
- 贡献
- 4090
- 在线时间
- 303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0-3-23
- 最后登录
- 2024-10-29
|
抢“国Ⅱ”最后市场 摩企加班造车
今年7月1日起,我国将对摩托车实施环保“国Ⅲ”标准,届时所有制造、销售、注册登记的两轮摩托车和两轮轻便摩托车的大气污染物排放值比现行“国Ⅱ”标准降低50%以上,这一政策无疑将加速行业内部洗牌。昨日,记者了解到,由于“国Ⅱ”排放标准的摩托7月1日起就不能生产,但市场销售可以放宽到年底,因此在新标准实施之前,几乎全行业都在加紧生产“国Ⅱ”摩托,目前库存量已经超过500万辆。面对日渐增大的库存压力,厂家、商家也展开了激烈博弈。
加紧生产“国Ⅱ”摩托
隆鑫工业销售公司人士昨日告诉记者,近两个月以来,生产车间经常实行3班倒,提升产能。其原因是,一方面国内外市场销量增加,需要及时供货;另一方面,7月1日起摩托车行业将强制执行“国Ⅲ”排放标准,“国Ⅱ”排放的摩托都不能再生产。但新产品市场还不太认可,“国Ⅱ”产品是时下最畅销的,所以为保证全年的销量,需赶在7月1日之前,尽可能多生产“国Ⅱ”排放标准的摩托。
记者了解到,像隆鑫一样,加班加点生产“国Ⅱ”摩托的企业,几乎全行业每一家都如此,嘉陵、力帆、宗申、银翔、豪爵等不少厂家,还人手不够,招聘了不少,“今年1~4月,我们招了1200多人,其中不少都是摩托车公司的。”力帆集团董事长尹明善说,这种繁忙的场面,自金融危机之后,已经快两年没出现了。来自重庆海关的消息称,今年一季度,重庆摩托车出口量达到85万辆,同比增长了1.7倍。
借涨价之名催促提货
“近期以来,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工厂承受了较大的成本压力,现对旗下产品价格进行5%上浮,请经销商加紧提车……”这是九龙坡摩托车经销商张凯(化名)4月26日接到的一份厂家通知书,张凯所经营的摩托是国内一线大品牌。
接到通知后,张凯随即筹备了近500万元,前往厂家生产基地提了货。令他没想到的是,1000多辆摩托刚入库,5月5日他又接到了厂家的第二道通知:“厂家为保证市场销售平稳增长,主动承担原料上涨的压力……决定‘国Ⅱ’产品不涨价。”张凯说,通知中也讲到他们提了“高价车”的处理办法,对于4月26日至第二道通知下发之日,各经销商已提车辆,均按原价格执行,先期涨价部分将以货款形式予以挂账处理。除此之外,还明确规定,坚决杜绝各级经销商私自涨价行为。
“这其实是厂家借涨价之名,将大量的库存转移给经销商的一种手段。我现在是一点流动资金都没有了,仓库费用更让我头疼。”张凯说,厂家将库存转嫁到经销商,既减轻了庞大的库存成本,又快速回笼了流动资金。
库存或达五六百万辆
张凯所遇到的情况,并非个案。“没有涨价,都是在借涨价之名,将‘国Ⅱ’摩托库存压力转移到终端。”重庆某大型摩企销售公司负责人面对记者询问近期摩托车“涨价”传言时,一语道破了涨价的玄机,证实了张凯的说法。据称,7月1日后“国Ⅱ”排放标准的摩托就必须停产,但市场可以销售到年底,这过渡时间的库存压在哪里,厂家和商家肯定要博弈。
该人士认为,目前摩托行业多数企业,都采取向经销商发出“限期进货,否则涨价”的手段,“不过大多数企业都是假涨,等到经销商提货之后,又担心他们真把价格提上去,出现滞销,所以又马上发出‘不涨价’的通知。”该负责人说,在这一场博弈之中,厂家是占有优势的。他说,根据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今年3月份前十强摩企总销量是133.32万辆,全行业当月销量在200万辆以上。而行业库存一般都是3倍于月销量,保守估计,目前全行业“国Ⅱ”摩托的库存量在500万~600万辆之间,经过这一次“假涨价”之后,库存已经大部分到了经销商手里。
不过,对于厂家施“计”转移库存压力,有些经销商则乐意接受。永川摩托经销商刘老板说:“为了能够拿到更多的‘国Ⅱ’摩托,我还找朋友借了50万元去提货。”刘老板说,摩托车主要针对农民,他们对价格非常在意,7月1日之后,“国Ⅱ”摩托卖一辆少一辆,全年的销售任务还得靠“国Ⅱ”摩托来完成,“国Ⅲ”产品毕竟价格高,消费者还有个接受的过程。
新标准将促使行业洗牌
为了适应环境保护和治理摩托车污染的需要,即将执行的“国Ⅲ”标准是参考了欧洲标准中对摩托车最严格的一部分制定的。力帆集团董事长尹明善认为,“国Ⅲ”的实施是摩企的一道坎,将会带来行业的新一轮洗牌。
尹明善认为,“国Ⅲ”既增加企业成本,同时还可能导致销量下滑。由于多数大企业早已开始“国Ⅲ”产品的技术储备,而不少中小企业仍在探索和改进中,这必然导致他们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甚至有可能被淘汰出局。
“但这一标准又必须实施,节能减排是必须的,摩托车产业正好借机实现技术升级,这有利于摩托车产业的健康良性发展。”尹明善说。
新闻链接
“国Ⅲ”摩托
目前叫好不叫座
“国Ⅱ”摩托要想达到“国Ⅲ”标准,厂家必须从技术层面有质的飞跃,实现更低排放、更低燃油蒸发和更低油耗。这将迫使摩托车厂家采用新技术和新材料,改进发动机、空滤器、消音器等关键部件和燃油蒸发系统。“这是推动行业新一轮的技术升级革命,但同样也是一次挑战。”中汽协摩托车分会秘书长李彬说,“国Ⅲ”标准早在2007年就已经颁布,这期间三年时间都是给企业研究从“国Ⅱ”到“国Ⅲ”的解决方案,目前技术已经趋于成熟。
据了解,目前嘉陵、轻骑、隆鑫、宗申等企业都已经推出了“国Ⅲ”标准的产品。“轻骑目前已有近30款车型申报了‘国Ⅲ’产品,已于5月份开始在全国各地陆续试销。”济南轻骑总经理栾健说。
嘉陵工业集团市场部部长潘修环表示,按照目前的技术水平,150CC以下排量的摩托车,从“国Ⅱ”升级到“国Ⅲ”,每辆需要增加300元左右成本;150CC以上排量的摩托车,整体来看,各个企业的技术水平和路线不同,每辆摩托车成本增加在200~600元之间,市场售价将普遍高出“国Ⅱ”摩托300元以上。“我们的国Ⅲ摩托也已开始试销,但市场反应很平淡,经销商都不愿提货。”潘说。
工人在检查装配完成的摩托车。记者欧阳祖兵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