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77
- 帖子
- 2723
- 主题
- 2647
- 精华
- 0
- 积分
- 14525
- 威望
- 4803
- 金钱
- 4873
- 贡献
- 4849
- 在线时间
- 66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0-4-3
- 最后登录
- 2020-8-17
|
在郑洛工业走廊上奋力崛起的偃师
来源:河南商报 刘尚进 2012-10-20
前言
昔日“十八罗汉闹中原”之时,偃师是何等辉煌。后来为什么沉寂了、落伍了?传统产业优势逐步丧失,新型战略产业没有发育。
今日“千帆竞发中原崛起”之际,偃师为什么又重现了昔日辉煌?用新型工业化理念审视和打造现代产业,推进产业转型提升。
工业的散、短、低现象,既是偃师的问题,也是我省有较好工业基础的县市共同面临的问题。
我省的潜力在工业,增强实力在工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化散为聚、变短为长、除旧创新、促低成高、科学发展,是工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
偃师的错位发展理念,是站位全局、立足本土的特色定位,在创新中打造优势产业,在突破中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偃师已经并且正在探索一条具有特色的工业转型升级之路,这对全省各地有着有益的启示。
偃师东距郑州80公里、西接洛阳30公里,地处郑洛工业走廊,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
偃师人爱创业。在这片土地上,强烈的创业冲动、创业**和创业精神,孕育了比较丰厚的工业经济基础。
偃师人有钱干什么?办企业!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偃师的民营经济迅速兴起,在中原大地展现出探路者的身影:6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拥挤”着5000多家民企,“十八罗汉闹中原”时,位次居全省第二。
块状经济星火燎原,制鞋、针织、摩托车、化工、电线电缆等产业集群发展,被国家科技部命名为全国星火技术密集区。
全国每3辆三轮摩托车、3双布胶鞋中,产自偃师的就有其一。一辆三轮摩托车84秒在偃师下线、制鞋业吸纳就业近10万人,一系列“偃师制造”走向全国、漂洋过海。
进入新世纪,铸就偃师辉煌的民营经济,步入了传统产业优势逐步丧失、新型战略产业正在培育的转型期。虽有良好工业基础,但发展不快,不协调、不适应问题日益显现:
散,产业集群优势不优,布局分散;
短,产品多是单打独斗,关联度低;
旧,传统产业比重大,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寥若晨星;
低,传统产业尚未脱离层次低、能耗高的落后状况。
这样的工业现状,要想延续当年的风光显然已不可能,要矗立起郑洛工业走廊产业支柱更无从谈起。周边都在发展,我们不进就退,慢进也退。怎么办?我们在全市开展了“解放思想找差距、务实奋进铸辉煌”大讨论,我们反复自问:如何破解难题,让偃师产业长成参天大树?怎样延续昔日荣光,实现偃师产业的复兴和崛起?
散、短、旧、低的状况如果不改变,夹在郑洛产业走廊中的偃师,只能成为高山中的谷底。
隆起来还是洼下去?思路决定出路。
反反复复讨论中,我们拥有这样的认知:
偃师的出路在工业,差距也在工业。在中原经济区、洛阳中心城区发展布局中,偃师必须融入发展,积极作为,借势奋起;
反反复复讨论中,我们坚定这样的信念:
偃师的潜力在工业,希望也在工业。错位即是特色,特色就有生命力,在郑洛工业走廊上,偃师要错位发展,把特色产业打造成标杆产业;
反反复复讨论中,我们梳理出这样的思路:
适应现代工业发展要求,着力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水平,加速转型升级,实现融合发展,撑起产业板块,避免经济凹陷。
要发展必须有选择。路子选对了,才能更好地发展。
我们的选择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用新型工业化理念锻造新型产业,抓集聚、结链条、重创新、促提升,打造郑洛走廊产业高地。
沿着这样的路数,我们开始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探索。
集约集聚是根本。针对产业散,我们攥起拳头建基地,以产业集聚提升产业竞争力,依托产业集聚区一区三园,加快产业转型,突出打造三轮摩托车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三大超百亿产业,产生了集聚效应。
三轮摩托车产业集聚区,聚出了快捷高效的10分钟经济圈:一辆整车生产,调集所有零部件只需要10分钟。不足3平方公里的地盘内,布局了整车及零配件企业160多家,国内知名三轮摩托车品牌慕名而来,在建项目全部投产后,偃师将成为全国最大的三轮摩托车基地。
做大做强是目标。针对产业短,我们拉长链条壮产业,把一个个产品联结成一个个产业。随着全国第一条自主知识产权多晶硅生产线的建成,偃师硅光伏产业拉出了一条长链,逐渐形成衔接6类产品的完整链条,逐步实现万吨多晶硅就地消化,让我们的产业不再“短腿”。
正是得益于产业的全链条布局,在整个硅光伏产业持续低迷的背景下,偃师的上海超日公司逆势上扬,公司订单不断,满负荷生产。随着投资66亿元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开工建设,偃师光伏产业正在迈开晶体硅、非晶硅“两条腿”走路。
创新创造是动力。针对产业旧,我们紧盯高位抓创新,瞄准世界高新科技抢发展先机。以分子筛吸附材料、金属复合材料、超薄玻璃、铝精深加工为主导的偃师新材料产业,以创新成为产业领跑者。
如今,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在偃师已是“满天繁星”。
仅我们的一个建龙公司,就组建了由数名工程院士主导的科研团队,成为世界分子筛行业的三甲、国家行业标准的制定者,研发了全国80%的行业新技术。刚刚开工建设的吸附材料产业园,将成为行业先导园区。
转型转变是方向。针对产业低,我们横下心来促升级。以规模壮大、行业规范、集约节约、上市发展为引导,加速制鞋、针织、电线电缆等产业升级换代,使传统产业成为能耗低、污染少、效益好、充分就业的新型经济体。
制鞋业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当年处于顶峰期的制鞋业陷入恶性竞争,使“星期鞋”成为偃师鞋的另一个名称。
痛定思痛,我们加快提升步伐,引进最新技术、制定产业规划、组建行业协会、打击假冒伪劣、打造品牌。如今,跌倒了再爬起的偃师鞋业初步显现“中国布鞋之都”的轮廓。
我们紧紧抓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一契机,传统优势产业升级换代,高科技产业、高附加值新兴产业生根开花,成了偃师新的经济增长点。
围绕产业布局,我们高标准规划建设30个新型农村社区。一题两解,满足了产业工人生活所需,破解了产业发展土地紧缺矛盾,让产业发展伸开了手脚。
产业高地隆起,也使越来越多的农民走出土地,走进工厂,加快了土地向种粮大户流转。我们自主研发的小麦品种豫麦18、偃展4110,通过连片规模的良种繁育、良种种植,在全国累计推广面积超过4.5亿亩。
一个用新型工业化托起的偃师,正在郑洛工业走廊上奋力崛起,
“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步伐,将更加铿锵有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