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UID
- 21
- 帖子
- 1967
- 主题
- 1729
- 精华
- 1
- 积分
- 12023
- 威望
- 3940
- 金钱
- 4000
- 贡献
- 4083
- 在线时间
- 303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0-3-23
- 最后登录
- 2023-11-12
|
16#
发表于 2010-12-15 08:58
| 只看该作者
现在真正全方位进入中国市场的欧洲摩托车品牌,应该就算比亚乔和标致了,与比亚乔不同的是,标致因为早就在华有汽车业务,似乎深谙中国市场之道,我们比较一下就可见一斑:
比亚乔在与宗申合资后,就直接在佛山出比亚乔产品,走的是宗申的销售网络,产品出一个上市一个,经过这么多年来,似乎验证了一些市场难题,那就是宗申的销售网络如果不经过很深刻的改造,是很难卖好比亚乔。也就是说,比亚乔若是与宗申彻底分网销售,后期的效果肯定不是这个局面,当然,我们也别站着说话不腰疼,以比亚乔的产品单一性,也很难对优质网络有什么号召力。
标致似乎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才有06年的合资,却不急于向中国市场推进,而是在对自己进行产品势能的聚积,也就是说,轻骑标致合资公司先利用中国制造的低成本,向欧洲出口产品以维系合资公司的生存,当自己的产品形成高端产品、踏板、跨式、弯梁全部齐全后再集中向中国市场投放,而且选在了国三排放标准实施的年份,正是中国摩市很多厂家最困难的时期投放,不得不肯定标致在这个问题上的高明,当然也有标致对自身产品和技术含量的信心。
至于销售网络,标致高层透露,坚持分网销售,或许标致高层认为,已经打上兵装集团铬印的轻骑品牌对于标致来说,并无多少价值,包括经销商,另起炉灶可能是最好的结果,何况自己的产品对于中国市场而言,已经成为一个系列。这与宗申想利用比亚乔的品牌号召力和比亚乔想利用宗申的网络有着明显的区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