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摩托第一股暂停上市 摩企各寻出路

来源:财经网            2012-5-19

  曾经顶着“摩托车上市第一股”美誉的*ST轻骑(600698.SH),如今却收获退市新政征求意见以来沪市首只暂停上市股票的“头衔”。随着低价汽车的冲击以及中国城市的限摩政策,摩托车企业面临销量下滑,盈利降低的危险。或转型汽车,或投资地产,或发展零部件,中国摩企正在各寻出路。

  上市摩企业绩下滑

  5月17日,在停牌十余天后,*ST轻骑称,由于公司连续亏损,上交所已经决定公司股票自5月23日起暂停上市。

  除2008年昙花一现的扭亏为盈外,*ST轻骑已经历了多年亏损,且亏损额呈扩大之势。2009年,*ST轻骑净亏0.9亿元,2010年略微减少至0.7亿元,日前公布的最新年报显示,2011年亏损额超过1.1亿元。

  实际上,遭遇经营困境的并非*ST轻骑一家。*ST嘉陵(600877.SH)、建摩B(200054.SZ)等主要摩托车企业在2011年均出现大幅亏损。

  年报显示,*ST嘉陵2009年尚能盈利1000万元,仅仅一年之后即净亏损2.8亿元,2011年并未有好转,亏损额仍然高达2.5亿元。公司自此披星戴月,股票名称由原来的“中国嘉陵”变为“*ST嘉陵”。建摩B命运同样悲戚,2011年净亏损额达到1.9亿元,2010年公司还能盈利1200万元。此外,*ST轻骑2011年毛利率由14%下降到11.5%;*ST嘉陵毛利率由13.6%下降到8.8%;建摩B毛利率则由16.3%降至11.3%。

  集体陷入困境的上市摩企,在年报中都不约而同的宣称:“国三排放标准升级、原材料价格上涨、家轿的冲击”等,导致销量下滑,毛利率大幅降低,公司出现净亏损。

  产销5年来最低

  按照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2011年中国摩托车行业产、销数量分别为2700万辆和2693万辆,虽然已经连续18年位居全球第一,但增速已经降至1.21%和1.32%。

  今年前四个月下降趋势变得更加明显,全行业完成摩托车产、销仅为754万辆和761万辆,同比下降11%和10%,产销量成为近5年来同期最低。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管摩托车的助理秘书长李彬对记者分析称,“摩托车产销下滑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包括中国实体经济持续放缓;汽车尤其是微车逐步进入农村市场,取代了作为运输工具的摩托车的市场;限摩城市逐年增加,进一步影响了摩托车的产销量。”

  在此前的中汽协发布会上,李彬还曾向记者透露,中汽协正在采取多种措施,呼吁地方政府为摩托车“松绑”。并称,如果将城市中10%的汽车换成摩托车,能让城市拥堵程度缓解40%。“地方限摩措施主要为安全考虑,但实际上是因为安全教育以及管理不到位。”

  多元拯救之路

  尽管已经不复当年辉煌,不过上市摩企的拯救之路仍然值得关注。

  作为重庆具有符号性的民营企业,力帆股份(601777,股吧)(601777.SH)在尹明善的带领下,很早便从摩托车转型到了汽车制造。如今,汽车已经超越摩托车成为力帆股份的第一大业务。此外,房地产等多个行业都活跃着力帆的影子。2011年,尽管摩托车行业增长停滞,但力帆股份仍然实现了净利润的正增长,达到3.9亿元。

  同样地处重庆的宗申动力(001696,股吧)(001696.SZ),如今已转型成为中国最大的摩托车发动机和通用动力制造企业,进军全产业链,并涉及动力电池等业务。2011年,宗申动力实现了3.4亿元的净利润。

  西南证券(600369,股吧)(600369.SH)分析师刘峰告诉《证券市场周刊》,“部分摩企通过转型取得成功,获得了不错的效果。但*ST轻骑、*ST嘉陵等公司却长期依赖摩托车,在困难时期难免分身乏术。”

  不过刘峰也向记者表示,摩托车在中国农村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虽然增速放缓,但总量仍然较大。此外,东南亚等国家由于四季天气都较为适合摩托车,出口市场仍然是未来促进摩托车销售的重要因素。
扫描二维码关注e摩微信公众号

返回列表